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其它建筑 >

大宅院的流金岁月(1)


    屋是住人,不是供人参观赏玩;镇是聚落,不是让人游览猎奇。原本是这样,而非要不得不走上一条参观游览的路,就请放那些表演中的昔日离去吧。
    遇见冯生缘于错认。
    西栅越到晚上人越多,我原本以为身边那个拿相机的是同行王琳的朋友,便自顾搭话,转头一看才发现是个陌生人,就是冯生。
    冯生是上海某大学学环境艺术的,刚毕业,因毕业而要游历,便跑遍江浙,去了许多古镇,西栅几乎是她的最后一站。
    盘桓在西栅许久的我于是自自然然把自己当成了主人,带着冯生在定升桥上看西市河落日,再带她去吃我刚尝过、令人叫绝的茅老太臭豆腐。臭豆腐也占一片临水的台,有些奢侈,但没办法,水乡就是水乡。我们看着河对面的茶餐厅,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
    冯生更喜欢东栅一些,嫌西栅太冷清,太过像个博物院了。她喜欢早上被各种各样的吆喝声弄醒,也喜欢同私下租给她屋住的某个老人下棋。她喜欢那种满满的生活气息,而我不同。
    我也是古镇出来的人(当然不是那些被开发的),当时还跟着家族姓沈,自家镇子的历史尚能傲视一番乌镇,其他便汗颜。我一向不喜欢游玩古镇,幅幅都是小时候生活的场景,有时还矫揉造作,粗鄙不堪。但却极喜欢乌镇的西栅。
    真正属于古镇生活方式的人迟早要消亡的,乌镇旅游开发公司的董事长陈向宏同我说。乌镇的脚步已经比别家慢了许多,古镇一代的是本地人,二代的是别镇人,三代便是外地人。我家那边走得要比乌镇快,家里的老宅里住的都已是赁居的外地人了。而让我再回去,是万万不能了。
    而没有了曾经的人还真的有曾经的生活气息么?如果这气息在今天不是昙花一现,便是被某些人硬生生地留在现在时空里的插画,而随着背后真实的东西越来越少,便越来越扭曲。
    历史是挡不住的。陈向宏说,早在1930年代,中国的古镇便已经历一次西化过程了。我记得,我家    老宅还存有几幅早时候的门板,上面不是漂亮稀罕的雕花,而是一层极薄的玻璃。母亲看着门板有时遗憾,这门板上原本是雕花的,作甚要换成了玻璃呢?多半是当时人实在觉得,玻璃无论实用美观,都要高于那些雕花吧。
    屋是住人的,不是供人参观赏玩,镇是聚落,不是让人游览猎奇的。原本是这样,而非要不得不走上一条参观游览的路,就请放那些表演中的昔日离去吧。当有人问“你们这里什么时候放河灯”时,我忍不住惶惑,记忆中便从没有这样的场景,便抢着回答:“这一带似乎没有这样的习俗,但七月半地藏王菩萨生日时,满街的香与烛火,却十分好看。”
    何为风俗?
    真的没有古镇的人的话,就把我这样的游客当成终回了古镇的人吧。我还发着那时读书、看戏、同手艺人玩耍的美梦,那时候耕读传家,在井边围坐吃西瓜后,便就一盏月下的灯习字,抬眼可见窗口那株含笑和枣树。我有一个大宅院,还有五六位家里人。
    屋里人+大宅院
    有几缕白发的大娘,倚在挂着辣椒和玉米的门边,眯着眼睛冲我笑。她是22号民宿老板娘计亚凤的母亲,刚刚把白切鸡的酱油倒在了我的裤子上。
    “哎呀,倒上了吗?”她尴尬地咧咧嘴,只是曲着嘴角,手足无措。她的白发跳跃着映在阳光下,曲下腰并不比我坐着看起来高多少。“没事,真的没事。”我惶恐,好像碰上了自家屋里的某个老人家。而门口这家女儿周丁芳从小学到初中密密麻麻排满好大一面墙的奖状,仿佛也成了我小时候的。
    我家不在这里。我住在隔壁的隔壁,雨读桥的旁边,17号民宿。
    老屋并不隔音,近四五点钟准备晚饭时候,楼底下便传来盖锅盖的声音,乌镇本地话不时传入,我在二楼的房中上网,看书,小憩,然后恍惚回到少时。那时不合群的我躲在层层进进的老宅的最里间,正好与厨房就隔着一个园子两面墙,只是无路可通,每到四五点钟,便传来锅碗瓢盆的声音。于是我就知道家里的大人又要来寻我去吃饭了。
    没这么干净。我理智到没让记忆美化昔日的许多事情,比如只要一下雨,一脚踩下便一泡青黑污水泛上来的院子的石板路,比如昏暗的走道里那条让我一跤跌倒差点破相的木台阶,当然,还有漆着漂亮红漆和花色的马桶。而这里洗浴间虽然现代得全不似我小时候,但却让我欣喜,仿佛经年阴霾,一朝尽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