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其它曲艺 >

听王柏荫先生讲《玉蜻蜓》

我对弹词《玉蜻蜓》,痴迷到百听不厌的程度。日前,在“评弹之春”的艺术讲堂上,有幸聆听王柏荫先生讲述这部书的艺术特点。老先生以87岁的高龄,在一个多钟点的讲话中,中气醇厚,没有一个字的废话,平实中不乏幽默,尽显弹词名家风采!
    老先生将《玉》的艺术特点总结了有六条。第一是不落俗套。一般小书(评弹分大书和小书,大书即评话,只说不唱的;小书是有说有唱的)的故事都是私订终身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之类,《玉》却没有落入这个窠臼中,故事另辟蹊径。
    第二个特点讲出来吓了大家一跳:《玉》实事求是,不欺骗听客。这么说起来别的书是在骗人?老先生解释说:好多书里都有“托三桩”,《描金凤》里徐惠兰临死之前托三桩,《珍珠塔》里陈翠娥小姐病重也托三桩,可是他们托了三桩之后阿曾死啊?全场此时爆发出笑声和掌声,晓得这是老先生放的噱头。“只有《玉》里的金贵生,托了三桩之后就死了。阿是没有骗奈?” 
    第三一条也是弹眼落睛的:别的书里,主角都是贯穿始终的,可《玉》里主角金贵生出场不多久就死了。“书胆”这么早就死了,而后面的书还越说越精彩,阿有过?我在下面想想,这一点的确了不起,非大手笔不能做到。 
    闲书不闲、悲书不悲、小人物派大用场等等,接下来的这些特点,每一条都是评弹艺术中的“真经宝典”,经他结合书情讲来,使得听众不光对《玉》这部书理解更深,对评弹艺术也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老先生在讲述《玉》的艺术特色时,还介绍了说《玉》的名家。他提到了被誉为“翡翠玉蜻蜓”的张云亭先生;被誉为“阴间秀才”的周玉泉先生——以上两位都是他的“太先生”。他着重介绍的是他的老师、弹词大家蒋月泉先生。 
    至于他自己,他只说仅仅是为这部书添了几块砖,加了几瓣瓦。其实,著名剧作家顾锡东先生曾经评论过:“王柏荫既学了蒋月泉的优点,又学了周玉泉的长处,可王柏荫就是王柏荫。”这就是对他的艺术的高度肯定了。 
    那天,在偌大的会场里,面对几百位听众,这位十八岁拜师学艺,说了六十年《玉》的老先生却是讲起自己在艺术上的遗憾来:“我真佩服尤惠秋,他把蒋调、沈调捏起来,创造了尤调;我呢,在唱腔上只想摹仿,可你唱得再像蒋月泉,到底不是蒋月泉啊,所以,讲起来是失败的。” 
    这一番话,说出了艺无止境的追求,也表达了老先生高尚的人格。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