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观点争鸣 >

西沐:高原意识是审美文化的一种发现

审美文化不仅仅对艺术消费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力,而且对艺术审美、艺术创作,特别是艺术批评的影响也是深刻的,不容忽视。在经济与科技进步的推动下,中国经济社会文化在快速发展与转型。在这种背景下,新的审美文化不断形成,在审美主义与消费主义及都市化潮流的融合中,当代中国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使得审美文化的走向世俗化、工具化、碎片化、时尚化、新奇化、娱乐化、快餐化,并且几乎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于是,“崇高”“优美”“典雅”“高贵”“静穆”“幽远”“淡泊”“神圣”“和谐”“永恒”等传统语汇失去了精神指向,不断模糊游离,取而代之的是“爽”“酷”“飙”“新”“奇”等体验的泛化、泛滥。如何沿着中国文化精神的向度,重新鉴视与体验中国雄浑的文化品格,正大光明的中国文化体格,在立足悠久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民族文化形态中,一步步实现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重构,是一个重要而又现实的课题。
    一、当下美学转型与审美文化的探视
    当下,中国社会经历了快速发展,正面临着新的变革与转型,伴随而来的,中国美学也酝酿着新的变化。与当代美学相关联的审美文化,甚或是艺术品市场,都在 经历着深刻而又广泛的转变。在这个时候,关注中国美学的转型,分析审美文化及艺术品的批评,对于我们洞察当下的艺术生存是在精神家园还是身陷牢笼是重要的。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是一个时代向另一个时代大变迁的过程,今天,世界的政治、经济与科技格局以及中国的科技、文化、社会、艺术生态等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发轫于20世纪90年代而延续至今的中国美学转型必然有其深厚的背景,需要我们认真地探求。
    (一)中国美学转型的世界经济与政治背景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的科技、政治、经济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科技进步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审美理念、创作方式、学习方式,甚至是审美的习惯,特别是建立在互联网技术、通信技术与信息管理技术的融合之上的信息传递与整合,已经或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审美与消费的方式。政治上,随着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原有的两极对峙格局结束,世界开始了多极化发展的进程。世界政治的多极化和经济的全球化在打破地区经济纬度的同时,也冲破了意识形态的控制,触发了社会价值与社会认知的矛盾与整合。经济上在不断走向一体化发展的同时,多元化格局不断出现,不稳定的发展因素越来越多,全球经济治理在一体化发展过程中越来越复杂。在全球范围内,多极化与全球化不再是纯粹的科技、经济或政治的一种整合,而且其目标也不断聚合在文化价值取向融合方面。于是,我们发现,多元化,特别是西方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与融合,在全球范围内,民族文化的发展认同出现了危机,人们试图努力加强不同民族对自我文化的一种认同感,但作用并不是特别明显。当下,我们看到的最具中国文化特征的中国美学转型,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对自我文化认同的一种珍贵的机会,一次自我发现的最好方式。
    (二)中国美学转型的文化背景
    从世界文化领域来看,世界思想文化多元化、多样化的错综复杂的发展新态势,可以说是中国美学转型的一个重要文化背景。各种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纷纷登场,形形色色的社会思潮、精神力量相互交织与激荡,这既有利于各民族思想文化的相互学习、交流和借鉴,也有利于先进的思想文化在比较和吸收各种优秀思想文化成果的基础上完善自己。从中国文化本身来看,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文化经历了文化精神的培育与弘扬、文化事业的重视与全面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这样三个阶段,摆脱了边缘化的发展而进入主流,到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国家战略,这表现在:
    1.文化奠定了国民的品位与教养,有助于培养下一代具有审美品位的价值取向,形成一种新的生活态度,起到了“成教化、助人伦”的教化作用。
