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围棋十诀
http://www.newdu.com 2024/12/15 05:12:39 网络 佚名 参加讨论
在中国历代文人笔记中,也流传有围棋十诀是由宋代棋手刘仲甫所拟等多种说法。 中国古代围棋十诀全文如下: 1.不得贪胜 2.入界宜缓 3.攻彼顾我 4.弃子争先 5.舍小就大 6.逢危须弃 7.慎勿轻速 8.动须相应 9.彼强自保 10.势孤取和 从理论上可以对中国古代围棋十诀做如下注解: 不得贪胜——赢棋不闹事。不宜为贪图大胜而走违反棋理的过分之棋。 入界宜缓——打入对方阵势要遵循疾如风、徐如林的进军原则,不宜轻率地深入虎穴。 攻彼顾我——进攻时要注意保持节奏,攻中有守,同时弥补自身弱点,防止对方反击。 弃子争先——要注意全局作战主动权的把握,宁失数子,不失一先。 舍小就大——精于计算,权衡得失,谨守棋筋,趋利避害。 逢危须弃——局部战斗形势不利时,要及早考虑弃子转身。 慎勿轻速——轻兵疾进,易受挫折,发动决战之前务必三思而后行。 动须相应——作战思想要连贯,局部战斗要与全局自力配置遥相呼应。 彼强自保——避开对手优势兵力的攻击锋芒,尽早安定自身弱子,先求立于不败之地。 势孤取和——善败者不乱。劣势下要争取减少损失,尽可能地维持全局战略平衡。 20世纪20年代,日本棋手濑越宪作、铃木为次郎等曾对中国古代的围棋十诀进行了修改,形成了日本版本的新闻围棋十诀: 1.贪不得胜 2.入界宜缓 3.相机而攻 4.扼要而据 5.弃子取势 6.舍小就大 7.动须相应 8.慎勿轻速 9.彼强自保 10.先势后地 日本的新围棋十诀保留了中国古代围棋十诀中“入界宜缓”、“舍小就大”、“动须相应”、“慎勿轻速”、“彼强自保”这五条,修改了“不得贪胜”、“攻彼顾我”、“弃子争先”这三条,取消了“逢危须弃”与“势孤取和”,并代之以“扼要而据”和“先势后地”。 然而,无论是从棋理方面分析还是从文义方面推敲,日本的新围棋十诀与中国古代围棋十诀相比均存在很大的境界差距。 日本新围棋十诀中“贪不得胜”这一条在出发点上就有问题。下围棋就是要锱铢计较,寸土必争,否则,双方同时起步,各行一手,不贪者又何以争胜? 下棋人的问题不在于“贪”,而在于“贪胜”。不正确审时度势而一味贪功冒进,这才是取败之道,这才是中国古代围棋十诀中“不得贪胜”所要告诫世人之处。 中国古代围棋十诀中的“攻彼顾我”,是适用于任何棋手借鉴的攻防兼顾战略原则。与之相比,日本新围棋十诀中平淡无力的“相机而攻”,最多也不过是一种临场战术选择而已。人人都知道要“相机而攻”,可谁又能保证每个人的相机决策都能正确无误? 日本新围棋十诀中的“舍子取势”所要表达的内容,明显不及中国古代围棋十诀的“弃子争先”全面。弃子可以有许多种用途与目的,未必非要因取势而去弃子。 与中国古代围棋十诀中目的明确的“逢危须弃”与“势孤取和”相比,日本新围棋十诀中增添的“扼要而据”与“先势后地”未免有落空之嫌。 “扼要而据”论述不请。临局战斗,究竟何者为“要”?是应该优先保角据边呢还是赶快去抢占中原形势要点?是先占全局大场好呢还是争夺局部攻防要点更为急迫?对弈如兵用,棋局似战场,攻防态势瞬息万变,并无一定之规。 “先势后地”违犯棋理。除去棋手个人的偏爱,围棋领域中的外势与实地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两军对阵,棋手无论是取势还是取地,都要服从围棋争胜这个最终的大原则。 中国国内曾有学者提出,中国古代围棋十诀应为象棋十诀。其根据是在南宋陈元靓《事林广记》一书中曾载有与围棋十诀完全相同的中国象棋十诀,并提出,十诀中的“势孤取和”一条与围棋规则不符。 但是十诀中的“舍小就大”一条,如要放入象棋对局似乎也很勉强。此事暂可存疑。 在漫长的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同为历史悠久的围棋与象棋这一对同胞兄弟茁壮成长,难免血乳交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也算得上是古老东方文明的一大乐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