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其它建筑 >

三坊七巷:老街区迸发新活力


    
    水榭戏台
    
    游客参观三坊七巷
    
    特色小店
    
    记者走访现场
    
    三坊七巷街景
    
    二梅书屋
    
    宫巷
    国家文物局组织的“走基层:探访历史文化街区”活动第三站选择了福州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于晋代发轫,唐五代形成,至明清时期达到鼎盛,后城市由北向南扩展,逐步形成三坊七巷一条街,总占地面积38.35公顷,保存有较好的明清古建筑159处、200多座。三坊七巷保留着完整的街、坊、巷格局,被称为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三坊七巷地灵人杰,自明清至民国初期,涌现出大量对当时社会乃至中国近代史有重要影响的人物。林则徐、沈葆桢、林旭、严复、林纾、林觉民、冰心、林徽因、郁达夫、郭化若等100多位名人均出自此地,这里也因此被誉为“近代名人聚居地”。
    自2009年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以来,三坊七巷不断探索、积累经验,取得了阶段性的保护修复成果。4月25日至28日,记者在走访中针对三坊七巷近年来的保护修复现状、经验及未来街区的发展规划进行了深入采访。
    政府引导,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中共福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州市三坊七巷保护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林矗向记者介绍,三坊七巷作为首批入选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从规划、启动,到搬迁、修复,到现在已有5年多的时间。保护修复过程中,当地政府一直以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为立足点,以福州历史文化为主流,并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将福州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与之紧密相连的文化项目引入街区业态中,目前的三坊七巷已成为可供人们“体验人文、消费文化”的地方。
    据了解,目前,脱胎漆器、软木画、牛角梳、寿山石刻、油纸伞、裱褙、糖画、书坊、微雕等具有代表意义的民间艺术业态已相继入驻南后街,“米家船”和“青莲阁”裱褙店、“聚成堂”书坊、“木金肉丸”“同利肉燕”“永和鱼丸”等福州老字号也已陆续回归。当地还积极组织文物、文史专家深入挖掘三坊七巷的文化内涵,在人文与文化空间层面进行全面调查,完成《三坊七巷文化内涵调查报告》,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依据。着重开展的里坊制度以及明清建筑特色、彩绘、泥塑、木雕等优秀传统工艺研究,不仅在“物”的研究上形成资料性成果,还在“名人”的研究上下足功夫,分析、归纳涌现100多位名人英杰的人文条件、社会背景,及其所代表的优秀文化,提炼出三坊七巷人文精神——“开风气之先,谋天下永福”,使之成为启迪后人奋发进取的精神财富。
    林矗说,文化概念是抽象的,若将每座历史建筑的味道做足,使之相互之间既有差异,又与福州历史文化特色相关联很难。如果由政府来做,将每个建筑做成一个展馆,安保、基本的水电设施就要很多投入,资金方面存在很大困难;另一方面因为每个人对文化的认知不同,展馆内容是否能得到民众的认可,也是个问题。因此,政府尝试同文化企业、收藏家合作,政府提供展览场地,对方提供收藏品,这样既能将展馆做得精致入味,又能起到传承历史文化的作用。
    林矗说,三坊七巷的遗产保护与利用以“体验人文,消费文化”为宗旨。即将文化物化,做一种让老百姓能够看得见摸得着、能够实实在在消费的文化,使三坊七巷成为可供人们体验消费文化的地方。使游客感悟并体会到福州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唤起全民保护、传承历史文化的意识,还能将游客、展览品、管理者有机联系在一起,强化相关管理者的责任意识,同时也解决了保护修复过程中资金不足的问题。
    据记者了解,位于宫巷24号的林聪彝故居,现为福州漆艺博物馆,展示着千余件清朝至今的典藏漆器作品,以及150多幅当代老中青漆画大师的精美画作。福州脱胎漆器是在我国古代优秀漆文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北京的景泰蓝、江西的景德镇瓷器并称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三宝”。该博物馆的负责人赵师傅告诉记者,他家是脱胎漆艺的世家,十几年来,收藏有各个时期不同样式的脱胎漆器1000多件,之前藏品都放在家中的仓库里,不被人知晓,现在政府提供空房子,他也可以将脱胎漆器的精品向各地的游人们展示,他很高兴,自己会尽量多做一些漆器工艺的文化推广工作,向游客介绍并展示脱胎漆器的工序和制作过程,传承福州历史文化。
    精雕细琢, 尊重历史原貌
    在街区保护修复方面,三坊七巷注重整体保护,不改变文物原状,同时坚持政府主导,从社会效益出发,按照“镶牙式、微循环、小规模、不间断”的方式组织实施修复。
