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艺传承不能单靠拜师收徒、口传心授
http://www.newdu.com 2024/11/24 10:11:06 中国文化报 佚名 参加讨论
相声师承自第五代、第六代之后,在数量上每代都大幅度地减少;从事曲艺人才培养的中专及大专层次的正规专业学校仅有两所;曲艺长期没有独立的学科目录而被涵盖在戏曲学科之内—— 与许多艺术品种一样,当下曲艺艺术的发展处于较为低迷的状态,其表征则主要体现在人才短缺,作品编创偏于戏剧化、歌舞化、杂耍化,演出市场不成熟,观众对曲艺的审美趋于娱乐化等方面。这其中虽然有曲艺艺术发展的外部文化环境正逐步受到新兴艺术形式冲击的原因,但更主要的是根源于曲艺艺术自身所构建的文化生态的不足与缺陷。 如果说,曲艺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文化生态的构建必须重视曲艺的创作表演、审美欣赏、学术研究三方的平衡,那么演员层面的知识与技能传承、观众层面的审美趣味与习惯传承、学术层面的历史与理论传承共同构成的曲艺艺术传承体系,则是维系其文化生态健全发展的核心。然而令人遗憾与担忧的是,目前曲艺界不仅在演员层面的知识与技能传承上,主要依赖传统的拜师收徒与“口传心授”方式,造成传承体制的单一化,而且其他两方面的传承更是处于基本被忽视的状态。因此,笔者认为,传承体制与体系的不健全正是造成曲艺文化生态日益恶化的关键,已经成为阻碍当下曲艺发展的瓶颈。 首先,从传承体制的角度看,当下曲艺以“口传心授”为主体的传承模式的不足已经日益明显。仅就相比而言还算活跃的相声艺术而言,据《相声师承关系总表》可以清楚地看出,相声师承自第五代、第六代之后,在数量上每代都大幅度地减少。实际上,艺术人才的断层与短缺的现象并不是相声所独有的,而是几乎每个曲艺曲种都正在面临的困境。 从学校教育来看,据笔者所知,从事曲艺人才培养的中专及大专层次的正规专业学校仅有天津的中国北方曲艺学校、苏州的苏州评弹学校两所。曲艺作为技艺性要求较高的艺术门类,其演员通常需要多年的童子功训练才能真正“站稳”在舞台上,所以曲艺人才培养的黄金时期恰恰是在演员的青少年时期。正是基于此,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提出“曲艺教育要从娃娃们抓起”,并倡导成立了中国曲协青少年培训基地。无独有偶,2010年10月,由刘兰芳任名誉校长的辽宁鞍山铁东区青少年曲艺学校也正式揭牌。这无疑是抓住了曲艺艺术传承与人才培养的关键所在。但是曲艺的艺术传承与教育如果仅仅关注其基础性,而忽视其长期性、连续性与系统性,那么曲艺的基础教育可能只会成为当下所谓素质教育的又一艺术来源,而不能真正成为曲艺人才培养的摇篮。要从根本上解决曲艺目前队伍萎缩、人才稀缺的问题,必须要建立从基础教育到中等教育再到高等教育的曲艺人才培养体制。这种规模化、常规化的教育与传承机制,恰恰能弥补依赖“口传心授”等方式的传统曲艺传承模式零散性、随机性的不足。面对当前曲艺人才发展的困境,建立和健全我国的曲艺教育体系,已经变得更加刻不容缓。 其次,观众层面的传承没有被纳入曲艺传承体系之中。从传承体系角度而言,表演的传承当然是曲艺传承的主体之一。而观众及其审美趣味与习惯同样也是曲艺传承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历来曲艺界在传承问题上似乎并不十分重视观众层面的传承,其根本原因在于,我们更多是将曲艺艺术的各个曲种当做娱乐商品来看待,几乎遮蔽了其民族文化遗产的根本属性。正因为是娱乐商品,那么观看曲艺表演的观众便成为了消费者。 而一些仅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看待与对待曲艺艺术的从业者,当然将花钱购买消闲娱乐的观众视为上帝,投其所好、迁就其审美趣味而无所不用其极,更有甚者,将能否产生经济效益当成曲艺艺术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评价指标,其结果便是在整个社会的一片“娱乐至上”的浪潮中,许多曲种的本体特征大量失落,不仅观众审美趣味与习惯的引导、提高根本无从谈起,甚至于许多观众对一些完全脱离了艺术本体的曲种形成误解,以为其本质形式原本就是如此。 正是这种无从谈起与误解,某些曲种在偏离其本体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面对这种对民族文化遗产的不尊重与漠视现象,曲艺界与学术界有责任与义务担负起观众审美的传承,这种责任与义务并不奢望让作为民族文化遗产的某些曲种艺术重新回到观众的日常生活中,而是为留存先辈们费尽心血所创造的这些宝贵文化艺术遗产的真实面貌。 因此,我们在着重于曲艺表演技艺传承的同时,也应该重视观众,特别是青少年观众的培养与传承。如何培养青少年观众,曲艺界也曾有过一些探索,例如2009年,中国曲艺家协会就和陕西省扶持动漫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办公室建立了传统文化动漫基地,并用动漫形式创作了京韵大鼓《丑末寅初》、评书《华佗与五禽戏》、相声《官场逗》等作品,运用新的现代艺术手段来包装传统的曲艺艺术,对于培养更多的青少年观众,扩大其艺术影响,丰富其传播方式,笔者认为这是非常值得继续探索的成功范例。 此外,曲艺学术研究的传承也是整个曲艺传承体系中非常重要却一直处于不被重视地位的重要环节。曲艺学术研究不仅从学理层面归纳、总结了艺术规律,为曲艺文化的延续传承提供了深度的理论支撑,还在表演实践与现状层面给从业者的创作表演以理论指导,同时也为观众的审美提供健康的导向。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术研究应该成为曲艺创作表演与观众审美欣赏之间的理论桥梁。进而言之,它是构建良性曲艺文化生态环境最有效的推进器。 但是,目前曲艺的学术研究面临着十分尴尬的局面。作为一门拥有成百上千艺术品种的门类,却长期没有独立的学科目录而被涵盖在戏曲学科之内,学科建设的滞后又影响了曲艺表演与研究人员的培养,以至于研究机构、学术阵地都十分缺乏。正是由于这种逐渐边缘化的处境,使得曲艺学术研究不仅不能承担起深度传承的作用与使命,而且面对曲艺表演与观众审美中所出现的各种偏颇现象,理论批评往往滞后,无法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批评与引导。 总之,建立良性的曲艺文化生态,关键在于建立健全的传承体制与体系。只要引起曲艺界与学界的广泛关注,并在传承的观念与思路上集思广益,突破曲艺艺术发展的瓶颈也就指日可待了。(高 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