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寺庙宫观 >

华山


    道教名山,五岳之一。位于陕西省华阴市南秦岭之中。《华山记》谓“山顶池中,生千叶莲,服之羽化,因名华山”;又因其西有一少华山,亦名太华山。山由东、西、南、北、中五座峰峦组成,最高峰为南峰,又名落雁峰,登临绝顶,俯瞰群山,层峦叠嶂,气势磅礴;素以奇险著称,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华山作为人们崇敬和谒拜神祗的场所由来已久,据山志载,华山“白帝少昊司之,百神之所冢也。盘古死,委厥足巨灵掌以通河曲。轩辕氏莅止,乃会神祗”。相传尧、舜及周武王都曾巡狩华山。早在道教未开成之前,就有许多神仙家于山中隐居修炼,如冯夷、青鸟公、毛女、赤斧、箫史、弄玉、茅濛等。道教形成之后,众多修道之士入山创建道观,隐居修炼,北魏世祖时寇谦之曾入华山修炼,居于石室;北周武帝时道士焦道广曾独居北峰之上,辟粒餐霞,服气炼养;唐代高祖、太宗曾亲临华山拜岳,唐睿宗的女儿金仙公主亦入山修道。著名道士钟离权、吕洞宾、刘操等都曾游历过华山或在山中隐居修炼过;宋代著名道士陈抟隐居华山四十余载,著作《指玄篇》、《钓潭集》、《无极图》、《先天图》等,并广收弟子,阐演道义,使华山道教日益兴盛。金元时全真道兴起,在华山,王处一、谭处端、郝大通都曾在此修炼过。其中王处一撰有《华山志》,郝大通创有全真华山派;元代道士贺志真居于山上广凿岩洞,潜心苦炼。明代是华山道教的极盛时期,时官府与信徒于山上山下广建宫观,修筑道路,大开石洞,各处道观香火旺盛,四季云游道士往来不绝,华阴县专设有道会司管理华山道教事务。清代华山道教日渐衰弱。华山上下道教宫观庙宇星罗棋布,而且历史悠久,现存建筑多为清代重修,由于华山多奇峰峭壁,故山上宫观建筑规模较小,且多依山势而筑,别具风采。华山现存主要建筑山上有东道院、西道院、群仙观、王母宫、镇岳宫、玉女祠、翠云宫等;山下有玉泉院、纯阳观、仙姑观、朝元洞等。据《云笈七签·洞天福地》载:华山西玄洞为道教大天洞天的第四洞天,名曰“三元极真洞天”;又称华山为三十六小洞天的第四小洞天,名“总仙洞天”。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