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军事 > 元朝 >

战神的铁拳:讲述蒙古征服天下过程中投石机沿革(3)

有人问了,那帮蒙古人有没有造出可以爆破杀伤的弹丸呢?有,据记载工匠们制造出了一种外表涂有沥青和黄蜡的可爆炸的圆石球,内装大量的火药,磷和药物,石球落入敌方阵地,发出轰然巨响,火光腾空,并喷发出一股呛人的烟雾,炮弹也可以是蒺藜火球,它利用爆炸的强大推力,把球内的铁蒺藜(一说是陶瓷碎片)撒放开来,杀伤力更大。但由于这种弹丸的制作和保管不易,所以并不常用,见诸史书的并不多。最值得一提的是蒙古进攻金国中都之战,蒙古人除了使用了诸如掘壕、云梯、冲车以及垒土山、投石机等传统项目外甚至动用了火枪射击和坑道作业炸毁城墙等自选项目,堪称古代城池攻防战的百科全书了。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投石机为蒙古军队征服世界立下了汗马功劳,在攻灭金国后,至元初年,蒙军开始大举伐宋,在襄阳、樊城一线遭到宋军顽强抵抗。襄樊战役始于至元五年(1268),元军围城5年,却始终未能攻克。至元十年(1273)正月,以巨型的对重式投石机攻樊城,一举告捷。接着,元军移砲以向襄阳。造砲师亦思马因根据对地势的细心观察,在襄阳城东南角安置巨炮。“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可以入地七尺,也就是说砸在地上坑深竞达2.3米左右!第一炮就射中襄阳谯楼,“声如雷霆,震城中。城中汹汹,诸将多逾城降者。”宋将吕文焕自知不敌,遂纳城归顺元军。相持5年之久的襄樊战役,就这样在投石机的一声怒吼中宣告结束。接着,元军利用这种威力巨大的投石机不断扩大战果。至元十一年(1274),元军渡江,宋兵陈于江南岸,拥舟师迎战。亦思马因之子布伯于北岸竖投石机击之,宋舟全部沉没。至元十三年(1276),元军以砲先克潭州,继克静江,将战果扩大到湖南、广西。在元军的决定性战役中,投石机都立下了汗马之功。
    可是蒙古人心中最大的痛也是来自投石机,1251年拖雷的长子蒙哥继位,接过了始了征服世界的战旗,派他的兄弟们向西打到非洲的埃及(旭烈兀);向北打到多瑙河,所向披靡(拔都)。西亚与欧洲生灵涂炭,无力反抗,欧洲人不知为什么会招来这群煞星死神,基督教士们认为这是上帝生气了,要派蒙古人来收拾他们。于是他们称蒙古人为“上帝之鞭”(当然这个称呼800多年前是属于匈奴王阿提拉的),只能绝望地接受上帝的拷打。可是有一天早上,欧洲人惊奇地发现:蒙古人不见了!就象他们狂卷而来时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为什么呢?因为有一伙汉人很讨厌上帝拿咱们中华大地也抽着玩,撅折了帝哥(郭德纲那里学来的)的鞭杆子。宋开庆元年(1259年)二月二日,蒙哥汗率诸军从鸡爪滩渡过渠汇,进至石子山扎营。三日,蒙哥亲督诸军战于钓鱼城(今重庆合川市)下。由于钓鱼城地处高山密林之中,骑兵巨械皆难以施展。大军屡攻不克,蒙哥决定亲临前线观察战况,据《元史.宪宗本传》记载,是 被城头宋军发现了他的青罗伞盖,于是集中火力,砲石(应该是小型投石机)交集,蒙哥受重伤,据《合川志》记载蒙哥中砲的地方在钓鱼城新东门外200余米处。七月,蒙军自钓鱼城撤退,行至金剑山温汤峡(今重庆北温泉),蒙哥汗逝世。由是,西方史学家把钓鱼城称作“上帝折鞭处”。
    对投石机的破解之道
    投石机如此的厉害却也不是攻无不克的至尊利器,对于投石机的防御通常分为三种:
    派精锐骑兵进行突袭:投石机的束索、机械轴以及绞盘都是易于破坏的部位,刀砍斧劈都能造成极大的损伤,如果用火把去烧……那么可以算是极为彻底的破坏了。当然这样的情况成功的例子极少,只有1241年察合台之子拜答儿进攻匈牙利时,在半夜睡觉时被这么突袭成功过一次。毕竟蒙古骑兵是野战的老祖宗,他巴不得和你野外决战; 
    以投石机对投石机:在电影《指环王》的“刚铎之战”里曾经成功再现那一场景,就是以射程 相当的抛石车打击敌军指挥点和抛石车阵地。同时,为了防止遭到反击,以及减轻运送石弹的困难,抛石车不设置在城头,而是隐藏在城墙内侧,由城头上的指挥员指挥射击。不过城内可以展开的投石机无论是从数量和型号上都难以和城外的相匹敌,所以不一定能赢得主动,顶多旗鼓相当。
    来件“防弹背心”:据《宋史胜兵志》所载,有一种叫做「护陴篱索」的防御设施:“咸淳九年,沿边州郡,因降式制回回砲(对重式投石机多为中亚回教人制作,中原人俗称为“回回砲”),有触类巧思,别置砲远出其上。且为破砲之策尤奇。其法,用稻穰草成坚索,条围四寸,长三十四尺,每二十条为束,别以麻索系一头於楼後柱,搭过楼,下垂至地,梁垂四层或五层,周庇楼屋,沃以泥浆,火箭火炮不能侵,炮石虽百钧无所施矣。且轻便不费财,立名曰「护陴篱索」。是时,兵纪不振,独器甲视旧制益详……”。护陴篱索不但可以飞矢、火箭(因为涂满了泥浆),还可以扺御千钧一发(哈哈,这个成语放在这里真是绝配,一发砲弹可不是重达千钧么?)的炮石,用费又少,可以说是有效又经济的设计。
    投石机的谢幕
    随着火药的广泛运用,投石机也逐渐暴露出诸多的在制造、保养和使用上不足,最终渐渐的淡出了历史舞台。在中国的元代,东西方文明的逐步交融,新的技术得到了很好的交流与发挥,火药武器开始显现出其诱人的魅力,而蒙古的先辈们早在当年的蒙金战争和侵宋战争中领教了火药武器巨大的威力,所以对火药武器并不排斥,投石机见诸史端的最后战役是忽必烈的攻打日本之战,但由于指挥将领的失误,被东倭搞了个日文版的《大风歌》,最终未能奏凯全功;而后来的世界,火药武器隆重登场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