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观点争鸣 >

专家评羊年春晚:没有了女性立场

◎张莉 
    2015年的春晚给很多人带来了欢乐,正像它多年来所做的那样。当然,一如既往,每年大年初一,你也会听到各种吐槽。我的朋友圈里甚至有人提议该有个“弹幕版”。但马上就有人秒回复:那还不满屏全是牢骚?
    朋友非常不喜欢蔡明和潘长江的小品,认为那就是使劲给人挠痒痒似的“喜剧”。——不断拿人身高进行“毒舌”攻击的做派并不好笑。这个梗恐怕也在春晚用了许多年了。难道除了拿人身高说事儿之外,我们生活中没有别的笑点了吗?她很不解。
    令人反感的还有小品中与女性有关的笑话,比如贾玲和瞿颖的《喜乐街》,那种对大龄的、矮的、丑的、胖的女性的嘲笑,令人吃惊。但最恶俗的部分在冯巩小品中,以女儿和旧棉袄的错位类比,“二手”、“便宜”、“三十块就卖”、“要不捐给大学生”等台词,一语双关,台下观众看得个个欢乐。小品要的是观众揣着明白装糊涂,因此“把女儿错当作物”才好笑。节目结束,我们的笑仅仅停在女儿与物的双关上。作为表演艺术,有什么东西被刺破了,有什么东西被消解了?没有什么被消解。反而一些恶俗趣味的东西被隐秘强化,比如女人与物的类化关系、比如男人作为购买者的身份。 
    许多人批评春晚小品“歧视女性”,其中的贬低和调侃太肆意——春晚剧组会接受这样的批评吗?我想,他们大概会觉得委屈,难道观众们没有看到春晚对母亲的歌颂、对家庭的歌颂,这难道不是对女性的尊重?
    没有人否认春晚对母亲的歌颂和赞美,对和美家庭生活的赞扬。但是,这不能消解春晚对大龄女青年的反复调侃所带来的负面效应。同一台晚会,相隔不到几小时的一褒一贬中,节目价值取向隐性凸显:令人尊敬的是母亲,女人的母亲身份是最重要的。有意无意地,春晚竟然把自己变成了大龄青年的长辈,不断暗示催促女性们赶快结婚生子,以便她们的生命更有价值。问题是,如果一个女人不是妻子、不是母亲,而只是女人,她的生命是有意义的吗?当然有。人的意义和幸福并不以是否大龄未婚、是否成为母亲为标准,一如也没有人规定男人一定要做父亲才有意义是一样的道理。
    我身边也有朋友认为关于春晚歧视女性的看法是“想太多”——难道现实生活中不是有许多人这样说话吗,小品就是生活的镜子,这样处理何错之有?艺术当然是生活的反映,但艺术也是文化价值观的传达。许多人都记得春晚小品《打工奇遇》、《如此包装》。讽刺、幽默、质疑、不满和对生活接地气的认识全在赵丽蓉的小品里。那些浮夸、浮华、虚幻都禁不起她的质疑,那一摞摞诱人的人民币也不能使她改变看法。她是边缘的、民间的女性,但却是有理解力和智商的。赵丽蓉在春晚中并不传播社会对女性的偏见和认识,而是站在女性/个人立场上表达质疑,她使观众重新理解什么是女性的幽默,中国老太太的智慧。
    也许我们最应该记得《英雄母亲的一天》,无论小品中的编导怎样乔张作致,这位母亲都有她的价值观。那是站在非主流、非流行角度对流行术语和流行文化的拒斥。它让人发笑,也让人思考。《英雄母亲的一天》是有所思有所辨有所刺的作品,哪怕刺的是电视台编导自身。作为演员,赵丽蓉的诠释是洗尽铅华、深具民间立场和女性精神的。借助赵丽蓉带有浓烈唐山味道的非普通话口音,借助她独特的属于民间女性的句法,我们看到了彼时流行文化和流行价值取向的浮夸和苍白——赵丽蓉的小品之所以一问世便家喻户晓流传至今,在于小品深植于内的幽默、尖锐、讽刺,以及那种身处低微但面对“高处”却不卑不亢独具我见的艺术态度。
    相比之下,2015年的春晚中,《喜乐街》所思在哪里,《小棉袄》所辨又在哪儿?小品中关于女性的台词大都来自于他人的看法和她们对他人看法的演绎,观众看不到女性如何看世界,也无法听到女性真正的声音——随着赵丽蓉的离世,春晚的女性精神和女性声音出现了严重匮乏,今年春晚,无论小品编导是否是女性,无论演员是否是女性,都再没有了女性立场。
    与此相对,刚刚结束的奥斯卡颁奖礼上,好莱坞女演员帕特丽夏重新演绎了什么是女性立场和女性精神。这位在《少年时代》中饰演母亲一角的演员获得了最佳女配角,在依惯例念完感谢名单后,她提出了好莱坞男女同工同酬的问题。“感谢每一位纳税人和每一位公民的母亲,我们曾经为了别人的平等权益而战斗,现在让我们为男女同工同酬战斗,为美国所有女性的平等权益战斗。”因为诚恳、尖锐、切中,她得到整个颁奖礼的热烈掌声,事后美国媒体也都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发表了她的获奖感言。好莱坞那已被习惯的、明显不平等的薪酬标准能够再次成为焦点,缘于这位女演员在世界最受关注平台上的勇敢发声。——下一个赵丽蓉,或者我们的帕特丽夏在哪里?
    我们生活在被语言雾霾笼罩的时代,一方面我们的社会也在强调男女平等,而另一方面,我们的媒体又在不断生产那些对女性身体和价值有严重贬抑之义的词语:剩女,大胸,绿茶婊,女官员通奸等等。这些词语的流通和不断被使用严重戕害着女性价值和女性权益,它使人强烈意识到,与以往相比,我们时代和社会的女性观在不断倒退,女性的生存状况并不乐观。
    作为个人,我们没办法改变雾霾漫天的生活环境,但也不能因它无处不在便视为顺理成章。也因此,春晚为那样的语言雾霾提供表演舞台令人无法原谅——在雾霾笼罩的时代里,保持对雾霾的警惕是必须的,一如我们要一直保持对蓝天的向往。
    (作者系文学批评家,天津师范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