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简介(2)
http://www.newdu.com 2025/02/21 08:02:21 中国美食网 佚名 参加讨论
![]() 青铜合卺杯 规格: 通高11.2厘米 Total Height 11.2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西汉 Western Han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铜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 收藏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主题词或关键词: 合卺杯 青铜 辅助分类项: 酒具 中文名称: 青铜合卺杯 英文名称: Bronze nuptial wine cup 【刘胜与窦绾的结婚纪念物】 青铜合卺杯1968年出土于河北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中,此杯是两个高足铜杯的联合体。杯为圆形,浅腹,高足上部呈竹节状,下部为喇叭口形。在二杯之间,有鸟兽各一。鸟在上,长颈,口衔玉环,双翅伸展,腹与二杯联接。鸟足立于兽背上。 【西汉人也重视喝交杯酒】 窦绾合卺铜杯,以错金、嵌绿松石为主要装饰方式。每件杯腹外壁及高足上镶嵌大小圆形和心形绿松石十三颗,鸟身上也嵌两颗绿松石。这件特殊的青铜酒器造型生动活泼,结构对称平衡,装饰华美瑰丽,体现了西汉初年人们重视喝交杯酒的思想观念,是一件极为罕见的艺术珍品。 【靖王陵中亦是灯火辉煌】 满城汉墓是解放后发掘的保存较好且随葬品极其丰富的为数不多的西汉初年诸侯陵墓之一,除出土了大量精美酒器外,还有许多造型优美,装饰华丽,设计灵巧,铸工精练的汉代艺术珍品。如窦绾墓中出土的"长信宫"灯,刘胜墓中出土的错金博山炉,以及两墓中均有出土的金缕玉衣等,皆是不可多得的汉代艺术品的杰出代表。 ![]() 镶琉璃铜壶 规格:高45厘米Height45cm 出处: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西汉WesternHan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铜器 功用类型:酒具 栏目关键词: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 收藏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主题词或关键词:壶 辅助分类项:酒具 中文名称:镶琉璃铜壶 英文名称:Bronzehuinlaidwithglazedware 【靖王用过的酒壶】 镶琉璃铜壶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墓中,系中山靖王刘胜使用过的精美酒器之一。《史记·五宗世家》记载,刘胜"为人乐酒好内",即沉溺酒色,在刘胜墓中发现大批酒器也证明了这一点。 【装饰别具风格】 该壶形制与其他同时代铜壶并没有太大差别,而其装饰却别具风格。它采用了鎏金银和镶嵌银、琉璃两种装饰工艺,把壶体打扮得绚丽多彩,光华耀目。壶口和圈足上部各有一周鎏金带,肩、颈之间和中腹、圈足下部各饰一周鎏银带。主题花纹是颈、腹部的三组带状花纹,皆是在鎏金斜方格内填嵌菱形和三角形的绿琉璃片,再在其上刻上网纹和圈点。在空白处填镶银珠。壶盖周缘鎏金,盖面饰鎏金方格,镶银珠、嵌琉璃片,就连盖上的云形钮和耳亦鎏金。全器之上,金黄、银白、琉璃绿,方格、圆珠、网点纹,立体交织,相映成辉,雍容大方,华贵无比。 【皇帝的赏赐】 在铜壶底部刻有铭文,有"长乐食官"字样。"长乐"指汉代皇宫长乐宫。"长乐食官”指此壶归长乐宫膳食官掌管。可见该壶原是汉长安城长乐宫中之皇家宝器,无怪乎制作得如此穷奢极侈。至于这件皇家御用之物如何到了刘胜墓中,还是个尚未解开的谜。有学者推测,可能是皇家的赏赐品。 【汉城的风采】 刘胜乃汉景帝刘启之子,食地中山国,即今河北境内。而其父刘启则坐镇汉都长安,即今陕西长安县一带。汉长安城保护较好,平面略呈方形,四面城墙总长为二万五千米,基本上与《汉旧仪》关于长安城周长的记载相符。长安城每面三门,共十二座城门。每个城门皆有三个门道,高大雄伟,气势不凡。班固《西都赋》、张衡《西京赋》和《三辅决录》等书对此均有详细描述。汉长安城内,目前仍有许多高大宏伟的夯土建筑台基巍然屹立在地面之上,似乎在向世人诉说着它们昔日的风采。