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何以称霸天下? 管仲打造战略物资“盐”(2)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09:11:40 新京报 佚名 参加讨论
因为协助齐桓公称霸的重要功绩,管仲被视为古代名臣的典范。 3 生产过程并不复杂 齐国沿海富有一种因海而生含盐量又远高于海水的矿藏,卤水。今天的莱州湾南岸仍存有大量地下卤水,估计总面积达1500平方千米,含盐浓度比正常海水高四五倍。 当时齐国制盐的方式被称为淋煎法,除了卤水之外,还用到草木灰。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和碳酸钠。盐工先在黏土层上挖出一深一浅两个联通的坑,然后在浅坑底部与深坑联通的孔上面铺几层细密的稻草或芦苇,压实作为过滤网,网上撒一层草木灰,接着用收集来的浓卤水淋浇草木灰。卤水中的氯化镁、氯化钙与草木灰中的碳酸钠反应,沉淀下来,被过滤网拦下,而氯化钠则溶解到卤水中并随卤水流入深坑,成了高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盐工将深坑中的浓卤水舀出,随后的处理方式主要有两种: 一是将浓卤水集中到大陶罐里熬煮以促使水分蒸发,然后让卤水在陶罐中自然冷却。由于水分大量减少,食盐从溶液中析出。由于含有未除尽的氯化镁,这样产出的食盐略带苦味。二是将卤水倒在浅锅中煎熬。没多久,锅底就会析出纯度较高的氯化钠;同时,在加热过程中,氯化镁会分解成气体及白色无味的氧化镁。这样制出的食盐不易潮解,口感良好,主要供给贵族。 4 垄断“国际”市场 燕国也有较长海岸线。但地处较寒冷的渤海北岸,可真正满足制盐条件的海岸十分有限。 越国的海岸线也同样漫长。但由于地处水网纵横的江南地区,这一时期的越国正忙于国内地形的改造和基础设施建设,无暇大力发展制盐业。更要命的是,越国所在的浙闽沿海地区并没有大量地表浅层的卤水矿的储藏。所以,该国的制盐方法是直接熬煮海水。可海水中的食盐含量并不算很高。熬煮海水使水蒸发,将溶液浓缩至每千克海水含265克食盐时,食盐才开始析出。所以越国制盐工艺效率很低;再加上越盐中的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太多。它们是重要的吸水剂。因此越国的盐很容易板结,销路并不好。 同样重视盐的生产,又拥有丰富湖盐资源的只有秦。不过,秦国的盐是“官制民卖”,政府组织食盐生产,再通过代理商将盐贩出去。经过代理商的层层加价,秦盐在“国际”贸易中已失去价格优势。而齐国的模式恰好反过来,私人制盐,官方收购。在政府的鼓励和扶植下,齐国制盐业迅猛发展。齐国成了“国际”食盐市场的垄断者。 此后的几年中,齐国的食盐贸易迅速成了它手中一把无形的巨锤。而这一点在齐桓公称霸的过程中,起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杨成佳(广州)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春秋战国历史-战国军事刑罚制度的发展(3)
- 下一篇:“外圆内方”:方是圆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