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其它建筑 >

茶峒小镇 浓缩的边城民族风情(1)

 春风又绿江南岸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沈从文在《边城》的开首语中详细讲述了茶峒的地理位置。文中提到的“小溪”就是清水江,它将茶峒和对岸的重庆洪安镇、贵州松桃县分隔开来,蜿蜒曲折的江面勾勒出湘、川、黔的地界,山环水绕中,这座驿路小镇正静谧地体验世事变迁。
    茶峒的兴衰
    “茶峒”一词本是苗语,指汉人居住的小块平地。清同治年间编撰的《永绥厅志》记载,茶峒“地处湘、川、黔三省之中,因古传有两户汉人居此而得名”。茶峒镇的行政位置处于湖南花垣县,居民以苗族和土家族为主。
    考古发现,早在旧石器时代,茶峒就已经发祥文明。粗糙简单的石头打磨工具将边城茶峒的人类活动史追溯到一万多年以前。
    这个“鸡鸣三省”的偏僻小镇,在古时为西南官道上的重要驿站。清水江流经茶峒的水域与酉水相连,航船上通贵州省的松桃,下连湖南沅陵汇合成沅水直至常德。丰水时节,茶峒码头每天都有七八十条商船在此装船卸货,桐油、木材、药材从这里入川,川地的棉纱布匹、食盐在这里分流。这一来一往的商业交流使茶峒街市热闹非凡,系有“小南京”之称。
    茶峒作为湘西水陆要冲、军事重镇,早在明朝,朝廷就于此附近设立“崇山卫”。明政府为强化对西南边疆的统治,大力经营滇黔,茶峒因此迎来大规模的商业移民和经济发展契机。清乾隆年间,朝廷于茶峒设立“协台衙门”,以屯军为主体的大量汉族移民迁入茶峒,从事垦殖开拓。数百年的时间里,外来汉人为茶峒带来的先进生产工具和技艺,奠定了这里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格局。
    茶峒的再一次复兴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华北沦陷后,为解决沦陷区青少年教育问题,国民政府教育部于民国三十年(1941年)决定,在环境闭塞而免于战火的茶峒建立“国立茶峒师范学校”。一时间,新式学校、现代生活观念等元素在茶峒迅速蔓延,爱国热情高涨的青年再次点燃古镇的激情。
    然而,茶峒毕竟只是一个远离主流文化中心的偏僻山镇,每次外来文明涌入所带来的繁荣,最终又因长期封闭的自然环境、文化交流的滞后而重归于平静,这也是茶峒众多古文明元素得以完整保存的重要原因。
    当年的水码头变成了如今的边贸集场。一大早儿,扎着头帕,背着竹篓的土家族、苗族居民默默出现在古街中,与沿江的木质吊脚楼和老铺前厚重的柜台一起,描绘出湘西风情浓郁的画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