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对海权的维护 1909大清龙旗在南海飘扬(6)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11:11:22 国家历史 佚名 参加讨论
海防:近代化的启动 传统上,中国是一个陆权国家。中国的地理有两大特点:一是以黄河流域中下游为发祥地的华夏文化,与外部世界相对隔绝。中华文化的核心地带,它的北边是难以逾越的蒙古戈壁;西北则是漫漫黄沙的西域边地,除了逃亡者和商人,少有人去;西南是世界上最险峻的青藏高原,东边则是浩翰大洋,茫无际涯。 农耕时代的中国人,对此充满了无力感。一是华夏内部腹地开阔,北方一有战乱和自然灾害,可以南迁,反之亦然。特定的地理环境,逐渐形成了一种内向的、求稳定的文化类型。几千年来,中原地区始终把全部的注意力投注到广袤纵深的蒙古高原。整个古代史,就是汉人政权抵抗北下的外族铁骑,为此不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修建高大坚固的城墙,绵延万里的长城,中原人必须保护自己不受游牧民族的侵扰。 封闭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抵御北方蛮族劫掠的想法,深深影响着民族性格。个体无限依赖于整个族群,这种凝聚力的另一面则是无限挤压人民,推向一个权力核心。有上千年的历史作时间坐标,朝代的兴替,兴衰的往复,似乎像四季的更替一般平常。世界上没有哪个民族像中国人一样具有如此深刻的历史感,和独特的、听天由命的个体无力感。 "各部落以及各个时期的游牧民族不断征服中国,爬上皇帝的宝座,像统治自己领地一样几百年几百年地统治这个国家。历史的命运虽然奇怪,但却无可置疑……"1907年来到中国的俄国汉学家阿列克谢耶夫感叹,"即使在异族的统治之下,中国的内部生活始终遵循了自己的传统。文化的中国容忍了侵略者政权,就像俘虏忍受匪徒的统治一样。感受到宽容姑息的变节者当然会依照统治者的精神行事,但对中国文人内心的坚定信念束手无策。中国人视眼前发生的一切为灾难,即使他本人不能获得解脱,其后代也一定能达到目的。" 在15世纪之前,北部的对抗一直都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国防事业,东南部的海岸线,在封闭和保守的当政者眼中,不堪大用,甚至会带来一定的麻烦,朱元璋干脆施行了"海禁"政策。 传统的农耕社会和贸易上的朝贡体系,曾经稳定了对外关系,尽可能避免了军事冲突。清代自康、雍、乾三朝,东征西讨,周边地区皆被征服,除日本外的东亚诸国也纷纷入贡。海洋方面,只有郑成功曾占据台澎一度对峙,并未遭遇到强大的挑战。清代的水师,仅仅用来巡防捕盗,维持秩序。直至19世纪,来自西方的陌生人大规模闯入了中国的朝贡贸易圈。这一次,太平洋的海水,载着西方列强的军舰呼啸而来。这一次,来自海洋的危险,不像过去从北方冲决而下的游牧民族,可以再一次被华夏文化所同化了。 此时的世界,已经是一个海洋的世界。而此时的中国,"天朝的统治者们对它却还是茫然无知,他们根本不晓得自己版图以及它的边缘上一些属国以外的世界,"(马士《中华帝国对外关系史》)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三载,英国人以区区一万人左右,对阵清朝二十多万的陆军和几万水师,蒸汽机推动的战舰兵锋所及,攻城掠地,沿海各地无力自卫。英国人先进的技术设备震动了清朝的官员们,给皇帝报告中,英国人的火焰船(蒸汽动力船)有如神迹:"火乘风起,烟气上熏,轮盘即激水自转,无风无潮,顺水逆水,皆能飞渡。" 堂堂天朝,为数万里之外的蛮夷所败,一批有头脑的士大夫们意识到了中国海防所潜伏的危机。也正是以此为背景,林则徐在新疆,魏源在江苏,或书信,或著述,都提及海防的重要性,特别是魏源,不但主张尽快延请美法的工程师和西洋技工主持设立造船厂和制炮局,构建现代水师,还提出鼓励和资助南洋华人,控制南海,作为大清万里海疆的第一道屏障。而这些主张不是被置之不理,就是在每一次受到重创之后,得以少许实行。 而这一次,姚锡光比之前人想得更远,看得更深,他提到,过去往往重视陆军而忽视海军,而当今世界大潮,海陆互为表里,没有海防,则陆上防御亦成空言,"苟无海军控制,则海权尽失,将陆军亦运调不灵。"不仅仅要近海防御,还需要建立相应的远洋控制能力,这样才能御敌于国门之外。在历经了种种痛彻心扉的惨败之后,"海防"的重要性,已经内化为一种对中国海、陆疆域形势的基本判断。 悲惨的海军 中国的近代化从海防意识的萌发为起点,而其高潮,则是谋求建立一支船坚炮利的近代海军。 1874年因日本侵略台湾事件引发了海防与塞防之争。朝廷的衮衮诸公,尽管仍未摆脱传统的陆防观念,但海防和海军则得到了更多重视,创建一支外洋海军进入了具体的筹划阶段,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建立。 六年后,中国经营多年的海防、海军被推到了战争前线。为控制黄海的制海权,1894年9月17日,中国与日本进行了一场空前的大海战。 《纽约时报》驻上海的通讯记者如是报道:次年2月17日,一个雨雪交加的下午,日本联合舰队开进中国威海卫。李鸿章苦心经营20年的北洋舰队,黄海损失五舰,剩下的10艘舰被日本人占领。这场战争带来的变化,决定了这个王朝最后的命运,甚至影响到以后几十年的中国政治格局。 也就是在这场战争之后,身为李鸿章幕僚的姚锡光开始撰写《东方兵事纪略》,在此书中,他一再反思甲午之败的原因,最后,他将之归结为决策失误,将帅失和,而关于支撑海疆得失与海军成败的更深层次原因,他则无力为之。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