    三坊七巷管委会副主任叶子文在回忆近年来的保护修复过程时说,三坊七巷的保护修复,在所有工作启动前就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组织了大批的文物专家、建筑专家,进入每家每户进行调查,掌握建筑的材质、文物的年代及价值等信息,组织入户沟通,提炼传统文化记忆,并在此基础上编制相关的街区保护规划和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同时,精挑细选建筑材料和工匠、技术人员进行具体的施工。
    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位于南后街82号的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原为叶氏故居)的一整面墙,前后修了5次才达到今天的效果。叶子文说,对叶氏民居外墙的修复,主要采取精雕细琢的方法。外墙修复时,墙体有些开裂,基础有些松动,于是立即联合设计单位对墙体进行勘查、设计和研究,决定把这座墙体的局部拆除重建。由于该墙体为民国时期砌筑的青砖外墙,而现代制砖的工艺和规格同民国时期有些区别,为此,在施工时需要对每一道工序严格把关,将每一块砖编号拆除,修复时再一块一块堆上去。遇到一些损坏的砖,就将其他民国建筑拆迁时拆下来的旧砖拉到施工现场补用。旧砖与墙砖相比规格小一些、薄一些,为保持砖墙的历史原貌,便将搜集到的旧砖按原有墙砖的规格进行加工,以确保尺寸、大小完全一致,再上墙砌筑。
    叶子文还告诉记者,位于黄巷36号的国保建筑小黄楼前后修了3年,边勘察、边设计,一旦在勘察过程中发现将导致文物建筑细节被遮挡住的违章构件,便在修复过程中将其拆除,了解其他构件的好坏程度及详细情况,再结合实际完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叶子文回忆说,小黄楼修复到第二年的时候,曾认为基本修复完了,而在整理及再次勘探时,又在地下意外地发现了一些有规律堆砌的石块,便立即请设计人员到现场指导挖掘,结果发现这里曾是一个水池,它的栏杆、遗迹都还在,于是一块一块、一点一点地挖了3个月,重新设计水池、栏杆、假山、平台、楼阁的位置,终于将水池以及留有的一些假山石按原来的完整形制逐步恢复。于是,小黄楼的保护修复又延续了一年才完成。
    据了解,三坊七巷以木结构建筑为主,传统的建筑材料和现代建筑材料在制作工艺上存在区别,而且目前掌握传统技艺的工匠非常少。为尊重历史原貌,当地政府发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多方寻找熟悉传统工艺的木匠,使保护修复工作在技术上做到精致、准确。
    谈到三坊七巷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后的变化,叶子文说,从旅游部门的统计来看,来福州旅游的人数明显上升,到这里休闲购物的福州百姓人数也大大提升。名街评选活动对城市遗产保护与利用起到了正面的推动作用,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为福州市形象的提升创造了条件,同时为老百姓创造了宜居的环境。
    志愿者: 三坊七巷最美的风景线
    在三坊七巷,还有一批默默无闻的志愿讲解员,他们每天都会向来此旅游观光的人们讲解三坊七巷的历史文化、名人故居及街区保护修复的相关情况。记者有幸采访到了其中的一位曾先生,他是安民巷曾氏民居的原住民。谈到做志愿讲解员的初衷,曾先生兴奋地说:“做讲解员很快乐,同各地的游客交流,学到了很多知识。”他还解释道:“我为什么要做志愿者?因为我要支持三坊七巷,了解三坊七巷,也只有这样,才能爱护三坊七巷,敬重三坊七巷,才能让三坊七巷的历史文化传承下去、传播出去。”
    59岁的曾先生自出生起就在此居住。他们家祖祖辈辈在这里生活了407年,他是生活在这里的曾氏家族第11代后人,家里的房子为明代建筑。曾先生告诉记者,三坊七巷在保护修复前,居住环境非常混乱、恶劣,基础设施很差,老房子破烂、漏雨,下水道就在门口。政府实施保护修复之后,老化的电器换新的了,安全有保障了;改造了基础设施,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改善,老百姓现在愿意住在这里。而且入选“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之后,更有自豪感了。
    记者跟随曾先生来到他家的住所,偌大的建筑令人震撼。据了解,曾氏民居有5000平方米,横跨半条街,原来有4层。为恢复历史原貌,后建的3层被拆掉,作为补偿,政府按1∶30的比率为其置换了2套新的现代住房,每套都有90多平方米,且产权归自己。
    记者了解到,在房屋置换方面,如果老房子不够45平方米,政府将按最低保障45平方米为其置换,置换的现代住房大都在二环区域,交通生活很方便。另外,在保护修复费用方面,像曾氏民居这样的历史建筑,以每平方米2300元为基准,如果每平方米的维修费在2300元以内,则由居民自己支付90%,政府补贴10%,如果每平方米维修费超过2300元,超出的部分由政府来出。
    目前曾先生的房子还在修复中,修好后他还要搬回来住。谈到这里,曾先生高兴地说,老房子如不修复,平时自己住感觉不安全,自己维修,费用又比较高,政府出资补贴修复很好,房子得到很好地修缮保护,基础生活设施也得到明显改善,住起来就舒服多了。
    如今,三坊七巷保护修复工作的经验已在福州市其他街区得到推广。有消息称,福州市文物部门在2011年7月就提出,将三坊七巷、朱紫坊、乌山、于山、乌塔、白塔等有机整合,形成“两山两塔两街区”文化特区的概念,并将此区域与“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烟台山历史风貌区”有机结合,保护修复福州的历史原貌,力图使福州的文化特色彰显得更加美好,让福州百姓及国内外游客真正得到实惠。
    (记者 江继兰 李月 图片由本报记者卢旭、李月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