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中国建筑 > 建筑文化 >

古建筑学名家朱启钤(3)

创办学社 奠定基石
    朱启钤热爱古建筑,是中国古代建筑学理论的奠基人。1930年,由他创办成立的中国营造学社,将他的筹划与组织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并由此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学的基础。
    早在1915年朱启钤担任内政部长时,他就受命修缮北京的皇宫,并恢复城门和一些古老的建筑。在监督这些工程时,朱启钤从那些一辈子维修皇家建筑的工匠们那里学到了很多中国建筑方面的知识,并且保持了浓厚的兴趣。此后,他编印书刊,创建学社,对古建筑研究倾注了许多财力和心血。他深感中国古建筑文献亟须有识之士发掘弘扬,否则大有绝灭之虞,诚如他在《中国营造学社缘起》一文中所写的:“方今世界大同,物质演进。兹事体大,非依科学之眼光,作有系统之研究,不能与世界学术名家公开讨论。”
    1919年,朱启钤路过南京,意外地在江南图书馆发现了嘉惠堂丁氏影宋本的建筑典籍《营造法式》(宋代李诫著述)手抄本(即“丁本”),随即缩小影印,次年又交商务印书馆按原大本石印本印行。
    然而,由于“丁本”《营造法式》系辗转传抄“绍兴本”《营造法式》三次以上,错漏之处很多,影绘原图较为粗陋,而“崇宁本”失传已久。于是,朱启钤邀请挚友陶湘等人广搜公私传本,以“丁本”与《四库全书》文渊、文溯、文津各本进行校勘,并参考了民间各类《营造法式》抄本与引述过《营造法式》的书文,旁求博采,补所未备,参互考证;并且对书中建筑术语援引经史、分类解释;还按书中原注,访求清末工部老吏、旧匠师、样房和算房专家多人,收购各种建筑烫样、模型和图纸等,又请几位老匠师参与精心补绘了彩色附图,为古建筑研究人员和建筑工匠提供了形象的感性认识材料,从而将此“一线绝学”发扬光大。当时,参校者有傅增湘、罗振玉、祝书元、郭世五、阚铎、吴昌绶、吕铸、章钰、陶珙、陶洙、陶祖毅等众多名家。1925年,“陶本”《营造法式》以宋残叶版式和大小刻版印行,该书后来成为中外公认的研究中国古建筑的范本,不仅在内容上最大限度地校勘考订得准确完备,而且在版式印制等方面也非常精致考究,尤其在彩色套印方面精益求精,在中国古籍版本研究方面富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因而引起了国内外建筑家及汉学家的极大重视。之后,朱启钤又组织人员对《清钦定工部工程做法》一书进行校注。
    1925年,朱启钤与陶湘、孟锡钰倡议成立“营造学会”,他私人出资,以他在北京的寓所为学社社址,旨在研究建筑文献和中国传统建筑式样。1930年2月,“营造学会”更名为“中国营造学社”,发行《营造学社汇刊》,朱启钤亲自担任社长,并在故宫内废弃的一角,找了十几间西庑旧朝房作为研究所总部。为支持研究,营造学社申请了中美及中英庚款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的经费。不久,朱启钤请学社成员、清华老校长周贻春专程赴沈阳,动员东北大学建筑系主任梁思成和他的夫人林徽因加入学社。1931年秋,梁思成夫妇回京,正式加盟营造学社。此外,包括著名建筑师杨廷宝、赵深,史学家陈垣,地质学家李四光,考古学家李济等当时最为优秀的学术精英,以及许多财界和政界人士也先后加入营造学社,支持学社的研究工作。一时,营造学社群贤毕至,蔚然大观。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