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述思:寓教于游是否可行?孩子说了算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0:11:07 中国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教书、育人,教育应该以人为本,尊重孩子个性成长。这个角度上说,‘寓教于游’是否可行,孩子们说了算!” 知名评论人、电视策划人石述思在12月14日,由中国科旗下一级协会中国未来研究会组织的“寓教于游 中国教育创新研讨会”上表示了上述观点。他同时强调:“让孩子们长大后‘我就成了我’,而非是被家长老师认为的人,教育创新不妨从真正建立‘我的世界’开始!” 教育的本源是“人” 在当下的中国,孩子可能是最辛苦的一批人,他们生而已老,为了追求成绩,达到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满意,被迫牺牲童年。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所“收获”,能实现所谓的“成功”,考取名牌大学,获得满意的单位,拥有体面的生活——这是中国教育永恒的悖论。 “作为一个与父母有着长期PK经验的人,我终于也熬成了爹。今天的研讨会提出了一个非常有趣且十分吸引我的概念,‘寓教于游’或将成为解决中国教育悖论的有效方法。因为贪玩,我从小受尽了‘围追堵截’的‘追杀’,现在我不想再用父辈的方式来对待我5岁的儿子。而这也是我参加本次研讨会的主要动因。”石述思表示。 目前我国的教育存在功利化和工具化两大顽疾。越来越多的孩子被应试教育体制泯灭了纯真、扼杀了天性、丧失了独立生存和思考的能力。而谈到父亲,石述思也分享了自己的童年经历。“我是一个相当励志的孩子,因为我的父亲有非常远大的志向,要把我培养成祖国现代化的接班人。而这显然不是我童年的志向,于是我们之间就有了尖锐的PK。童年里,我最熟悉的一个孩子就是我从来没见过的隔壁老张家的孩子,你瞧瞧人家。为了这个,我的父亲会设置非常多我不喜欢,但他认为很重要的课程,比如听英文广播。但我太贪玩,经常会耽误听英文广播,怎么办?一旦错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那个时间段,特别恐怖的一幕就会上演——一个愤怒的中年男人拿着扫把在追杀一个不到6岁的孩子,很显然那个孩子是我。而追杀直接的结果就是我在6岁,刚刚入小学时就是我们全校的短跑冠军。所以我现在经常宽慰一些学习不好的人,我说你学习不好不要自卑,因为你们生命没有受到过严重的威胁。” 在石述思看来,“教书”“育人”两个层面都该从“人”的需求出发分析。科学的教育是要给孩子更多的自由,让他们按照自己的天性,除了接受知识的启蒙,遵从自我的天性和成长规律外,享受童年的乐趣,学习做人的常识,完成真正的人生的成长。“未来每个人都是鲜活的,我们说教育最根本的问题就是面对人的问题。作为家长,我恳请所有的人都能让孩子发挥个性、特长,给他们试错、创新的机会,最终能成为一个这样的人——公民。因为这才是中国的大熊猫。”同时,石述思还强调“对于孩子来说,‘寓教于游’是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能在学习中体会到休闲、娱乐,甚至是时尚感和幸福感!” 教育创新不妨从《我的世界》开始 目前,不少家长老师视游戏如虎目,但游戏本身符合人性。尤其面对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冲击,家长们在教育中更要因时制宜。 而对于什么才是好的互联网+游戏,“寓教于游”该如何走进课堂等问题,石述思用一款游戏,揭示出了答案。“进入21世纪后,我国的教育类电子游戏出现了很多,但鲜少有像沙盒游戏《我的世界》一样可以得到学生、家长、老师和学校的一致认可。究其原因就是没有同时满足创造性、知识性、公益性、开放性、互动性等等多重属性。而游戏《我的世界》让我们看到了未来教育的希望,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最富想象空间,方块儿的世界也能改造未来课堂!而要让‘寓教于游’走进课堂,首先需要定义好教育类游戏,并鼓励更多的机构参与到教育类游戏开发中来,开发出更多的《我的世界》类游戏,才能真正形成‘寓教于游’的前提。” 作为一款现象级游戏,《我的世界》拥有的全球玩家超过1亿人,它被称作“线上版乐高”,为玩家提供无限的方块儿,让其可以在游戏中自由地建造或破坏建筑、物品、动植物等一切现实或想象世界的景象。目前全球已有7000多所学校将其引入课堂教育,应用涵盖了工程学、历史学、建筑学、文学以及可视化艺术等各个科目。今年11月《我的世界:教育版》正式推出,并正式以11种语言在全球50个国家和地区推出使用。 在石述思看来,寓教于游对于当下的中国教育至关重要。当下的一代是最有个性的一代,教育应该从有教无类发展到因材施教。每个孩子的个性、天性都有所不同,未来的教育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石述思建议:“在‘寓教于游’的过程中有三个关键词是所有成年人应该注意和加以强调的——创造性、想象力和责任感。尤其是责任感,我们需要的是人的教育,在获得充足的知识和建设之前,我们首先要培养合格的人,对家人、对团队、对社会的责任感排在首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