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中国南海争主权:确凿证据迫使日本人撤离(2)
http://www.newdu.com 2024/11/30 02:11:34 青年参考 佚名 参加讨论
在米兰世博会上出示渔界图 世界博览会始于19世纪中叶,是一项大型国际商品贸易和科技交流活动。由于当时还不存在联合国这种国际组织,各种类型的世界博览会就成为多边外交的重要舞台。 意大利政府为纪念施工长达8年,穿越阿尔卑斯山的辛普朗铁路隧道(号称“欧洲的ba拿马运河”)的通车,邀请各国于1906年到米兰参加世界博览会(2015年,继上海世博会之后,米兰将再次举办世博会),此事被清朝当时的档案记载为“义国秘拉诺博物赛会”。 张謇亲自主持筹划中国代表团在米兰世博会渔业分会的参展事宜,他自己曾有记述:“规划意大利秘拉诺赛会,以中国东南海渔界图往与会。渔界所至,海权所在也……以海产品物、中国渔具渔史、媵我东南海渔界图而去,彰我古昔领海之权,本为我有之目的。” 根据张謇的建议,为了表明中国疆域管辖的范围,彰显捍卫海疆国土的立场,清政府指示外务部和广东水师提督、南北洋海军统领萨镇冰(1859~1952),绘制《江海渔界全图》,称“非绘成全图,不足划清渔界,即不足表明领海,……南洋为要冲之区,江海各防尤关重要,应将此项图志,加以考核,准经纬线,着色精绘……趁此会场,得据此表明渔界,即可以表明领海主权”。萨镇冰早年曾赴英国学习海军,精通英文和国际海事,又先后在北洋水师、上海吴淞炮台和广东水师担任主官,熟悉中国近海情况,他圆满完成了绘图任务。 光绪三十二年(1906)4月28日至10月31日,米兰世博会成功举行,参展国达50余个,参观者达550万人次。中国在渔业分会的参展取得成功,第一次向世界宣示了中国神圣的海洋主权。 日寇在东沙岛掘中国人墓毁尸灭迹 在地图上向各国宣示主权,只是保卫海洋国土的第一步。反抗外国侵略海疆,对积弱的晚清政府是更为艰巨的任务。 1895年,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被迫割让台湾岛和澎湖列岛,南海的东北大门洞开,日本成为清末中国在南海的最大威胁。日本打出“殖产兴业”的旗号,想攫取南海的资源。 1901年夏,日本商人西泽吉次遇风漂到东沙群岛中最大岛屿--东沙岛,他看到岛上鸟粪资源丰富,就取标本到台湾基隆化验,结果发现东沙岛上存在丰富的磷矿资源。次年,西泽吉次率人窜入东沙岛,窃取磷肥回台湾chu售,引起清政府的注意。同年,清政府派官员到东沙岛巡查,并竖纪念碑作为主权标志。 1906年以后,日本政府推动所谓“水产南进”,日本船只“长风”号和“四国”号先后侵入东沙海域,驱赶中国渔民,捣毁中国的主权碑,拆毁东沙岛上的庙宇。 丧心病狂的日本侵略者竟将岛上百余座中国居民的陵墓用铁器掘开,挖出遗骸,焚化后推入水中。在销毁中国人居住的痕迹之后,西泽吉次在岛上悬挂日本旗,宣称占据“无主土地”,并擅自将岛屿命名为“西泽岛”。同年,日本渔船大举南下,一直窜到南沙群岛,掠夺中国渔业资源。日本海军也蠢蠢欲动,试图为日本商人和渔民的侵略活动“保驾护航”。据史料记载,1907年冬,“日本突由从台湾方面开来军舰一艘、商轮一艘,满载军火及日民,图谋占我东西沙岛”,这遭到中国渔民的坚决抵抗,清政府闻讯后与日本交涉,迫使日本舰船退回。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