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观点争鸣 >

专家:有人谈学术言必称胡适 不太符合史实(4)

究其原因:第一,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问世后,再也没有卷中、卷下了,也就是说他只写了先秦的中国哲学史,充其量只占中国哲学史的一半或三分之一,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从先秦写到明清,是一部完整的中国古代哲学史;
    第二,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是以西方的科学主义精神为依归,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所谓解构,建立起符合西方学术观念的中国哲学史,用他在该书中的话说:“我们今日的学术思想,有这两个大源头:一方面是汉学家传给我们的古书;一方面是西洋的新旧学说。这两大潮流汇合以后,中国若不能产生一种中国的新哲学,那就真是辜负了这个好机会了。”
    而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上、下)是以中国的人文主义精神为依归,通过对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重新诠释,以实现中国哲学的现代转换,他曾在《中国哲学史·自序二》中引用张载的话:“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表明其研究中国哲学史是为了继往开来,因为“某民族的哲学,是接着某民族的哲学史讲的。”而进入30年代后,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使人们认识到“接着”中国的“哲学史讲”更有利于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树立。同时,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因此,三四十年代后,真正走进西方大学课堂的不是胡适的《中国哲学史大纲》,而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韩国总统朴槿惠在她最困难的时候,读的不是胡适的书,而是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或许也是一个例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