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寺庙宫观 >

陕西宝鸡市武城山道观

    
    武城山道观,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千河镇底店村(原属石羊庙乡)蟠龙塬山势走下的半山腰间,陇海铁路线以北。上屹武城古寨,下连底店古镇,地襟贾村塬西北之两翼,进可控制渭河千河(之)川道,退可固守贾村台塬之壁垒,实为三省通衢和关中之锁钥。
    相传,在上古时代,千渭之水积淀于此,形成了一片汪洋水泽,四方百姓深受其害。突然,一条巨龙从天而降,俯首一吸,整个水泽嘠然而涸,而巨龙却由于腹水太沉僵在这里,化作了今天的蟠龙原。今原下有龙首村、卧龙寺,原上有龙耳、龙湾、龙尾村等地名。而原下流出的九十九眼泉水,甘烈爽口,清心润肺,人们都以为龙腹中的神水。龙的前爪向东南延伸,峙在那里,形成了一座险峰,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北伐中原,一举攻占位于千河对岸的石鼻寨,后人遂以诸葛亮的封号“武乡侯”称石鼻寨为武城镇,称此山为武城山。
    道观原名“武城寺”,系佛教古刹,建于南北朝北魏后期。至今,庙北还有一埋葬僧侣的坟地,仍叫“和尚崛”。隋唐时,道教盛行,武城山增修道观殿宇,经历代数修葺渐成佛道相融合之宗教文化圣地。据唐洪道碑记载,唐太宗李世民征西时,路歇底店驿,命大将军尉迟敬德监工重修,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
    武城山背靠蟠龙塬,东临千阳河,俯瞰渭河水,远望秦岭山,西接金台观,气势宏伟,景色秀丽,气候宜人。既是修真养性的好处所,又是旅游避暑的胜地。其佛道古建依山而造,取材自然,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使亭台楼阁藏于松柏云霞之中,殿宇之间有阶路护栏相接,慢行之上有移步换景之妙。超脱之情油然而生,引无数父老乡亲心旷於绀瓦雕薨而肃然起敬。
    原有建筑规模宏大,殿宇重重,富丽堂皇,共有:卧佛殿、罗汉殿、菩萨殿、老母洞、八仙洞、药王庙等殿堂;在老母神尊的脚下有一群众最喜欢的清泉,常为人们排队取饮。据说,此水是神水,可以治百病。千百年来,道观香火不断,盛况空前。解放初为宝鸡县政府所在地,后又改建为武城山小学,直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武城山小学迁走后,在底店、北坡两村村民及广大善男信女的大力支持下,在一片废墟的基础上,又重新修建起来。
    现分为上院和下院两部分,由六十九级“天梯”连接。上院包括山门、三清大殿、财神殿、菩萨殿,以及丹房、斋堂、休闲广场等建筑;下院包括王母宫、老母宫、火神殿、龙王督府、水帘洞、杨泗将军殿、静室等庙宇。近十余年来,先后由道教正宗全真龙门派传人戚法成、曹理旭等道长住持庙务。每年古历四月初一(老母会)为武城山会期,由山下的底店村、北坡村、南坡村等地会首发起举办,届时四方善信纷纷前来进香朝山。
    王母宫:道观巍立,石阶通天,古树逼空,清泉遍布,景色尤为壮美。然邦国多难又年久失修,使其亦有损毁。1958年在修建引渭渠一期工程中,周至、户县等地施工队竟将开挖泥土倒入王母宫之上,将其掩埋。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致所剩古建荡然无存,庙址几乎夷为平地。1986年二月初六,当地信众15人自发组成庙管会,出钱出力,清除当年所倒之泥土,苦战三日终见王母宫旧窟,与周围三村乡亲一道开始了武城山艰难之重修工程。
    
    邸阁叠泉:又名“三叠泉”,位于王母宫西侧,被誉为宝鸡外八景之一。泉水从石阶悠然而下,薄成一幅冰清玉洁的瀑布,再汇成一池清澈见底的乌潭,转了一圈又落成一杆玉柱,溅起珠星万盏,激起碧波荡漾,最后再撕成玉帛数条。三叠三落,上下十余丈,蔚为壮观。泉边有参天古树三棵,苍逸挺拔,绿荫遮天。行人望之,“林柯荫翳,石齿流泉。”无不赞赏,也把整个武城山点缀得如诗如画,引无数骚人墨客驻足欣赏,吟诗泼墨。著名诗人许荪泉在《华阳集》中咏道:“空山殊未雨,何自百重泉,三叠传声处,依稀太古弦。”
    抗战时期河南大学迁设武城山:1945年3月,日寇又在豫西南发动攻势。不久,南阳失守,河南大学在荆紫关难以存留,遂西迁陕西,4月中旬抵达西安。当时西安败兵云集,衣食住行都很困难。盘桓数日后,又整体西迁至宝鸡附近的武城山等地暂时安居,继续讲学。1945年10月,英国科学家李约瑟来到宝鸡,当得知河南大学西迁于此,便主动提出来校访问。在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序言》里,对这段历史这样写道:“有一些巧遇简直是传奇式的。在陕西宝鸡时,有一天我乘坐铁路工人的手摇车沿着陇海路去五证寺(武城寺),这是当时河南大学最后的疏散校址。河南大学利用一个很精美的旧道观作为它的一个校舍,这个道观坐落在一个黄土岗上,隔着渭河(中国文明的摇篮)向南可以看到秦岭山脉。”
    (本文作者根据道院碑刻内容、《宝鸡县志》及相关网络资料整理,图片为实地拍摄;渭水之阳 供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