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秦朝 >

秦代的长城与国防:建立空前统一而强大的国防(1)


    
    
    秦长城遗址
    
    榆中桑园峡的秦长城
    秦始皇东灭六国、北击匈奴、南平百越,为了维护和巩固其空前统一的封建帝国,陆续采取了一系列国防建设和边防守备的重大战略措施。诸如大规模修建万里长城,在内地和边防开筑驰道、直道、新道、五尺道,建立全国性的粮食战略储备体系,以及派重兵屯戍边疆和徙民实边等等,都是秦代国防事业中的荦荦大端。从此,在我国历史上建立起空前统一而强大的国防。
    一、长城的出现和万里长城的修建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战争的频繁、激烈和规模的不断扩大,军事筑城技术广泛发展起来。各诸侯国为了防御邻国的突然袭击,常常在自己的边境上修筑一些关、塞、亭、障等守备设施,后来又进一步把关、塞、亭、障用城墙连接起来,或把大河堤防加以扩建,便出现了所谓长城。我国历史上出现最早的长城是楚国的方城,约建于公元前7世纪,位于今湖北竹山至今河南泌阳一带。到战国初期和中期,随着兼并战争的加剧,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各主要诸侯国都纷纷筑起互防长城。今山东境内,有齐国修筑的西起平阴(今平阴东北)东连琅邪(今胶南南)海滨的长城。今陕西东部,有秦国沿洛水西岸修筑的“堑洛”长城;有魏国沿洛水东岸修筑的河西长城。今河南中部,有魏国修筑的河外长城;有郑、韩两国相继修筑的郑韩长城。今河北境内,有燕国沿易水北岸修筑的易水长城;有赵国在今临漳、磁县一带修筑的漳滏长城;还有中山国在今河北、山西交界一带修筑的中山长城。除这些内地诸侯互防长城外,在战国中后期,由于匈奴、东胡、林胡、楼烦等游牧部族的日益强大和南下,秦、赵、燕三国都修筑了规模颇为巨大的边地长城。其中,秦国的边地长城建于昭王灭义渠之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沿洮水东岸北上至狄道(今甘肃临洮),转向东南至今甘肃渭源,向东北越六盘山,经今宁夏固原、甘肃环县、陕西吴旗,至今陕西安塞境内分为两支:一支向东,经今绥德北上,止于秦的上郡治所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一支向东北,经今陕西横山、榆林、神木,达于今内蒙古托克托县十二连城附近黄河岸边。赵国的边地长城建于武灵王破林胡之后,筑有阴山南北两道长城:阴山南长城,西起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经今包头市北沿乌拉山下及大青山南坂而东,经今呼和浩特市北,东至今卓资;阴山北长城,西起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东北),由今乌加河以北向东,直达呼和浩特市西北。燕国的边地长城建于秦开破东胡之后,西起今河北怀安西北,向东北至今内蒙古正蓝旗西南,再向东经今河北围场、内蒙古赤峰市南、辽宁阜新市北、开原县东南,转而南下,达于(氵贝)水(今朝鲜清川江)入海处。这就是秦统一前内地长城及边地长城的分布概况。
    秦始皇统一中原后,一方面下令“堕坏城郭,决通川防,夷去险阻”,以利国家的统一,从而全部拆毁了内地的诸侯互防长城。另一方面,出于抵抗匈奴、加强国防的需要,不仅没有拆毁边地长城,而且在上述秦、赵、燕王国边地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大规模地加以修葺、连接和增筑,遂出现了我国历史上闻名古今中外的秦代万里长城。
    秦代万里长城的修建,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共12年之久。第一阶段,由秦始皇二十六年至三十二年(前221——前215年)。这时刚刚平灭六国,国内正紧张地进行一系列改革和推行巩固统一的各项措施,对匈奴采取的是战略防御方针。在这一阶段中,为了确保边境的安全和为下一步对匈奴实施战略反击做准备,重点维修了原秦、赵、燕三国的边地长城,并新筑若干部分,以使其互相连接。《史记·秦始皇本纪》二十六年载:“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这段史料既指出了秦初的边界,也指出了秦初长城的走向、维修与新筑的段落和开始修建长城的时间。自战国中后期起,中原各诸侯国与北方游牧族相邻,无不筑长城以为界,边界所至之处,亦即长城所建之处。秦代更是如此。所谓“并阴山至辽东”,正如唐人张守节《正义》所云:“从河傍阴山,东至辽东,筑长城为北界。”也就是说,秦灭六国的当年即开始了维修和新筑长城的工程,这里维修的是原赵国的阴山南长城(阴山北长城此时尚为匈奴所控制)和燕国的边地长城,并新筑二者之间的段落,使其互相连接。所谓“北据河北塞”,指的是原秦国边地长城的东端和赵国阴山南长城西端之间的一段黄河,这一段从前无人筑城,现在通过筑城立塞,从而把秦、赵长城连接起来。所谓“西亚临洮、羌中”,就是指在维修原秦国边地长城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延伸到羌中。羌中指的是羌人聚居地,遍于今青海湖以东各处,这里所指为今甘肃永靖、兰州一带,亦即新筑自狄道沿洮水向西北与黄河相连的长城。所谓“东至海暨朝鲜”,就是指秦界东临大海,其东北边境把原燕国的边地长城加以延伸,直到秦代辽东郡的东南端3。这就是秦初第一阶段维修和新筑长城的全部工程。过去,人们往往认为秦代修建万里长城开始的时间是秦始皇三十三年4,即蒙恬击败匈奴、收复河南地以后,或认为开始于秦始皇三十年。上述史料表明开始的时间是秦始皇二十六年,而且《史记·蒙恬列传》说:“始皇二十六年。蒙恬因家世得为秦将,攻齐,大破之,拜为内史。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秋,收河南。筑长城,因地形,用制险塞,起临洮,至江东,延袤万余里。于是渡河,据阳山,逶蛇而北。暴师于外十余年,居上郡。”这段记载表明,修建万里长城的工作是在蒙恬的主持领导下进行的,蒙恬为了击匈奴、筑长城,前后共“暴师于外十余年”。而蒙恬开始击匈奴的时间是秦始皇三十二年,到秦始皇三十七年蒙恬被秦二世赐死,首尾不过6年,是远不足“十余年”的。事实是,蒙恬自秦始皇二十六年破齐之后,遂即开始率兵屯边、防御匈奴,兼筑长城,经过长期准备,而后才出兵反击匈奴,击败匈奴后又进一步修筑长城,所以才“暴师于外十余年”。但是,由于第一阶段的重点任务是维修旧长城,新筑部分不多,工程量不大,主要是由蒙恬所率部队和沿边郡县军民完成的,没有大规模动员全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因而史书上对这段情况的反映比较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