    2.中国文化具备了深厚的积淀、创造的活力与自我超越的勇气,成为中华民族的灵魂。
    3.从媒体、互联网到工业设计,从音乐、体育到休闲旅游,从建筑、电影到文学王国,文化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经济实体。
    近几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飞速发展在引领传统产业升级、提升中国软实力等方面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风头日盛的文化发展态势对于中国美学转型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利好,但同时如何在这种快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中保持一种文化自觉则又是一种挑战。
    (三)中国美学转型的社会背景
    当下,在“破”与“立”之际,市场机制的作用渗入了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同时,物质力量的过度与迅速的扩张,挤压与侵占了精神在人们生活中原有的位置和空间,从而导致新的精神要素的不断涌现,这些新的精神要素,在科技的支撑与推动下,冲击并逐渐改变着传统观念与社会观念体系。一方面,原本一元化、刻板的道德观念变得更加灵活、松动;另一方面,捍卫精神理想和文化价值的知识分子群体的价值取向出现分化与漂移;第三方面,以前通过意识形态权威来组织的社会格局正在变化为由社会化的组织来重组的社会发展的格局。同时,随着科技、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发展,世界文化价值的渗化已经对中国传统的文化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新社会与文化力量的勃然生长与传统社会文化的旧规则被边缘化同步进行着。在这种社会文化的大环境下,艺术与社会、美术与生活的关系,艺术的传媒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艺术也摆脱了作为反映现实生活的工具的唯一命运,使多元化艺术发展格局的出现成为可能。
    (四)中国美学转型的艺术生态背景
    生态的中心内容是多样化与系统的良性循环。中国美学转型的前提是艺术多元化格局的形成,这也是艺术生态赖以发育的一个基础。艺术生态的各个单元或组成部分是一个个支生态系统,要保持艺术生态系统及其各子系统处于平衡、稳定的发展状态,就要注意这些生态系统所处的环境。中国艺术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连续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和2004年、2005年两次高峰期,尤其是第二次高峰使中国艺术品市场呈现出了波涛汹涌的大好发展形势。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受市场化经济的影响,艺术的审美性、神圣性似乎被动摇,而炒作性、商业性、功利性的取向明显,眼下的中国艺术品市场存在更多的是投机性、泡沫性及极端物欲的膨胀。同时,不断兴起的新的艺术媒介正渐渐侵蚀着传统艺术,令传统文化艺术的价值观念面临挑战。中国艺术及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光怪陆离扭曲着中国的艺术结构、破坏着艺术生态的和谐。基于艺术生态失衡的现状,转型的过程也是调整的过程,中国美学旨在通过转型来构建艺术多元化样态下的良性发展,进而创建中国艺术生态的大和谐。
    二、审美文化的评判与生发
    中国美学的转型,从根本上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审美文化的发展。从当前来看,中国审美文化对于文化的生存性及其异化表现出了敏锐的感受能力,尤其是对于现实文化中所出现的生存异化,生存的技术化、工具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概念化、僵化现象,都已经有了深切的体验。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审美文化研究是当代思考的产物,是现代敏感的生存意识和生存意识的突出体现,这种研究面对的是,非审美文化日益流行、日益普及的时代,技术的强势介入,导致生存本源的迷失,文化生存环境恶化,使文化价值与精神出现了游离,快餐化文化代用品大行其道。
