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其它曲艺 >

话剧百年的10个华彩片断(二)


     郭沫若的历史剧,从历史中发掘道德力量和抗争精神。 
    八年抗战使中华民族面临生死考验,也激发了全民族的昂扬斗志。这一时期出现了大量历史题材的话剧,艺术家们从历史中发掘道德力量和抗争精神,指引现实。其中的集大成者为郭沫若。 
    郭沫若的历史剧创作发端于新文化运动时期,高峰时段是1941年至1943年间。此间完成了著名的六大史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南冠草》,在文坛引起巨大震动。晚年还有剧作《蔡文姬》、《武则天》等。 
    《屈原》热情讴歌了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忧国忧民、光明磊落、不畏强暴、大义凛然的崇高品质,尤其是屈原在暴风雨中悲愤呼喊的长篇台词“雷电颂”,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激情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大气磅礴、震撼人心。“皖南事变”后,《屈原》在国泰大戏院上演,当“雷电颂”的台词回响在剧院内时,所有观众都不约而同地齐声颂和:“爆炸吧,爆炸吧,你从云头上滚下来吧!”场面动人心魄。 
    郭沫若的史剧创作体现了他诗人、史学家和政治家三位一体的风格。他浪漫主义地处理人物形象,构设矛盾冲突,强调古为今用,主题明确,倾向鲜明,这些使他成为自成一家的历史剧作家。 
        热血抗战剧成为不可或缺的斗争武器。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救亡斗争中,话剧以其短平快的艺术特点,在动员民众、鼓动抗战、鼓舞士气方面发挥了极大作用,成为不可或缺的斗争武器。救亡戏在全国普遍兴起,各种形式灵活的独幕剧、活报剧、快板剧、街头剧都被用来表现现实的抗战内容,其中,最具鼓动力的独幕剧是《放下你的鞭子》。父女二人从日寇占领的东北沦陷区逃亡到关内,流落街头卖唱。女儿不愿唱,父亲举鞭欲打,观众中一位青年高喊:“放下你的鞭子!”父女二人转而向观众泣诉亡国奴的悲惨命运。这个独幕剧常常能获得群情激励的效果。 
    1937年,阳翰笙、洪深、田汉等发起成立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在沦陷后的上海,在重庆、桂林等抗战斗争的大后方,话剧演出蓬勃开展。夏衍的《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细菌》,阳翰笙的《塞上风云》、《天国春秋》,于伶的《夜上海》、《七月流火》,宋之的《雾重庆》,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陈白尘的《升官图》,阿英的《李闯王》,田汉的《丽人行》,曹禺的《北京人》等众多优秀作品,成为抗战群众强有力的精神支撑。在这些剧作的舞台演出中,涌现出金山、赵丹、白杨、舒绣文、秦怡、张瑞芳、石挥、蓝马等众多知名表演艺术家。 
    《茶馆》———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1957年,老舍创作了三幕话剧《茶馆》。凭借对旧中国社会生活的细致观察和丰厚积累,老舍利用“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的巧妙构思,把三个时代的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纳入同一舞台,招之而来挥之而去,高度凝炼地刻画了旧中国的病态现实。 
    《茶馆》没有贯穿事件、贯穿情节,每一幕都由一些互相平行、互不关联的人物和他们的行为组成,全剧没有揪心的悬念、激烈的冲突、微妙的情境,全靠独特的典型化人物及其生动个性来抓取观众注意力。《茶馆》以散点透视的奇特结构,成为中国话剧史上成功的范例而进入教科书。 
    《茶馆》和《雷雨》堪称中国话剧百年史上的“双子星座”。相比之下,《茶馆》从内容到形式都散发出浓郁的中国气息,是话剧艺术中国化的最高成就。1980年9月,《茶馆》应邀赴欧洲演出,代表中国话剧第一次走出国门。西方观众在惊愕之余,盛赞《茶馆》为“东方舞台上的奇迹”。 
        《于无声处》,“新时期的报春鸟” 
    1978年之后,中国当代史进入一个新的耀目时期。新时期的文艺舞台是以话剧惊春的。一批及时反映时代潮汛的作品诞生,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反响。《于无声处》、《丹心谱》、《报春花》、《血,总是热的》、《枫叶红了的时候》、《灰色王国的黎明》,先后引起轰动,酝酿了时代的反思。与之同时,表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历史功勋的剧作,如《陈毅市长》、《西安事变》、《彭大将军》等,也都掀动了民众的正义感情。 
    话剧创作在复苏的时候,像它最初出现于中国舞台上一样,发挥了匕首和投枪的作用。其立意主要在于政治内容上的拨乱反正,呼唤人性的苏醒。尽管不可避免地带有直接“为政治服务”的痕迹,但毕竟一个新的开端已经到来。 
    延续“写意”回归“写实”,在探索中前行 
    随着国门的打开,西方戏剧的实验之风刮入了中国剧坛。话剧开始用新颖的时空切割方法、灵动的换场形式、象征性的表现手法等舞台手段,打破旧有的范式,引来变革的大潮。一时间新颖作品琳琅满目,《对十五桩离婚案的剖析》、《一个死者对生者的访问》、《红房间、黑房间、白房间》、《魔方》、《山祭》等让人应接不暇。著名导演黄佐临长期倡导的“写意戏剧”露出端倪,其最佳体现,一是他本人导演的《中国梦》,一是徐晓钟导演的《桑树坪纪事》。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注重于剧场性的同时,话剧舞台一边继续延伸探索的趋势,一边开始回归写实手法。这其中,现代舞台科技手段被日渐大胆而巧妙地运用,一些新颖的构思得到了现代观众的认可甚至欢呼,其结果是增强了话剧舞台的现代感,舞台形式也在经验积累中逐渐发生变化。 (整理 记者 曹 静)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