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观点争鸣 >

吴晓波众筹再译经典值得吗?学者:没有太大必要

日前,作家、出版人吴晓波在他的书友会中发起众筹项目,表示要重新翻译经济学经典名著《国富论》。并表示,将为翻译者提供千字伍佰元的“史上最高翻译费”。
    《国富论》出版于18世纪,国内最早的译本是由严复于1902年翻译出版的。百年来,《国富论》经过多次重译,至少有七八个版本。因此,是否需要重新翻译,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众筹成为出版业中新的流行风向,也曾以众筹的方式出版过许多作品。同时,对于众筹出版,也一直都有不同的意见。众筹翻译出版经典名著,能否引起人们对经典的重新关注,又能否成为新的出版热点呢?对此,著名学者、北京工商大学教授陈及说:“经典是一种常销书,而不是畅销书,因此,它的市场需求已经满足了,同时,从翻译而言,总体上今天的翻译比不上前人的翻译,其三,众筹在中国是一种市场行为,恰恰和经典翻译需要的严谨、沉稳等等条件相悖,因此,可能最终的结果是两边都没有结果,既赚不到钱,也做不出来好书”。
    饱和的经典市场
    在过去的百年之中,已经翻译过许多版本的经典,在今天,是否需要重新翻译,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因为经典的重译,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翻译出版活动,在过去的时间里,经典已经积累了大量的人气,或者说影响力,许多人对于经典,总是有特别的关注和情怀,陈及说:“如果只是一个市场行为,那么其实也没什么,只要没有版权问题,那么任何人都可以重新翻译出版,这是毫无疑问的,也没有什么可评价的问题。”
    问题在于,重新翻译究竟有没有市场的需求,陈及说:“经典和常销书不一样,它是畅销书,在它成为经典之后,基本上一直都在销售,就以《国富论》而言,过去出过很多版本,并且这些版本在今天仍旧在刊行销售,不存在需求大于供给的问题,任何人想买,都能买到,也就是说,市场的需求其实是已经被满足了的。”
    另外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经典之所以是经典,是因为经过时间的沉淀,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陈及说:“也就是说,想读这本书的人,早已经读过了,没有读过的,以后可能也不会去读。更重要的是,在今天这个阅读普遍浮躁的时代,年轻人们更多习惯于屏幕前的阅读,对于经典的兴趣相对较少,谁还去关注那些几百年的经典呢?谁还会专门拿出时间去下工夫读那些大部头呢?”
    任何人都可以重新翻译经典,但并不意味着,这种翻译一定会达到预期的效果,陈及说:“恐怕很难获得成功,不论是经济上的利益,还是社会上的影响,抑或是唤起人们对经典的关注,都很难。”
    陈及:北京工商大学教授。
    难有期待的翻译
    对于经典的翻译,读者一直以来其实都有许多遗憾,过去翻译的版本,或者语法用词等等比较陈旧,或者翻译本身存在瑕疵等等。
    那么,重新翻译就成了弥补遗憾的一个选择,但是,是否真的能弥补遗憾,陈及认为,效果可能未必有想象的好,他说:“重翻经典的事情,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假如觉得原来的翻译有遗憾、有问题,那么不论是对原本的版本进行局部的修正,还是整个重新翻译,都是一种选择,但效果其实很难让人有乐观的期待。”
    不乐观的原因,源于对当前翻译水准的普遍判断,陈及说:“从总的感觉来说,今天的翻译,比不上以前的,不论是翻译效果的信达雅,还是翻译者本身的功底、学术态度等等,都是如此。”
    经典是旧的,是否意味着翻译也是旧的更好?陈及说:“不能说翻译是旧的更好,理论上老说,人们的水平会越来越高,因为受教育的程度、专业本身的进步等等,都会让后来人超越前人。但问题在于,我们今天处在这样一个追逐短期利益成风的环境中,很难真正静下心去做认真翻译。”
    在今天,翻译作品的数量远远超过以前任何时代,但质量的下降也是众所周知,错漏百出、不忍卒读的现象比比皆是,陈及说:“现在找到一本没有太多大的问题的翻译书籍很难。我们的翻译变得越来越浮躁,越来越不追求质量。不论是译者还是出版者,都有很多问题。从译者来说,容易出现的问题有两个,第一本身专业水平不足,对原著理解不够,翻译过来当然不准确,第二外文能力不足,不能更好地把原文转化为中文。这两个,特别是在学术书籍的翻译中,常常共同出现,具有普遍性。有时候读一些翻译书籍,很明显地能够看出来作者翻译得很吃力,力不从心。”
    从出版而言,对短期利益的追逐和对质量的忽视同样严重,陈及说:“很多都是急就章,容不得从容而严谨的翻译,出版社往往要求短时间内就完成大量的工作,结果就是翻译者为了赶进度,只好集团作业,比如一个老师找几个学生,一人翻译一段,最后组合起来就成,老师可能也不会仔细审阅,到了出版社,编辑的一环也同样如此,一方面有些编辑本身水平不足,另一方面也不肯认真审核,结果编辑的环节形同虚设,这样的翻译,怎么能让人期待呢?”