    当代中国美学的转型已经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首先,超越美学的兴起与拓展,从生存论中人类学本体论视角出发,进行了深度开掘,以彰显生存的本原性、本己性和主体间性,为当代中国美学的转型打造了根基。其次,审美文化研究的异军突起,更是以其对审美文化生存性的高度敏感、关注和护持为特征,为当代中国美学的转型不断拓展了研究之路。第三,中国美学“中国化”潮流的不断壮大,则是以中国文化传统中虚实相生的生命识度为标尺,在当代中国美学的转型中呼唤着一种具有原发生存势态的风神气象。最近不断提出的以建立在本源创造基础之上的信息量与可能空间为标志的中国美学审美当代性探索,向我们展示出,审美价值的高低、境界的高低、艺术品价值的高低取决于言说的信息量及营造空间的大小,超越有限的信息量与空间,给人以更多的信息传递与想象空间才是最为根本的,这很可能成为当代中国美学转型的第四方面力量。从根本上说,当代中国美学回到本原性的生活世界是其转型的实质,要想走德国哲学家德格尔所说的“那真正通往本原性存在”的思想之路,当代中国美学就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超越美学之所以强调生存,是因为只有在生存感受、生存体验、生存领悟的素质基础上,才有可能走上通往本原的思想之路,而美学思想如果没有这种本原性沟通,则根本谈不上具有源头与活水。审美文化研究如前所述,具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体验力,这本身就是对生存性思想演进的重视和肯定。中国美学“中国化”对这种生存性思想演进的洞见和体认,以及当代中国美学审美当代性对信息量与可能空间的诉求,从某种意义上找到了与回归本原的本体论浑然一体、水乳交融的途径。我们探讨当代中国美学的转型,绝不是为自我封闭、唯我独尊找理由,更不是单纯地回到传统、守旧倒退,而是要让中国美学回到自己生命的本原,以显现出自己新的生命和特质,从而与世界美学进行平等对话、交流和融通,并在这个过程中建立起自己深厚的根基,彰显独具魅力的风神和气象。
    中国美学的这种转型从根本上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审美文化的发展。从当前来看,中国审美文化对于文化的生存性及其异化表现出了敏锐的感受能力,尤其是对于现实文化中所出现的世俗化、技术化、碎片化、时尚化、新奇化、娱乐化、快餐化,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僵化与老化现象,都已经有了深切的体验,这正是审美文化研究最具生命力的地方。只有从这种感受与体验开始,理性的反省和思考才不至于迷失与僵化;也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说,审美文化研究是当代反思与思考的产物,是现代敏感的生存意识的突出体现。审美文化研究面对的是人主宰技术和组织的时代,是非审美文化日益流行、日益普及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技术的强势介入会导致生存本原的迷失,导致文化生存环境与基础的变异与恶化,使文化价值与精神出现大范围的游离,出现大量背离文化生存本原的“替代现象”。这种“替代”既无生存性本原活力,也不能诉诸于生存体验,只是一种快餐化流行体验的代用品,而媚俗就是这种“替代”的泛化。
    我们知道,对文化的传承与文化精神的守望不是一种形式的参拜,而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生长。由此可见,对审美文化异化现状的敏感、反省、批判及抵制反映的是一种深切的文化危机意识。人们意识到,文化传统既可以是家园,同时又可能是牢笼。文化可以是生存性的,且这种生存性是鲜活的。一旦丧失了生存的鲜活性,文化就会僵化、技术化、概念化、老化,甚至会成为一种单纯的规范与刻板的教化。这时,文化就会被异化为牢笼,成为一种异化的文化。只有健康的、有生命力的文化才可以被称为人的精神家园,才是与人的生存一体化的活的存在。世界上只有创造是永恒的,是人类得以生存的智慧源泉,如岭南画派从创立与发展至达到相应的艺术高峰,无一不是其创造精神的体现。艺术创作的过程就是一个追求完美的过程,从这种意义上讲,一切艺术形式及其创作的原动力就在于艺术存在的不完美性,这种不完美性不断地激励着人们去探索、去创造。一切艺术形式及其存在都有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及艺术家特有的生存状态,每一种风格、每一种流派都是艺术探索的结果。在艺术探索中,传承是一个方面,但更为重要的是出新,创新又需要大环境及创新能力的机缘聚合。对于发展与生发传统的人来说,守望传统无疑是守望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对于那些看重传统形式、视传统为教条的人来说,遵循传统无异于死守牢笼,这是百年中国艺术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的真谛。区域文化传统如同画派传统一样在传承与进化中都会面对一种选择:区域文化的发展是将传统当成创造的包袱,还是将传统当成创造的源泉?是将传统当作朝气蓬勃的精神家园,还是将传统当作死气沉沉的牢笼?这是区域文化精神在进化与发展中必须首先要解决的认识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没有高远的认识,就不会有令人称慕的境界。文化如此,艺术亦无不如此。如今,审美文化的批判性表现出了极强的力度,已经深入到了现实文化境遇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当代文化中出现的平面化、零散化、技术化、操作化,大众文化的生存化与异化,文化由现代传媒所引发的向世俗化、工具化、碎片化、时尚化、新奇化、娱乐化、快餐化,以及生存体验之源的“替代现象”的专门研究和批判分析,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当代审美文化批判的广度、深度与力度。这种批评深刻地影响着当代艺术的发展,且不以人们的意志、好恶为转移。
