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二人转在南宋曾被官方打压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6:11:55 凤凰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如今的东北二人转,因其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早已风靡大江南北了。然则在南宋时期,这种艺术形式曾被朝野认为“服饰乱常,声音乱雅”,属于典型的应该反的“三俗”文化之一。 有学者(毕玉才、刘勇等人)考证说,东北二人转是清末“闯关东”的人从关内带至关外的,理由是东北人形容二人转时,有句俏皮话叫“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因为“莲花落”亦称“落子”,是河北、山东等地的一种民间说唱艺术。也就是说,东北二人转形成于清末。赵炎以为,这种考证显然站不住脚。 根据文献记载,南宋临安北方南迁之人,就经常“静夜十百为群,吹鹧鸪,拨胡琴,使一人衣黑衣而舞且歌,众人拍手和之,道路聚观,便同夷路”,这种街头群众娱乐形式,虽然没有冠以二人转之名,但却明显具有二人转表演的特征。另外,在南宋使节楼钥的笔下,东北艺人大多“皆幞头红锦帕首,鹅黄衣,紫裳,装束甚异”,这和今天那些喜欢搞怪的二人转演员的服装差不多,而表演则“乐声焦急,歌曲几如哀挽,应和者尤可怪笑”,也和今天的二人转表演现场气氛类似,台上演的怪,台下笑得怪。由此可见,二人转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在民间流行,并具有了俗、色、酸等诸多特点。 由于金人在黄河流域的统治,北方汉人在服饰、发式、饮食、礼节、习俗、歌舞、语言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变化,就使得他们在文化上已与以前的北方汉人有一定的区别。而文化上存在的这种差异,也使得那些已经迁入南方的北方老移民及其后裔,对绍兴末年以后迁入南方的北方新移民,产生文化上的疏远感。这种疏远,在对待二人转的态度上,尤为明显。前者热衷于传播,以很少的人数,在人口众多、文化高度发达的都城临安掀起二人转的大波澜,而后者则百般讥刺或全力抵触、防范,甚至禁止。 朝廷里,特别是孝宗以后,每一次北方人口南迁,都会引起大争论,焦点无非是两个,一个是是否接纳这些人(南宋称他们为归明人、归朝人、归正人),一个是如何防范附载于他们身上的源于东北民族的文化的扩散,说到底就是二人转(服饰与歌舞)的扩散。如淳熙、绍熙年间,大臣袁说友、蒋继周和余古等人都曾就这种现象再三地向皇帝上奏,将二人转认定为低俗文化,坚决要求打压抵制。 袁说友指出:“都下年来一切衣冠服制习为虏俗,官民士庶浸相效习,恬不知耻。”具体表现在:“紫袍紫衫,必欲为红赤紫色,谓之顺圣紫。靴鞋常履,必欲前尖后高,用皂革,谓之不到头。巾制,则辫发低髻,为短统塌顶巾。棹篦,则虽武夫力士,皆插巾侧。如此等类,不一而足。”蒋继周和余古的进言着重分析二人转的扩散之祸,据他们的报告,“渤海乐”等来自东北民族的音乐,已“盛行于世,都人多肆习之”,而且流传到皇宫之中。甚至贵为一国之尊的光宗皇帝,也是东北音乐舞蹈的喜好者,余古批评光宗皇帝“宴游无度,声乐不绝……甚至奏胡戎乐,习齐郎舞。” 于是,朝廷在隆兴元年下令,取缔二人转,新移民“不改胡服”和诸军“仿效蕃装”,皆罪,并要求“所习音乐”不得“杂以胡声、作胡舞”。乾道四年七月,朝廷再次下令,“申禁异服异乐”。 在民间,二人转流行“十数年来”, “所在而然”,“初则效学以供戏笑,久则习之为非。甚则上之人亦将乐之,与之俱化矣。”也就是说,最初南宋民间也认为二人转是低俗的文化,只是模仿以供取笑和讥讽,谁知模仿久了反而成了习惯了,渐次这种习惯也影响到了上层。使得朝廷的各种禁令其实没有收到多少效果。 面对东北二人转的强大扩散力和对习俗人心的潜移默化之影响,当时有人为之感叹道:“中原士民沦于左袵,延首企踵,欲自致于衣冠之化者三四十年而不可得,而东南礼义之民,乃反坠于胡虏之习而不自知,甚可痛也。”词人韩元吉更是直言不讳地说:“舞女不记宣和妆,庐儿尽能女真语。”叹息!(赵炎)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武当山吕家河,民歌俚谣伴随晨钟暮鼓(1)
- 下一篇:东北二人转起源于红山巫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