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其它曲艺 >

阎崇年说岔曲 消失中的旗人艺术(1)


    《北京旗人艺术——岔曲》,金启平、章学楷编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1月第一版
    岔曲是北京曲艺的一种,相传起于清朝初期,盛于乾隆年间,由京师旗人中盛行的戏曲高腔脆白发展而成。后来,岔曲与牌子曲合流,其基本曲调被拆为单弦的曲头和曲尾。岔曲,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仍在北平地区流行;50年代以后,时代变迁,逐渐衰落,演艺之人,寥若晨星。岔曲虽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多年来对其研究相当薄弱。因此,金启平、章学楷先生合编的《北京旗人艺术——岔曲》,是北京清代通俗文艺研究的标志性之作,也是岔曲艺术研究的里程碑之作。
    为什么这样说呢?
    从历史来说。岔曲名称的来源,崇彝说:“文小槎者,外火器营人。曾从征西域及大、小两金川,奏凯归途,自制马上曲,即今八角鼓中所唱之单弦杂排子及岔曲之祖也。其先本曰小槎曲,减称为槎曲,后讹为岔曲,又曰脆唱,皆相沿之讹也。此皆闻之老年票友所传,当大致不差也。”(《道咸以来朝野杂记》页一О五)恭亲王奕之孙溥僡在《岔曲选存·序》中说:“岔曲相传起于征金川时,军中有宝小岔者创为此调,故名其为岔曲。”齐如山在《升平署岔曲·序》中也说:“吾国各地小唱之腔调至繁,而岔曲惟旧都有之。”北京作为清代京师,是首善文化之区,自顺治元年(1644年),到宣统三年(1911年),凡268年,时间漫长。京师内城,居住旗人;旗人文化,自有特色。满洲的语言、宗教、八旗、文化、礼仪、习俗等,都在京师文艺中表现鲜明,也在京师旗民中满汉文化融合。京师旗人艺术与京师民人艺术的结合,其特色之一例是岔曲,其融合之一例也是岔曲。但是,二百多年来,缺少岔曲研究的论著。《北京旗人艺术——岔曲》的出版,则以填补之。
    从地缘来说。岔曲有北京地域文化特色。其内容很多取自北京的民俗与地理。如《雨儿濛濛下·胡同名》云:“雨儿濛濛下,炒豆要发芽,身披蓑衣纺棉花,沙滩儿种得是黑芝麻。山老儿贪玩,吹喇叭,马大人追贼把钱·钱粮丢下,去到那,什锦花园打嘎嘎。”岔曲中如“书名”、“画名”、“戏名”、“地名”、“烟名”、“酒名”、“茶名”、“菜名”等,贴近市民生活,生动丰富有趣。岔曲的说唱还要用京腔京味儿。这些都体现出岔曲的北京文化的印记与北京地缘的特色。岔曲在北京,清末到民国,时仍在流行。自“文革”之后,样板戏独唱,岔曲更衰落。尔后,在北京舞台上,岔曲已成绝响。岔曲艺术,能断档吗?太平兴文,自不能绝。岔曲在2006年被列为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里,我想起了唐人温庭筠《早秋山居》中“树凋窗有日”的诗句。诗尚比兴,以此言之,这句诗正反映出岔曲的两种境界——树叶凋落是可悲的,因为它由荣转枯而凋落了;窗前有日又是可喜的,因为它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得到重视和保护。这不仅是岔曲的有幸,而且是人类文化生命的有幸。《北京旗人艺术——岔曲》的出版,则以传承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