经考古发掘,汉长安城的宫殿布局基本清楚,大致有未央宫、长乐宫、明光宫、桂宫、北宫等六个大型宫城,里面分布着鳞次栉比的大规模宫殿群,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它们的布局形式、建造方式以及建筑思维模式等,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 铜酒筩 规格: 高40厘米 Height 40cm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西汉 Western Han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铜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 收藏地: 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 主题词或关键词: 筩 辅助分类项: 酒具 中文名称: 铜酒筩 英文名称: Bronze wine ware 【南越人自己的酒器】 铜酒筩1983年出土于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是西汉时期南方人常用的一种盛酒器具。南越王墓中共出土十多件,往往两三件大小相套。该筩呈直筒形,腹壁呈曲弧状,上腹安双耳,平底下置矮圈足。腹上饰三组几何纹。主题花纹在筒腹中部,为四组羽人驾舟图。据专家研究,这是一个杀俘虏祭水神的场面。船上旌旗高飘,刀剑耀眼,鼓声催魂,气氛肃穆、激昂、悲壮,惊心动魄,非常壮观。 【美酒增寿三万岁】 广州出土的汉代陶提筩上有墨书"藏酒十石,令兴寿至三万岁"等字样,由此证明南越王墓出土的铜筩亦为盛酒之器,作用类似于中原的铜壶、铜卣之类。汉越混合的南越国文化这件铜酒筩上的人物场面,是一幅绝妙的叙事画卷,将越人的形象、服饰、习俗、器物乃至于当时的水禽海物等,都惟妙惟肖地再现在我们面前。这件具有明显南越人士著特色的器物与南越王墓中出土的具有明显中原风格的青铜礼乐器杂处在一起,真实地再现了具有汉族文化和越人文化混合体的南越国文化。 【南越国的秘密】 广州在秦时就被秦将赵佗统一,隶属南海郡。秦汉之际,中原战乱,赵佗乘机割据,建南越国,传国五世共九十三年,汉武帝时被平灭。南越国地处偏僻,南越王陵隐秘,不为人知。据传赵佗墓依山为陵,规模甚大,内藏大量珍玩异宝,三国孙权曾派兵寻掘,一无所获。出人意料的是,1983年6月9日在广州象岗发现了南越王国第二代国王赵昧之墓。 【南越王的地下宫殿】 赵昧墓规模巨大,建筑面积达一百平方米,前后两部分,共七个墓室。随葬品极其丰富,有铜、铁、陶、玉、漆、象牙、玻璃、金银等质料的器物,以及玛瑙、水晶、玻璃等多种质料的珠饰和丝织品等一千多件。其中不但有大批精美的酒器,而且有成套的青铜礼乐器,在广州也是前所未有的。南越王墓是两广地区数十年来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 ![]() 白玉觥 规格: 口径5.8-6.7厘米、通长18.4厘米 出处: 唇边的微笑:酒具 年代: 西汉 Western Han Dynasty 类型 质地类型: 玉器 功用类型: 酒具 栏目关键词: 秦汉至南北朝时期酒器 收藏地: 广州越王墓博物馆 主题词或关键词: 白玉 觥 辅助分类项: 酒具 中文名称: 白玉觥 英文名称: White jade gong 【南国的汉玉珍品】 白玉觥1983年于广州市南越王赵昧墓出土,白玉质,半透明,局部有红褐色浸斑。造型仿犀角,口呈椭圆形,觥杯末端呈卷索形回缠于觥杯下部。觥杯上装饰主要是一条夔龙,从口部到底部,夔龙回环卷缠于觥杯之上,且是由浅浮雕逐渐转为高浮雕,及底时成为圆雕。陪衬花纹是单线浅刻的勾连云雷纹。 【角形玉觥的玉料和创意】 这件角形玉觥,玉质坚致,温润光泽,是名贵的新疆和田玉。它的造型新颖独特,碾琢巧夺天工,器形纹饰浑然一体。汉代的番禺是犀角象牙的集散地,这件玉觥应该是仿照犀角觥杯雕制的,是南越国玉匠创制的不朽艺术瑰宝。 【洛阳汉墓壁画《鸿门宴》】 秦末,刘邦曾与项羽争天下。项羽兵多势众,刘邦起兵较晚,势力较弱。项羽曾摆下酒宴,欲借项庄舞剑来除掉刘邦。这就是著名的历史故事“鸿门宴”。图为洛阳汉墓壁画《鸿门宴》的局部。两人对坐,一人面目甚凶,手持角形酒杯,身子前倾,似要逼对方饮酒;另一人则身子后仰,恐恐慌慌,急欲先走。把项羽执众、刘邦弱小的景况刻画得淋漓尽致。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宋辽金元时期酒器(2)
- 下一篇:宋辽金元时期酒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