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科技 > 古代发明 >

指纹历史早于四大发明 纹路内藏人生密码(2)

案件的侦破陷入一片迷雾中。一筹莫展之时,有人注意到李某指纹的异常。他10个手指上面一共有4个弓形纹,2个反箕,4个正箕。这种指纹的组合,是一种高度异常,在理论上这种组合出现率是百万分之三,在正常人群中间,基本上不会出现这种组合。 
    事实上,李某是47条染色体综合征的患者,不能生育,而且无法医治。这类患者承受社会压力的临界点,通常比常人低得多。当遇到人际关系不良等问题时,他们比别人更易产生精神障碍。 
    侦查人员了解到,李某结婚多年,不能生育子女,常常为此感到苦恼。案发前一年,他妻子又不幸遭遇车祸身亡,其后父亲和岳父又相继去世。案发当时,他又正为领养女儿的户口所烦扰,重重压力之下,李某思想崩溃,酿成悲剧。 
    昨日,在中华指纹博物馆开馆现场,该馆顾问、著名的刑侦专家常州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刘持平向记者讲述了一起运用指纹技术破案的经典案例。他说,指纹太神奇了,“我们对指纹的了解远远多于我们对它的不了解”。 
    有资料显示:一个人在胚胎期,如果神经类型受损、发育不良的话,就会导致指纹发育不良。因此,通过指纹就可以分析到神经类型发育是不是正常。换句话说,一个人神经方面的缺陷,一定会在指纹上有所表现。 
    指纹历史 中国指纹技术比“四大发明”还早
    刘持平介绍,中华指纹技术源远流长,是我国早于“四大发明”的一项伟大创造,据实物考证和史料记载,我国指纹运用最早可追溯到史前新石器时代的陶器指纹画,在汉唐明清时期,古人关于指纹的运用已相当娴熟。 
    指纹博物馆展出了古代多件陶器,在这些诸如民房小瓦、长明灯盘、盛器等物件上,都能看见一些清晰的指纹印记,这些指印都是制作者有意、无意留下的。有工匠更是由此触发灵感,在一些陶器上用指纹绘制出精美的图案。 
    在古装戏《大宋提刑官》里,有提刑官如何巧妙运用指纹破案的演绎。指纹博物馆专家介绍,其实在唐代乃至更远的秦代,古人就开始将指纹技术运用到案件侦破中。 
    1975年,在湖北省云梦睡虎地出土了一批战国末年的秦简,其中《封诊式·穴盗》简细致地记录了一个挖洞进入人家的盗窃案件,记载为“内中及穴中外壤上有膝、手迹,膝、手各六处。”它表明,至少在秦代,司法人员已将“手迹”作为作案现场勘查的重要证据之一。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