    审美文化带来了反思与研究,这种带着生命投入的力量也在深刻地影响并改变着艺术品市场的发展。其中,艺术批评的兴起正在为这种改变增加更多理性的看点及注解。中国美学的转型及当代审美文化的批评,已经或将深刻地推动着当代中国艺术的转型,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在文化大背景下当代文化精神向度取向上的建构;二是审美的言说空间从有限向无限努力的企图;三是在审美经验的整合中,对信息量的追求与体验成为一种新的取向;四是在多样性与都市时代化的环境中,中国艺术生态化的生存与发展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发展取向;五是对本源及本我的生存及其体验,已深刻地影响着中国艺术的发展与创作,向本源、本我的回溯已成为中国艺术发展的一个方向;六是环境要素已经深刻地参与到审美过程之中,环境的交互性效应已经成为审美过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高原意识是一种寻找的开始
    中国艺术在世界范围内的美学转型及时代语境变迁的影响下,可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这个重要时期,中国艺术的发展面临越来越纷繁复杂的环境,越来越多元化的审美文化,以及越来越扁平化的组织体制及快捷的传播途径,可以说,中国艺术的生存状况及生态环境空前多样化及复杂化,特别是在都市化及物质化价值取向的影响下,也可以说是中国艺术发展环境空前的多元化。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建构当代中国审美文化的格局,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高原意识作为中国艺术发展与审美文化的一种独特的视角,绝不仅仅是区域文化的一种独特表达,而应该看作是立足悠久的历史资源、丰富的文化形态的一种审美文化的寻找与重构。我们认为,这种寻找与重构的指向,至少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当代文化精神向度上的提品壮体
    分析中国的文化精神,有两个层面最值得关注:一是文化精神的品格;二是文化精神的体格。具体来说,中国文化精神的品格是雄浑,而其体格则是正大光明。所谓文化精神的品格——雄浑,从字面的意思可以解释为:雄,壮大;浑,浑厚,形容气势雄伟壮大。所谓文化精神的体格正大光明中的“正”,指的是一种正气、浩然之气、立天地之气,不油、不滑、不斜、不赋,至清、至纯、至正;“大”,就是一种大的精神,给人一种大气磅礴而又登高望远的境界,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而“光明”则是一种悟道之后的开阔、一种透彻与不断向前的思想境界。可以说,高原意识的深化与崛起,就是一次当代文化精神向度上的提品壮体行动。
    (二)拓展了艺术发展的人性空间
    中国传统绘画强调艺术的欣赏性和愉悦性,讲究师承渊源和流派、笔墨精神与韵味,而当代中国艺术则不完全是这样的,它更强调体验、体悟,强调作品文本的存在意义、对社会有什么反馈、对生存状况有什么反映,画家的作品在当代有什么样的思想、有什么个性化的东西等等,主张真正的艺术是和生命联系在一起的,宣扬生命的需求才是人的根本。因此,当代中国艺术的发展主题更趋向于时代体验并拓展艺术发展的人性空间。
    (三)在新的审美环境中提升了艺术的表现能力
    与传统中国艺术的重欣赏性、审美性相比较,当代中国艺术在竭力破坏美感,破坏中心性、一元性、传统性和集体性,而在以另一种方式构建多元性,其构成了对以往欣赏传统艺术视觉经验的挑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当代中国艺术对传统审美元素的破坏与背叛又是在构造一种新型的审美元素,提升了艺术的表现能力,带给人们的是对传统审美的重建而并非颠覆。在风格各异的交汇中,当代中国艺术呈现出多元变化与特征性的读解需求。在种种熟悉而又陌生的视觉冲击下,当代中国艺术作品凸显出个性、张扬、自由的品质,与观众之间的交感状态在当代语境中显得尤为突出。
    (四)精神消费的兴起开启了人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的大门
    随着物质消费逐渐达到饱和,人们开始将消费目标瞄向精神领域。与物质消费相对立,精神消费注重精神层面的发展与完善。正确理解并进行精神消费,人们才能真正地认识“美”。精神消费能够鼓舞人以美的理想和美的规律去创造新的生活。所以,高原意识的深化与崛起,推动了审美文化的转型与重构,使人们在精神消费中开启了人按照美的规律去创造的大门,也使人们在创造美、认识美、发掘审美规律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所以,我们愿意把高原意识的不断觉醒,理解为一种基于体验、体悟的原生态、原发性、原创性基础上的,以雄浑与正大气象为特征的、审美文化建构的寻找发现的开始。(作者西沐系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特约专家、中国艺术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