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其它曲艺 >

"京津冀京东大鼓研讨会" 十足乡土味儿让人亲切


    
    董湘崑在京津冀京东大鼓名家名段欣赏演唱会上表演常祥霖 摄
    “火红的太阳刚出山,朝霞铺满了半边天。公路上走过来人两个(呀),一个老汉一个青年……”当京东大鼓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董湘崑以84岁高龄唱起在上世纪70年代广为流传的《送女上大学》时,人们激动地起身叫好,掌声如热浪一般涌动。11月16日、17日,由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北省廊坊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主办的“京津冀京东大鼓研讨会暨名家名段欣赏演唱会”在河北廊坊举行,京津冀三地京东大鼓的部分传承人和有关领导、专家出席了会议。这既是近年来举办的有关京东大鼓的研讨会,也成为人们领略京东大鼓迷人魅力的平台。
    演唱会使观众过足了瘾
    京东大鼓的历史最早可上溯至清朝初年,它产生于河北香河和天津宝坻一带的农村,是在民间小调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的语言、音调逐步发展而成的。京东大鼓的主要乐器除了演唱者左手挟铜板,右手击鼓外,伴奏乐器主要是三弦。由于伴奏及曲调简单,所以易学也易记。再加上与其他曲艺形式相比,京东大鼓唱词又十分通俗生动,因此深受老百姓喜欢,尤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曾经风靡一时,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有大批京东大鼓爱好者。
    京东大鼓的河北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王从民回忆起当年学京东大鼓的情形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那时的河北农村,京东大鼓是人们农闲消遣的主要娱乐项目,两三人一搭台就能唱上一阵。为了学京东大鼓,大队唯一的留声机成了大家争抢的对象,因为留声机不能搬回自己家,有的人干脆在大队打起了地铺。”
    “通三武宝蓟香宁,外加霍县一个县”,说的就是京东大鼓的流传地——北京以东的8个县,即通县、三河、武清、宝坻、蓟县、香河、宁河和霍县。京东大鼓代表人物之一刘文斌和其弟子董湘崑都是天津宝坻人,所以当时的天津成了很多大鼓爱好者纷纷投靠和学习的地方,董湘崑的43名亲传弟子均来自京津冀不同地方。
    11月16日上午,主办方专门举办了一场廊坊市级传承人的演唱会,让观众一饱眼福。在演出现场,最吸引人的是河北省大城县李庄村一对11岁小姐妹的演唱,她们在向盲人师傅孙万祥学了一年多时间后就独立登台了。“虽然功力尚浅,但她们的登台给人以后继有人的希望。”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刘兰芳欣慰地说。
    之后进行的名家名段演唱会更使大家过足了瘾。多位行内名家先后登台,名段新作一齐奉上,北京琴书、铁片大鼓、西河大鼓、相声等曲艺项目的传承人也济济一堂,纷纷献上自己的绝活。最后,董湘崑的亮相、刘兰芳的出场把演唱会的气氛推向了高潮。此次名家登台吸引了不少京东大鼓的爱好者慕名而来,他们在切磋时会不由得弹起三弦唱上几句,铮铮作响的三弦声、抑扬顿挫的哼唱声不绝于耳,他们为京东大鼓而相聚在一起,都感到异常兴奋。
    让大鼓走进百姓生活
    在曲艺界,京东大鼓一直以“业余”身份自居,因为从上世纪30年代初人称“净街刘”的刘文斌、开创新风格的董湘崑一直到其弟子都是业余唱大鼓,所以有的曲艺专家认为,京东大鼓一直处于墙里开花墙外香的状态,这可能会影响它水平的提高。刘兰芳则认为,业余并不代表着水平不高,京东大鼓的魅力就在于它不拘泥于程式、乡土味十足,让人感觉十分亲切。当然作为一门艺术,它还需要不断发展与创新,因为社会进步了,观众的欣赏水平也在提高。听唱是一种美的享受,所以在手势、眼神、台风等方面,京东大鼓可以吸收借鉴其他姊妹艺术的经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常祥霖说:“一直以来,人们总有种业余不如专业的印象,但是如今艺术的发展已不能以专业和业余来论高下。非遗传承讲究的是活态传承,不能一味要求学院化。”文化部非遗司管理处处长兰静说:“非遗的传承与发展要遵循它自身的规律,京东大鼓也不例外,坚持它来自民间的本真性才能保持这种艺术形式不走样。”
    社会的发展、多种娱乐形式的冲击,让曲艺的发展与传承面临危机。虽然与别的曲种相比,京东大鼓还拥有很多的爱好者,不至于到濒危的地步,但在此次研讨会上,多位传承人反映目前其传承也出现了人才青黄不接、缺乏新作品等问题。河北省级传承人崔继昌还提出,目前京东大鼓的人才队伍里会唱的多,会拉三弦的少。刘兰芳认为,京东大鼓的传承人要从小培养,不仅要培养演唱者,更要培养弦师,要重视家族传承,这样可以避免有唱无弹的尴尬。同时,由于多是业余人员从事京东大鼓的演唱,基本上没有固定的演出场所,专家们一致认为,需要筹建一个京东大鼓协会和一个相对稳定的演出场所,让大鼓真正走进百姓生活。
    记者 杜洁芳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