    译旧还不如译新
    市场饱和,翻译难有新的突破,却并不影响经典屡屡被重新翻译出版的现象。相反的,许多新的、世界最前沿的著作,却并不一定会被及时地翻译引进。
    同样以经济学为例,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的作品,并不一定会被全部甚至大量的翻译引进。为什么经典会被反复地翻译,但是最新的学术著作,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呢?
    陈及说:“翻译和出版经典,当然有它的作用。经典往往是最朴实的道理、最基本的原理,是开放性的。比如《国富论》,它对市场的论证,在今天反复地被证实,特别是世界经历了几次大的经济危机之后,更是如此。所以它是经典,它总有需求,被人重视。相对来说,今天新的著作和研究,会显得零散而具体,我们的先人早已经把大道理都说完了,后来的人,很少有开创性的,大多都是在经典的基础上不断地重新论证、重新表达,或者在局部的问题上更加深入,相对来说,很少有亚当·斯密、凯恩斯那种开山性的理论。”
    这或许是新的研究不被重视的原因,但这样的现象却并不应该,陈及说:“尽管新作很少经典那种奠基式的作品,但依旧应该多翻译,因为它和现实的生活离得更近,更具有指导意义。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是,那些经典中的基本理论,其实早已经融入到了现代理论之中,如《国富论》这样的书籍,它论述的是基本的原理,是最基础、最质朴的东西,后来的经济学家们,不可能离开这些理论,不论是赞同还是反对,还是更进一步延伸,都和这些理论有关。你很难完全抛开这些基本的东西去研究,因为那意味着否定了经济学本身的存在。”
    所以,从发展的意义而言,译旧显然不如译新,陈及说:“重新翻译经典,没有太大的必要,而且受翻译水平等等原因,未必比原来的好。相反,那些新的研究、新的著作,更需要翻译的支持,它们是从经典中来说,同时也和现实直接相关,我们已经有了经典,但现在我们缺乏新的东西。”
    市场与经典的悖论
    这两年,众筹成为出版业中新的热点,许多书籍都曾以众筹的方式出版,同时众筹也创造过出版的盛况。
    问题是,更多时候,国内的众筹出版都瞄准通俗的大众读物,对于严肃的经典来说,众筹又会意味着什么?陈及说:“众筹出版起初是为了扶持商业出版忽略的小众读物而出现的。但是引进国内之后,基本上就变成了商业出版的一部分,它本身是投机产品,有强烈的利益诉求和逐利倾向。这个特征,使他和严肃的经典,特别是学术经典的出版,很难相互适应。”
    市场和学术未必对立,但很多时候,市场的追求和学生的追求也并不相同,陈及说:“比如说学术著作的翻译,不但翻译者要有足够的学术水准,语言水准,还要求有严谨的态度和充分的时间去从容地翻译,一部作品的翻译,可能横跨十年二十年反复琢磨,但是当前的市场出版显然不允许这样的操作,它追求的是短平快。众筹也是如此,一本书的操作,从项目发起,到最终出版,可能就几个月,怎么可能完成一部有质量有水平的作品呢?所以,众筹进入经典书籍的出版,看似让经典出版有了更多的资金支持,但效果未必会好,也不一定会获利。”
    对于众筹来说,严肃的经典作品或许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陈及说:“一般来说,还是通俗的大众读物比较适合众筹,比如电影剧本、通俗小说等等,有大量的市场需求,同时它对于质量的追求也没有学术书籍那么严格。经典出版,特别是学术经典的出版,需要的不是火热的潮流,而是风平浪静,是一个好的学术环境以及更多的时间和汗水。众筹经典,看起来高大上,但结果可能是两头落空,既赚不到钱,也很难做出好的出版物。”
    北京晨报记者 周怀宗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