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其它曲艺 >

民族奇葩——华亭曲子戏(4)

华亭曲子的声腔特色:华亭曲子是以唱为核心,曲调为声腔最小单位的联曲声腔系统演唱形式。谴腔用调上有其严格的组成格式,一唱到底。也许这就是华亭曲子其所以称做“曲子”,或者叫做“小曲子”的由来吧!这样构成华亭曲子声腔特色的曲调特殊性能。其主要因素: 
    (1)全剧从始至终除极少数丑角戏和生活喜剧,象《下四川》﹑《研磨》﹑《刘海砍柴等》,于必要时稍夹几句戏白或顺口溜外,其它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戏都是一个调接一个调的唱到底,如《双官诰》﹑《闹书馆》﹑《闹酒馆》﹑《李彦贵卖水》等戏都有十个多曲调,不加一字对白。这种艺术结构上的特点,势必加速和增大了“唱”在曲子戏艺术创造中的作用,不但承担着人物说理叙事的任务,还可自道心思表现人物内心活动,甚至连剧中人活动的时间﹑空间感﹑具体活动和舞台装置及道具都要靠唱来作交代。如《闹书馆》一戏中狐仙于闫孝先幽会的一段银纽丝调:(生唱)“我昏昏沉沉倒卧牙床,忽听得门外双环响亮,门外你是谁?”(旦接唱)“表妹华彦芳。”(生接唱)“听一言不由人喜从心上。”第二支(生唱)“上前去开门笑呵呵,表妹对哥恩义高。”(旦接唱)“速快把门掩,紧防奴哥哥。”(生接唱)“边关门施一礼表妹快请坐。”第三支(旦唱)“耳听的表哥病倒在书阁,但不知这几日疾病如何?”(生接唱)“提起你问我,疾病好的多,你比那神手良医强的多!”再如《双官诰》一戏中,从状元薛倚哥出场开始,(小生趟马上唱刚调)“一树杏花红十里,状元回家马如飞。行来府门足高登,我见薛保门首立。”老生旦五更调“接见少东人”(小生接唱)“传禀于我母亲。”(老生接唱)“一进府来于老爷夫人禀,我家的少东人转回程。”(正生唱五更调)“我直把夫人问,那一个少东人?”(旦接唱)“你我的儿子薛倚哥成了名”(正生接唱)“这样说快传有请少东人。”再如《下四川》一戏中,当丑唱(刚调)“一去一去二三里,烟囱烟囱四五家;亭台亭台六七座,八九八九十枝花;涕沥沥唰啦啦,转过弯弯到她家;行来门口高声叫,干妹子快开门干哥来啦!”(旦上唱五更调)“狗娃儿喳喳咬,是何人把门敲?开开门来小奴家往外瞧,原来是干哥哥你来了!”第二段(旦唱五更调)“干哥哥请在家,干哥哥你坐下;先装烟来后倒上一杯茶,咱姊妹二人啦闲话。”上述各段唱词中不但处理了以唱应处理的部分,还把类如关门、施礼、让座、装烟、倒茶等复杂的动作和内心活动都以唱表现得生灵活现;甚至连与剧情有关的时间和空间感也处理得情通理顺、干净利落。华亭曲子戏这种重声腔不重动作、重唱轻白的特点是为它本形式的艺术结构所决定的。这样的艺术结构使演员在唱作协调而同时进行中简直是接应不暇,不留一点对表演动作过细的余地。稍一拖延就会产生作唱不能协调,形成作非所唱的效果。但这种特点在曲子戏中反使人感到比动作和间以对白更为紧凑,更能加深对观众美的享受。再如《闹酒馆》﹑《送饭记》﹑《两亲家打架》几出长戏,全剧都不下万余字,而且动作因素比例特别大,还有几次作打情节;未加一字道白,又没有科介介绍,甚至包括趟马在内全部以唱处理得栩栩如生,不留一点破绽。这样对声腔的处理,也只有在曲子戏里才有可能做到。
    (2)华亭曲子戏声腔上另一个特点,是凭借它丰富而多变的曲调为核心去表现人物性格的多方面特徽。这样曲调在曲子戏中便成了整个典型化的统领因素。曲子戏可依不同职业、身份、性别、年龄和性格特点的人物驱遣曲调处理声腔,恰如其份的表现人物七情六欲,达到刻画人物性格的惟妙惟肖。比如表现喜悦的“采花”“银纽丝”,表现激怒的“大恸”,表现哀怨的“西凉”﹑“大哭”﹑“洛江怨”,表现欢乐的“简便花”﹑“双戏”就是同一调式的曲调,还可以根据不同性格的特性及其时间﹑空间的不同有所变化。比如为了表现年轻人的活泼、轻松愉快、爱美好胜的特点,便采取“简便花调”;而老年人虽属同一环境和情况,便可改用“简便花”的变调“尖尖调”,表现了年老人的那种爱朴好静、沉着平稳、气弱力衰的特点。再如在同一剧情需要下安排好几段“西凉调”,为了避免平直冗长之感,便可以其变调“带把西凉调”间唱。还有依剧情需要都应安排“五更调”,可在此同一调式中,男有男的唱法,女有女的唱法,老有老的唱法,少有少的唱法,苦有苦的唱法,喜有喜的唱法。同样表达一个哭,跟着不同人物性格,不同情况和悲痛的不同程度,就有好几个专门表现哭的曲调。如“长城”﹑“带把哭”﹑“老龙哭海”﹑“哭断肠”;丑角还有“丑哭调”。不象秦腔各板眼都要以“欢音”﹑“哭音”区分其苦乐。看来这就是曲子曲牌声腔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