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中文公祠道观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2:11:02 道教之音 佚名 参加讨论
陕西汉中市汉台区文公祠道观地处东关后街磨子桥,汉中天台山道观下院。现为汉台区道教协会所在地。 据院内残碑“重建东西桥梁碑记”载:“汉南东关后磨子桥清流曲抱宇院森列台栅参差庙祠崇隆人杰地灵”,“是处旧有文公一祠”。由此看来初建不详,复建于清朝乾隆三十九年(1774)。至清末民初已形成三进三院百余间房屋,前有广场后有花院,占地七亩余。 该残碑系民国二十年(1933)遗物,残存文字228字,大意是:这里旧有文公一祠,经数年建修已台榭参差,宇院森列。为备扩建赎回庙后无用之地,以备它日扩建之用,一道士在此出家三载,便托钵南渡普陀,二度进香,归庙得陈振东资助,也只能修修补补。现在由郭宝全、罗得阳倡议,劝募城关、克全善果立碑以记。 文公祠供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韩愈(768-824),河南孟县人,三岁丧父,由兄嫂抚养成人。唐朝贞元八年进士及第,官至国子祭酒。唐长庆四年丧于长安,后被谥为“文公”。后人称“韩文公”。八仙之一的韩湘子是他的侄孙。韩愈生前被八仙多次点化,被玉皇封为南天门前土地神,因此民谚有“南天门前土地爷——管得宽”之说。也就是文公土地爷的来历。 秦汉至民国初,汉中东关为商贾云集之地。每逢斋醮社日等活动时,虔诚信徒、当地官绅、文人雅士、三教九流云集在此,常有大戏、木偶连台演出,小贩摊点,万人攒动,城乡信善朝拜礼忏。 当时住观道士众多,朱宗兴(朱混一)道长为佼佼者,他医道精湛,德高望重。1956年11月26日,西安八仙宫监院乔清心、陇县龙门洞监院阎崇德、汉中磨子桥当家朱宗兴道长作为陕西省道教界代表,和全国其他各地代表,一共23人聚会于北京西苑饭店,倡议成立中国道教协会筹备委员会,着手筹备成立中国道教协会的工作。1957年5月,中国道教第一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宣布中国道教协会正式成立。朱宗兴道长历任中国道协第一届、第二届理事。 文公祠历遭兵匪及地头蛇等破坏和干扰,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仅存危房十三间、柏树三棵、桂花树一株、残碑一通、照壁一垣。成为杂姓共处的大杂院。 党的宗教政策落实后,道教全真道二十一代传人杨至法的带领下得到众信徒鼎力支持,自筹资金先后新建"药王殿"、“三法殿”各三间,玉皇楼一座,丹房楼两处,修茸危房13间,现共有房屋38间。设殿堂12处,分别供奉"灵官"、"韩文公"、“财神”、“南极仙翁”、“真武大帝”、"天师张道陵"、"药王"、"丘处机"、"韩湘子"、“喜神”、"酆都"、"城隍"、"文昌帝君"、"元君圣母"、"关圣帝君"、"慈航真人"、"三清"、"三官大帝"、"玉皇大帝"、"十殿阎君",共有大小神像259尊。 尤其是靠集腋成裘117万、历经四年于1997年落成,通高25米,占地216平方米的仿明式建筑“玉皇楼”,庄严肃穆,斗拱飞檐,黄墙红柱,给文公祠增加了亮点。 文公祠山门外照壁建于民国七年(1918)。砖石结构,通高7米,宽8米,由青砖浅浮雕和石质深浮雕组成。 正中“文公祠”三字和“诚真可格万商歌舞尽资生”“神本无方四季运行皆有旺”的对联由三块整石雕成,它笔画圆润,布局紧凑。从联意猜是一个商贾因虔诚信道,按自然规律经商生意兴隆,资财剧增,为答谢神灵佑护,出资建造此壁。 壁座由"五龙戏珠"、“双凤朝阳”、“八仙祝寿”、“喜鹊闹梅”,壁体双侧由“状元祭搭”、"空城退兵"等6组石质深浮雕组成,刀法细腻,人物栩栩如生。壁体两侧由大面积青砖浅浮雕"龙戏祥云"贴面,线条流畅,给道观增色不少。 2012年1月31日上午,文公祠道观举行道教文化研讨暨山门落成庆典活动。来自汉台及周边县区道教教职人员、信教群众及道教文化爱好者共300余人参加活动。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吴崇林,市民宗局副局长张芳及汉台区人大、政府、政协有关领导应邀出席。 现在的文公祠庄严肃穆,殿堂洁雅,庭院宁静,花草鲜艳,环境幽雅。 文公祠内常住道士16人,他们日复一日地进行着例行的早、中、晚三课,平时习经练韵,清理卫生、绿化宇院环境,主持斋醮活动。 文公祠地处公交车21、5、9、23路的停靠点,交通方便。 图左为文公祠当家杨至法道长 (金苗2010年2月15日拍摄于文公祠)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榆林东山关帝庙
- 下一篇:福建省福州三坊七巷天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