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寺庙宫观 >

鹿邑太清宫


    道教官观。在河南省鹿邑县城东五公里的隐山之上。始建于东汉桓帝延熹八年(165),初名量子庙。唐高祖武德三年(620),李渊追认老子为始祖,以老子庙为太庙,大兴土木,修建殿宇;唐乾丰元年(666),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诏建紫极宫;唐光泽六年(684),武则天追封李母为“先天太后”,并建洞霄宫以祀李母;唐玄宗李隆基于开元十三年(725),加封老子为“高上大道金阙天皇大帝”,亲为《道德经》作注,并御书全文镌立《道德经注碑》一通,于天宝二年(743)下诏改紫极宫为太清宫。太清宫分前宫和后宫,两宫相距里许,中有清河,河上建会仙桥相连;前宫住乾道,后宫住坤道。两宫量占地七百余亩,楼台殿阁六百余间。前宫午门耸立,御道坦直,宫内以太极殿为中心,周围有七元殿、五岳殿、南斗殿、虚无殿、清静阁等,太极殿内原供奉老子塑像,殿前有铜铸八卦炼丹炉一尊,殿侧有铁柱一根,传为老子“赶山鞭”,实为老子任柱下史之标志;殿东有水井一眼,传为老子出生时九龙取水浴体处,故人称“九龙井”;宫内碑石林立,古树葱茏,清静幽雅,壮严肃穆,唐末毁于兵火。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赵恒亲临太清宫,大排祀典于宫,又于宫东侧镌立御书《先天太后赞碑》一通,并下诏扩建庙宇;北宋末年,“靖康之乱”该宫又遭劫烬;金元时增修,明万历七年(1579)再次修缮,清康熙十年(1678)重修。现存前宫有太极殿,后宫有三圣母殿、娃娃殿及唐碑一通、宋碑两通、金碑一通、元碑三通、清碑一通。元代丘处机派弟子张真人(号谷神子)主持前宫,张真人系睢阳人,丘赴诏时所随十八弟子之一,羽化后葬于后宫西侧,解放后,道教界在政府的大力资助下曾对此宫进行过几次不同程度的修葺。自古为全国道教著名宫观之一,现属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