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其它曲艺 >

淅川寻踪蛤蟆嗡(2)

淅川县曲剧团琴师刘恒均保存着该县唯一一把蛤蟆嗡。“文化馆去张湾搞调查时见到过实物,这是仿制的,也有20年了。”刘恒均说,“竿短筒粗弦子低,只有这样才能发出蛤蟆叫声,也就是演奏出“5 5 5 2”的特色音程。”蛤蟆嗡依靠双膜共振来发音,发出的是复合音,二胡等乐器是依靠一个膜的振荡来引起共鸣的,这是蛤蟆嗡乐器最大的特点。 
    据南阳古乐团低音部乐手葛三仲介绍,民族乐器中低音部是个弱项,许多乐团都是用大提琴来代替。民族乐团却要用西洋乐器,这本就是不搭调。而蛤蟆嗡发出的低音音色丰满,介于大提琴和马头琴之间,既有大提琴低音的厚重韵味,又有马头琴粗犷深沉之韵,可以弥补民族弦乐器中少有低音部的遗憾。 
    一唱一拉两张皮 
    “文革之后,牛鬼蛇神都解放出来了。”张声说,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和同事宋金春曾去淅川县张湾村收集整理蛤蟆嗡。“收获可大了,那会儿艺人们都是七八十了,有的整理完几天就死了。”张声说。 
    《赠银》、《铁板桥》、《贺喜找爹》、《杜思公讨账》、《黄桂香哭墓》、《吕洞宾戏牡丹》等曲目今天还能延续,得益于张声们抢救及时。1988年张声受到了文化部的表彰。 
    根据张声他们的整理成果,淅川县曲剧团重新恢复了几乎停演半世纪的蛤蟆嗡,主唱李玲华曾去张湾找老艺人学唱。“现在会唱十来个调,十来个曲牌。”她说。 
    淅川蛤蟆嗡一度失传的一个原因是难唱难学,这同时也是其一大特色。 
    演出时,一人伴奏,一人演唱,而伴奏的音乐与唱腔并不吻合,唱的和拉的不一样,似乎是两张皮,好像两个棚子互不相干,所以蛤蟆嗡别名“二棚子”。这种听似各自独立却又浑然不分的和声织体,在说唱、戏曲中都很罕见。 
    另外,艺人演唱以大本嗓(真声)为主,兼用二本嗓(假声),唱腔提高后要变假声,尾音“咦”拉高就得变成二本腔。即便是唱了一二十年的李玲华也认为上扬的尾音“咦”不好唱。“晚上在空旷的农村,猛一听到很瘆人。”她说。 
    所以,正如张声所说:“这个东西不好传。拉不好拉,唱不好唱,没有师承,全靠自学。” 
    自学也得有能学的东西。据老艺人讲,蛤蟆嗡唱腔有九腔十八调,现仅存平腔、汉腔、哭腔、大板、八板儿、阴腔、二六、三六、句半、汉川等10种板式和曲牌,加上游场平板、浪板共12个调门。 
    “过去蛤蟆嗡演出很注意表演,加进身段及舞蹈,又唱又演,十分活泼,所以还叫地蹦子。”张声说。 
    蛤蟆嗡一度失传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它充斥着淫秽、荒诞的内容。据说比“十八摸”有过之而无不及。“旧社会里,蛤蟆嗡艺人都是挑油灯摆地摊唱,不入民宅。”张声说。所以旧内容舍去后,很多曲调没了唱词,以致剧团要演个小节目还行,全本蛤蟆嗡无从演起。 
    当然,南阳地区的表演团体也没闲着,创作了诸如《渠首情》、《春风化雨洒丹江》等新曲目,旧调新词,歌颂南水北调、赞美新生活。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