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建筑文化 >

真实的华安土楼(1)


    以下是《文化大观园》2010年8月21日节目实录:
    核心提示:民国时期,地处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省匪患猖獗。1934年,在福建省漳州市华安县,一群土匪正在围攻一座壁垒森严的民居楼。一个土匪带了一团的兵力在那围起来,带了迫击炮,机关枪。土匪进攻三个月,其中里面的土楼人从地下甬道跑,跑到了南洋的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然后再写一封信回来说,我已经到这边了,我这些人到这边来了,土匪才恍然大悟,围了三个月打不进去,已经金蝉脱壳了。这是在闽南一带盛传的真实历史故事,令人惊叹的故事主角,正是这座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民居楼---二宜楼。
    绝版影像:客家神奇土楼遭炮轰纹丝不动
    串场一:
    明清时期,当达官贵人们热衷于雕花门楼和园林艺术时,闽西南地区的富裕人家却以夯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将宅第修建得像一座座战地堡垒,留下了土楼这一民居文化遗产。在众多形式的土楼中,最令人感兴趣的要数圆楼。以往,建筑界仅仅知道由福建省永定县的客家人所修建的圆楼,因而将圆楼统称为“客家圆楼”。直到近些年,人们才慢慢发现:不仅有客家人居住的圆楼,闽南人也有自己的圆楼,而圆楼中的典范当数我们刚才故事中能令主人金蝉脱壳的,仙都镇大地村的二宜楼。
    解说3:2001年,凤凰卫视《寻找远去的家园》栏目组曾经关注过闽西南的古朴村庄。在这些绝版的航拍影响中,可以感受到客家土楼的沧桑与神奇。当年与《寻找远去的家园》同行的葛剑雄教授,受邀参与到九年之后《文化大观园》的土楼之行。今次,我们拜访福建省东南部漳州的闽南土楼——华安县大地村土楼群。
    在这里,我们遇到了土生土长的闽南人唐朱宋。
    葛:这个二宜楼大概建在什么时候。
    唐:它建于乾隆五年,也就是1740年,然后建了30年的时间,1770年落成。
    葛:建那么长时间?
    唐:就是乾隆35年落成。二宜楼它实际含义就是宜山水,宜家室。所以他有一首诗就是天利人和事事宜,辈出人才堪称奇,厚德载物人文雅,民居瑰宝更旖旎。
    唐:原来建二宜楼这个地方是一个小山,他要把这个小山平整一下。
    葛:那么这也是风水的考虑,
    唐:而且这个土楼的楼墙从这个到这个地方有一丈。
    葛:土楼的外墙是很厉害的。
    唐:而这个土楼从底下挖地基,下面还有三米深,所以一般来说,它建立那个年代的时候,主要是防土匪,防匪乱,它是为了保障人的生活。
    对
    他当时建的这个土楼,楼墙特别厚,从目前来说,在福建土楼中它这一座土楼是最厚的。
    解说4:正因为有这样厚实的墙体,二宜楼才能够在1934年的那次土匪的围攻中,坚守3个月之久。
    唐:十七门迫击炮打了不少,只是在墙上留下了一些炮壳但是基本上就进不去,因为二宜楼的墙特厚。老步式的毛瑟枪打进去的时候它都不会崩裂,而且子弹就是埋在那个地方,就嵌在里头。
    解说5:除此之外,为了防御土匪的进攻,土楼的大门也有其独到的设计。
    唐:除了楼墙很厚,大门是非常坚固的。
    主持人:用什么材料做的。
    唐:是用一种深山老林中,沼泽地长上来的一种叫水芙蓉树,这种水芙蓉它是火烧不着的。
    主持人:点火点不着。
    唐:再加上它大门做成了以后,它上面加了一层的铁板,而且在楼的这个拱形上面又设计了卸沙漏水孔。土楼里面有水井,平时上面准备了一大斗的沙,然后再准备一个漏水斗。然后你土匪如果要用火来给我烧,那我就水井打水,
    一浇,把火给浇灭。火浇灭了,那你要给我点那个大门,首先那个木材是非常厚的,你是点不坏的,在门背后他设了拴,两个拴,两个大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