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其它曲艺 >

《茶馆》的风雨五十年 (二)


    经典如何铸就? 
    《茶馆》为何长演不衰? 
    郑榕首先把功劳给了老舍的剧本。 
    1958年,老舍在人艺朗读完他的剧本,时任北京人艺院长的曹禺用英文连说了两遍“经典”。尤其是剧本的第一幕,被曹禺称作“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写出了那么多人物,有的出场人物甚至只有一两句台词,但是每个人物都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老舍用‘小舞台 大环境’极精练的笔法写出了三个时代、整个社会。”郑蓉说,“《茶馆》在国外演出时,就有观众反映亲身去过中国也没有比看这部戏对中国的历史感触深。” 
    剧本好不是曹禺一个人的感觉,当时在场的所有演员都觉得十分精彩,根据当时人艺实行的“角色申请制度”,大家踊跃申请,都想进剧组,哪怕只有一句台词也好。 
    好剧本要有好的导演才能焕发出永久的生命力。焦菊隐与老舍在《龙须沟》的成功合作使得老舍坚定地把《茶馆》交给了焦菊隐。焦菊隐也没有让老舍失望,他全身心扑到《茶馆》上,并以自己的创造性和艺术性更加完善了剧本,他说:“戏要给人以希望。”于是,结尾的3个老头撒纸钱成为了《茶馆》的经典。 
    焦菊隐不但对剧本有着创造性的把握,对于演员的表演也给予了极大帮助。经历过剧中那个时代的焦菊隐极为熟悉北京贫穷市民的生活,他凭借生活经历和舞台经验不厌其烦地指导演员。而老舍也时常到排演现场亲自督戏,根据现场的细致观察给演员提建议,遇到演员演得不到位的地方,老舍还亲自手把手地教。“松二爷”蓝天野至今记得老舍当年如何给他示范清朝末年“请安”的动作。 
    演员们把所有的心思都花在了《茶馆》上。在排戏前,剧组曾花两个多月时间体验生活。“当时大家各自去体验,我就泡在东四一家小茶馆里。演庞太监的那个演员找到了当时京城仅存的一个老太监,蓝天野就去找资本家,林连昆去监狱体验。”郑榕回忆当年情景,忍俊不禁。 
    随着老一辈演员年龄的增大,《茶馆》在1992年演出第374场后,告别舞台。 
    1999年,林兆华以全新演员阵容新排《茶馆》,使得这部几成绝唱的话剧重现舞台。2005年北京人艺举行《茶馆》建组会,复排焦版,将《茶馆》的经典延续。自建组以来,上至导演林兆华下到剧组每个演员,每天都抱着学习的态度,在排练中对着老版《茶馆》的光盘仔细研究自己的角色,模仿基础上再加入自己理解后的创造。 
    常年戏友、70岁的老潘夫妇说:“不能说哪一版好或差,都很经典,只是感觉不太一样而已。老版北京味儿足,看得多了感觉很亲切,新版有影视风格,生活化更浓些。”说起演员,老潘很来劲:“于是之把王利发演活了,冯远征把松二爷演得更好了。” 
    《茶馆》能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在世界剧坛上延续经典,郑榕满怀敬佩地说:“活的人用表现再现社会现实,老舍先生作为伟大的文学家和艺术家,在仔细研究外国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中国民族的话剧。” 
    与《茶馆》的不了情 
    《茶馆》能五十年风雨成就经典,还在于得到了无数观众的认可,并总有那么一群人坚定地跟随《茶馆》。张楠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代表。 
    今年28岁的张楠喜欢《茶馆》已经有15年了。对他而言,《茶馆》不仅是一部话剧,更是一种信仰、一种仪式。他说:“这辈子不会忘记《茶馆》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 
    张楠的《茶馆》情缘始于初中语文课文选取的《茶馆》片段;1994年看了《茶馆》的光盘,舞台上那扑面而来的老北京味道,演员精湛的表演使他一发不可收拾地爱上了《茶馆》,并萌生了自己排演《茶馆》的想法,于是一有空就琢磨剧中的人物;中学、大学时开始了《茶馆》的自排自演。 
    2004年是老舍诞辰的一百周年,张楠和来自人艺、中戏的学生以及一些《茶馆》爱好者们组成小剧组,风风火火地再次排演起《茶馆》来。这一次,他们得到了《茶馆》老前辈手把手的指导。期间,张楠问郑榕:“当时我们初次见面,您为什么那么信任我们就跟我们走了?”郑榕很坦诚地说:“你们大学生要排《茶馆》,我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怀疑?”这一年,张楠终于和他的伙伴们实现了自己的《茶馆》梦,张楠说:“这一年,我们几个只要一提起《茶馆》就会哭。”后来的一次心血来潮,张楠和他的伙伴穿着《茶馆》的剧装到王府井溜达了一圈。 
    到2007年为止,张楠和他的小剧组每年都会花一两个月的时间,排演《茶馆》,在老舍的诞辰或忌日演出以作纪念。为了排好《茶馆》,他们三五好友平均每人看坏了3张光盘。张楠已经记不清自己接触《茶馆》多少次,但扮演王利发的他很自信可以把茶馆的台词倒背如流。     
    舞台上纸片凌乱,随处翻飞,三个老人佝偻着身躯互别,王掌柜手拿腰带,走向内室……《茶馆》在高潮处戛然而止,厚重的大幕合上,舞台底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迟迟不消散,很多国外观众甚至站起身来鼓掌。这掌声响彻了50年来的各大舞台,这掌声也将从更宽更广的舞台传来。(瞿 静)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