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渔鼓:有浓郁陕南特色的说唱艺术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2:11:32 新国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柞水渔鼓的所在区域及地理环境 柞水地处陕西南部,商洛市西北部,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之南麓。北接长安县、蓝田县,东邻商州区、山阳县,南连镇安县。县域面积2332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有人口16.5万人。柞水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之间,为南北自然过渡带,气候、植物有着明显的垂直差异。 县境内北部的秦岭山系牛背梁主峰一揽柞水全境,横亘绵延百余公里,境内林丰木盛,水资源充盈。中部多为喀斯特地貌,石瓮溶洞景观堪称“北国奇观”,小岭等地矿藏资源丰富。南部社川河谷,有江南水乡之韵致。自秦岭南麓境内发源的乾佑河为汉江的主要源头水系。 独特的地理位置,历史上多次移民的迁徙为居,带来了丰富的多元文化,形成了南北交融又不失地方特色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音乐文化,文化兼秦蓄楚,既有大量楚文化细赋温婉的特色,又有北方文化粗犷豪放的特点。 柞水渔鼓分布在柞水县内全境,尤以乡村最为兴盛,逢年过节,红白喜事,丰收庆贺,农闲之时均以此为乐。 柞水渔鼓的历史渊源 渔鼓的历史要以追溯到唐代,它渊源于唐代的《九真》、《承天》等道士曲。以道教故事为题材,宣扬出世精神,名为道情。道情即源于唐代道教在道观所唱的经韵,又称道歌。自古就有用渔鼓、简板演唱之记载。道情中的诗赞体一支主流流传到南方,为曲白相间的说唱道情,即为渔鼓曲的前身。曲牌体流传在北方发展成为戏曲道情成了道情戏,与渔鼓道情有较大区别。 道情是道教的产物。在传统的道教故事及传说中,道教八仙都有自己修身护道之法器,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倒骑着毛驴,手执渔鼓,有渔鼓唱词为:“竹板敲,渔鼓响,张果老骑在驴背上”,说明道教与渔鼓的关联,由此可见渔鼓在道教中的作用及历史的久远。 地处汉江源头主要支流的柞水属地,古为“终南首邑,秦楚咽喉”,早在商初,人类已在境内繁衍生存发展。至随末唐初,秦岭南北打开数条通道,成为岭南货物进入古都长安的必经交通要道。而柞水地处偏僻,山大林莽,也成为各省人躲避战乱较为隐蔽之所,迁往而至的南方各省人日渐增多。据县志记载:“自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4年)湖南、湖北、河南、江西、四川、广西、广东移民甚多……来此占山为王,圈地开荒,络绎不绝”。诸省移民迁居柞水也带来了渔鼓戏曲。如今的柞水渔鼓、民歌、俚曲当属汉江流域文化的一个主要表现形式。 柞水渔鼓独树一帜。中国南北方言杂陈,尤以南部方言为众,有十里乡音九不同之说。柞水渔鼓声腔曲调源于湖广、汉江流域,而柞水又为中国南北结合部交织区域,境内又有从关中迁往而至的客籍,南北语音方言长期杂汇交融,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柞水方言土语,音乐的声腔基于此而形成,形成了现如今的柞水渔鼓声腔派别。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生动·传神·感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 下一篇:山东快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