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其它曲艺 >

“狗叫效应”与“八字忌讳”

滑稽戏在上海“呱呱坠地”后,先后应时走上“舞台”“银幕”“广播”3个台阶,“海派情景喜剧”则使滑稽戏成功迈上了第4个台阶——电视。如今先后涌现《老娘舅》《开心公寓》《红茶坊》《噱占上海滩》等荧屏连续节目,滑稽演员不仅演节目,亦客串起主持人,一时间,似乎无滑稽不荧屏。

    对于滑稽戏燃烧“荧屏之火”,褒贬不一。圈内的资深人士徐维新视其为“狗叫效应”,严肃批评有些滑稽演员在节目中低俗搞笑。“狗叫效应”是某位老艺人命名的,照他说一条狗在电视台叫3个月也能出名。通过电视这个走入千家万户的强势媒体“极端放大效应”,既可能火速成名,也可能玩火自焚。焚的不仅是自家,还可能是大家的衣钵——滑稽艺术。
    滑稽艺术真正登上大雅之堂,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具有标志意义的节目是范哈哈编、文彬彬主演的《三毛学生意》。改革开放后,又出了一部《路灯下的宝贝》,由姚周昆仲率“双字辈”弟子演绎待业青年命运,导演是话剧名家胡伟民,当时舞台上的“待业宝贝”之著名竟不输于荧屏热播的“姿三四郎”,让中国剧协主席曹禺也关注了。解放前曹禺在上海滩看旧的滑稽戏,印象不太好,《宝贝》使他对滑稽戏产生好感了。用他的话来说,笑料很健康,给观众以美的享受,给建设四化的人民鼓起了一个“劲”字。可见,滑稽戏可以既通俗又高尚。
    范哈哈从新民晚报上看到了曹禺一席话,撰文《甜而美》来呼应:滑稽戏上座率高,编、导、演特别要加强责任感,应该为观众贡献“甜而美”的精神食粮。他还介绍,周恩来总理1957年两次看《三毛》,加以肯定寄予希望,同时又指出“滑稽戏容易开无轨电车”的毛病,要在创作中防止八个字:“低级、庸俗、丑化、流气”。范哈哈将此概括为“八字忌讳”。对照今朝在荧屏上红火的滑稽,那“八字忌讳”并没有过时。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