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课本中的《诗经》(1)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9:11:28 新华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我对民国的教育殊少了解,只是隐约想到几个细节。比如白马湖边的春晖中学,夏丏尊、叶圣陶、朱自清等人曾筚路蓝缕,开辟课堂。比如沈从文在中国公学的第一堂课,沈先生战战兢兢如临大敌,三两下便把准备的内容讲完了,下课时间却远远没有到来。还有晓庄师范,陶行知带着家人和学子们一起学习、劳作。这些细节让我觉得温暖,也让我倍感苍凉。时空渺邈,我的追思随风飘荡,无所寄托。 现在,我桌子上摆着这套《民国经典国语课》。半个多世纪之前,它曾摆在季羡林、林海音、何兆武那一辈人的小学课桌上。一行行一篇篇读下来,心中暗涌起很多感慨。曾读到一则对民国国语教材的评价,有那么半句话,,突兀地跳出来。这句话,或许能概括我阅读《民国经典国语课》的感受。 首先,在思想内容上,民国国语教材具有质朴、真挚的特点。思想多元,几乎没有任何成见、预设,体现了一个新时代到来时所具有的开阔胸怀、勃勃生机。孔夫子曾用三个字概括《诗经》,“思无邪”。根据李泽厚的理解,思无邪就是“不虚假”。《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初的文字,先民们还没有学会粉饰自己的情感,因此发而为歌,真挚动人。读民国国语教材,我发现其对现实生活的反映非常质朴,极少修饰。如: 农人并不是欢喜热,因为这时是收麦的季节,天气越热,麦子越成熟,所以他们只好忍耐着热了。他们每天起得很早,天色朦胧的时候就到麦田里去,一直割到黄昏才肯停止。但是他们还不能休息,接着又做搬运的工作。他们把割好了的麦子搬上牛车,拉回谷场,晒过几天再做打场的工作。他们把那黄色的麦粒打出来以后,这麦子的收获才算终了。 天气热,插新秧,欢喜新秧快成长。工作已完好休息,绿荫底下乘风凉。新谷熟,早登场,粒粒结成黄金样。砻去糠粃舂成米。新粳煮饭十分香。田事毕,心宽畅,来到檐前晒太阳。东说梁山西说海,一年辛苦此时偿。 作为一个农耕文明国家,耕种劳作一直是我国文艺作品的重要题材。梳理文学史,会发现这一题材有两个发展方向:一是“田园诗”,由陶渊明开创,用以展现一种悠然自得的隐逸生活,在精神层面给知识分子一片休憩的园地;二是“讽喻诗”,用来“反映民生疾苦”,以白居易、范成大为代表。这两个方向都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表现农耕生活。而上面所举的例子,作者自然地站在劳动者的角度,客观、辩证地展现劳动的辛劳与欢乐。“工作已完好休息,绿荫底下乘风凉”,这恐怕只有参加过劳动的人才写得出来,才能体会得到吧。这种对生产劳作的质朴反映,完全跳过了田园诗和讽喻诗的传统,上接《诗经》中的“八月剥枣,十月获稻”“春日迟迟,采蘩祁祁”的文字。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民国课本中的《诗经》(2)
- 下一篇:科举停废与文明冲突(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