太原关帝庙位于迎泽区西羊市街中段,庙前街36号。周围有学校、商业区和居民区。因庙内有三幢高约三丈的“春秋楼”、“禅堂“和“客堂”,雄伟高大,蔚为壮观,故又名“大关帝庙”。 它是太原市目前规模最大、形制最完整的关帝庙建筑群,现存为金元基址上的明代及清代建筑,占地约3500平方米,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庙坐北朝南,为南北二重院落布局,中轴线上依次坐落有山门、崇宁殿、春秋楼,两侧分别为钟鼓楼、碑廊、厢房及围楼。庙内共有十一座建筑。 关于庙前街大关帝庙的创建原因,查无记载。但是,却流传着一个民间传说。 相传,北宋初年,今太原市原为北汉国阳曲县的一个属镇,叫做唐明镇。宋太平兴国四年,宋灭北汉后,火焚水潴晋阳城。宋将潘美便以唐明镇为依托,在这里新建太原城。但是,不知何故,东、南、北三面的城墙都很快筑成,唯有西城墙,屡建屡崩,塌毁多次,怎么也弄不成。为此潘美愁得食不甘味,坐卧不安。 当时,北汉新归赵宋,晋阳古城已毁,辽兵虎视耽耽,时刻寻机南侵,太原城西城墙能否建成,性命攸关。 就在这时,关羽在云中显圣,跨其赤兔马在城西跑了一遍,然后指其马迹说:“缘此马迹筑版,城可成矣。”言毕,遂烟消云散,不知所踪。 兵士匠工们立即缘着马跑过的痕迹,重新兴土动工,夯基砌筑。果然,事半功倍,工程迅速,再无崩毁。 太原新城告竣后,人们为了感谢和纪念关帝圣君的点化,遂在城内建筑了这座大关帝庙。年节之际,祭祖供奉,奉若神灵。后来,在抗金的战斗和抗元的战斗中,大关帝庙多经兵火摧残,几度颓倾。但是,每在战后均很快修复,所以传流了下来。 山门 关帝庙山门临街,单檐歇山顶,四条戗脊伸向远方,弧线优美。檐下横匾是:万世人极。门柱上的楹联上联是:行义常昭为圣为神名垂万古,下联是:天心可协允文允武威振八方。均为蓝底金字,格外醒目。两门柱后的白色墙壁上书写着两个黑色大字:东边是“忠”,西边是“义”。向世人昭示着关公的精神之魂。 紧邻山门左侧的是“市政府文物保护单位”立的碑,右侧的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立的碑。山门东面是钟楼,西面是鼓楼。东西相对,建筑形制相似,砖砌楼台,四角攒尖顶。高约6米。钟楼悬铁钟一口,高1.2米,口径1米,铸于清朝(不确切),楼上挂匾:“声闻于天”;鼓楼挂鼓一面,匾额为:“声灵如在”。 南院 南院占地2400平方米(不确切)。正殿是奉祀关羽的主殿崇宁殿,创建于金元年间,现存为明代建筑。因宋徽宗封关羽为崇宁帝君,故称崇宁殿。大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式的殿顶,全部覆盖绿色琉璃瓦,富丽堂皇。 殿内神龛中塑有头戴冕旒、身着帝王装的关羽坐像,体型敦实、目光严峻、仪态矜持。神龛上部内侧挂有“神功仁佑”的金色匾额,外侧挂有黄色锦缎横幅,上书:“忠义神武关圣大帝”。这是清世祖在顺治九年(1652年)授予关羽的封号。 神龛东西两侧正中的柱子上有一副蓝底金字对联:“儒称圣释称佛道称天尊三教尽皈依式詹庙貌常新无人不肃然起敬,汉封侯宋封王明封大帝历朝加尊号矧是神功卓著荡乎难名。”指出了关羽的历史地位以及对世世代代人们的影响。 墙壁上有十幅以历代皇帝给关羽加封为主题的彩绘。有“武胜关公”、“伽蓝菩萨”“三界伏魔大帝”、“ 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等。造型生动,笔法细腻。 下了崇宁殿石阶,左右各有一尊石像,分别是金蟾蜍和千年神龟。传说中金蟾生钱接济穷人,民间视其为招财进宝的法器和旺财利市的神蟾。 在广大信众的心目中,关圣帝君也是一位武财神。近代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把关公作为全能保护神、行业神和财神,最早把关公作为财神来崇拜的是山西商人,他们在关公塑像前发誓,也在关公塑像前反思或忏悔。因为晋商把关公作为诚信的代表,晋商经商经验的“积著之理”中就把“守信”作为一条基本原则,这和关羽的“忠义”是一脉相承。 龟是古代死灵之一,民间有神龟知人情、知凶吉,充当神、人之间媒介的说法,龟代表长寿,在道教方术中,龟也是化疾祛病的灵物。 北院 穿过崇宁殿外两侧的通道和殿内后门都可进入北院,北院占地1100平方米(不确切),是典型的四合院形式,建筑均为二层阁楼。中间的主楼比两旁的围楼要高出一头。主楼名为春秋楼。春秋楼因关羽喜读《春秋》而得名。大殿面宽三间,进深三间(不确切)。单檐歇山顶由筒板瓦覆盖,琉璃瓦剪边,高大雄壮。一楼为关公戎装坐像,左右是关平和周仓,一个捧印,一个执刀,神态威武。左右配以印楼、刀楼,气势磅礴,自成格局。二楼塑关羽夜读《春秋》坐像一尊,他右手扶案,左手拈须,在蜡烛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端庄威严。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