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别指望人们靠几台节目就对诗歌感兴趣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11:11:35 新京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冯骥才 传统文化要在生活中去学习 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作家冯骥才认为,文化影响人,还是影响人的心灵、人的气质,这才是真正的影响,而不是做几台节目热闹热闹,炒作炒作。 谈提案 学习文化,最主要是体验文化 新京报:你今年的提案是加强中小学生对传统生活文化的参与和体验。传统文化具体有哪些方式? 冯骥才:传统文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典籍,这些是文本式的传统文化,这些内容可以进入教材,用教材的方式比较适合。我们小时候背诗,20个字,诗歌深沉的意境就好像刻在骨头里一样。 还有一种传统文化是生活文化。比如节日,每到春节时,我们会感叹年轻人是不是离传统远了,年味是不是淡了。如果把清明节、端午节,这些节日的习俗编进教材,年轻人不会有兴趣。对中小学生的教育,首先得引起他们的兴趣。 新京报:那怎么引起他们的兴趣,亲近传统文化呢? 冯骥才:举个简单的例子,马上要清明节了。如果我们要写进课本里,就是清明节的习俗:扫墓,怀念故人;还有古代人亲近春天的意思。踏青、插柳、放风筝、打秋千,很多活动。你给孩子们解释,他们只是概念上知道,没有感觉和亲身体验,老师要带着学生去踏青就不一样了。 我小时候,老师带着去踏青,脚下踩着嫩绿的草,阳光、空气,都是有感觉的。这时候,老师掐下一根柳条,插在地里,告诉你,别的树枝插在地里不能活,春天的柳枝插在地里是可以活的。这可能是一种知识,也是教给小孩要珍惜大自然的生命,要关注绿化、关注生态。不用讲太多道理,做完之后就记住了,因为是亲身体验的。这时候,孩子再去问老师清明是怎么回事,他接受的东西,既饱满,也立体。这是不知不觉的、潜移默化地进入传统文化。 新京报:教育部部长前两天说要传统文化进教材、覆盖各个学段,和你所呼吁的亲近生活文化,哪个更重要? 冯骥才:两者互为补充。但我觉得生活文化更重要。因为写进教材的传统文化也是来源于生活,为何不在生活中去学习呢? 谈文化自觉 别指望人们靠几台节目就对诗歌感兴趣 新京报:最近很火的文化类节目,像《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你有没有看过? 冯骥才:挺好的,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尝试。可以激起人们对诗词的兴趣。但是也不要指望人们对诗歌的兴趣,靠几台节目就能起到多大作用。文化影响人,还是影响人的心灵、人的气质,这才是真正的影响,而不是做几台节目热闹热闹,炒作炒作。 新京报:什么算是真正的影响? 冯骥才:我之前也写过提案,设立中国文化遗产日(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记者注),就是从法国知道的。他们在那一天,所有博物馆不要钱,所有学校、社区,让人们亲近自己的文化遗产。 我曾参加过奥地利一个社区的诗歌朗诵会,在萨尔茨堡一个郊区的房子里,我展览我的画,我的中国诗人朋友朗诵诗歌,当地的老头老太太也来朗诵,都是奥地利古代的名诗或当地的民歌,我还看过他们表演民间舞蹈。这些都是全民自发举行的活动。如果全民有这样的文化自觉,我觉得整个社会的文化和文明才会活跃起来。 新京报:听起来很美好。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这种文化自觉? 冯骥才:这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我们不能忘了中国文化的本,也要吸收外来的、好的东西。人的艺术修养是一个缓慢的事情,潜移默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新京报:热播的文化类节目,会有帮助吗? 冯骥才:不会都起作用。节目里的这些诗词我都知道,可能对我就起不了太大的作用,有些人对诗歌没兴趣,也就没有作用。说白了,我们现在容易起哄。一个东西出来,大家一哄而上都说好,所有人就只关注一件事,不就坏了吗?艺术是有很丰富内涵的。 新京报:那培养文化自觉,应该怎么做? 冯骥才:我觉得要做传统文化,不仅有国家博物馆的开放,还要有一些热心人士做一些私人博物馆,社会一些基金会做一些公益的事情,各方面应该把社会的文化做起来,让人们有一种丰富的精神追求,而不是赚多少钱,卡里有多少数字。 文化最终还是以人为本,为了人心灵的丰富。人们要学会艺术,就要学会用美的方式,美的感情去感受生活。以前有人听到这句话,说我太奢侈。我说,如果我的民族在美上面从来都没奢侈过,再不奢侈就坏了,我们就太功利了。 新京报记者 张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