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保护与传承“非遗”必须让它回归生活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4:11:59 中国新闻网 佚名 参加讨论
中新网宜昌7月25日电 (董晓斌 林签)7月25日,“万里茶道·长盛川青砖茶制作技艺保护与传承”学术研讨会在湖北宜昌召开,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团咨询委员金坚范在会上表示,“非遗”传统技艺项目是人们生活的必须品,保护传承必须重视生活性。 此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三峡大学、鑫鼎集团主办,来自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中华文化促进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万里茶道(中国)协作体等单位近50名专家、学者出席。 金坚范表示,保护、传承“非遗”必须让它回归到生活中去,才能有持久生命力,“在‘非遗’传承中要因时制宜,创造出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产品。” 湖北宜昌是农业部规划的“长江上中游特色和出口绿茶重点区域”。2016年,宜昌茶叶面积达89万亩,综合产值超过110亿元人民币。长盛川湖北青砖茶由何氏先祖何德海于1368年创立,曾是万里茶道国际茶叶贸易的主力,被誉为“亚欧万里茶道上的瑰宝”。 宜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国斌介绍,“非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宜昌市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构建了项目、传承人、传习所、生产性保护基地、生态保护区“五位一体”的“非遗”保护传承体系。 “做好‘非遗’的保护传承,首先要有一个视产品质量如生命且技艺精湛的手工艺群体,其次要有一批尊重传统、尊重手艺,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企业,能够在遵循‘非遗’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实现现代科技与传统工艺的有机结合。”王国斌说。 长盛川湖北青砖茶第19代传承人何建刚表示,“非遗”保护就是要确保它的生命力,作为“非遗”载体的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遗”的知识和技艺。因此,也肩负着开展传承工作培养后继人才,以及对传统生产技艺活态保护和在保护中提升的重任。 何建刚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往“师带徒”的传承方式已不能适应“非遗”保护的需要,将传统技艺保护传承纳入到现代生产生活中,培养出理论与技艺兼备的“新传承人”,是时代发展对“非遗”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完)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马未都:收藏市场正气归来
- 下一篇:学者称“一带一路”建设为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创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