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其它曲艺 >

中国民歌研究的回顾


    我国民歌有着悠久的传统,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公元前11世纪到6世纪)劳动人民的社会生活状况。《诗经》中的《国风》,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民歌选集。它汇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500多年间,流传于北方15个地区的民歌。《国风》中的民歌,大部揭露了统治阶级的剥削实质,表达了被剥削阶级的反抗思想和斗争精神,如《伐檀》,它以辛辣的语言讽刺和诅咒了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在《硕鼠》中,更把剥削阶级比作贪得无厌的老鼠,刻画出劳动人民对奴隶主的切齿痛恨和对于“乐土”、“乐园”的向往。其中优秀作品不计其数,如《伐檀》、《硕鼠》、《式微》《将仲子》等,这些作品不但具有完整的思想性,同时也具有高度的艺术性,以巧妙的比兴手法,塑造了许多鲜明动人的形象。此外,公元前4世纪的《楚辞》、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相和歌在形式上突破了《诗经》的四言诗体,发展成长短不同的句式或五七言体,丰富了民歌的表现力,同时也加进了伴奏。在春秋时期,楚国的民歌已经十分繁荣。战国后期,诗人屈原等人,对楚国民歌进行了搜集整理,并根据楚国民歌曲调创作新词,称为《楚辞》。《楚辞》中的不少作品,充满了热爱祖国和人民的感情,热烈而富于幻想,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西汉时期,汉武帝设立了一个音乐管理机构乐府,从事民歌的搜集和整理,入乐的歌谣,被称为“乐府诗”或“乐府”。 这些乐府民歌,多以描写民间疾苦为主要内容,直接道出了人民的爱憎,揭露了封建社会的种种矛盾。这一时期的民歌在形式上已发展成为长短句和五言、七言体,并开始加进了乐器伴奏,《孔雀东南飞》等长篇叙事歌曲的产生,同时标志着这一时期的民歌在不断发展和日臻成熟。
    唐、宋、元三代,民歌则从曲词风格、演唱形式以及反映社会生活内容诸方面都有了较高的发展,尤其是唐诗、宋词、元曲已成为当今音乐社会学、民歌社会学者研究的艺术宝典。唐代民歌的创作也相当繁盛。李隆基登位,杨玉环得宠,建立了杨家的裙带关系,她的姊妹都被封为夫人,气焰之盛竟至“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的地步,谣曰:“从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因为“男不封侯女做妃,看女却为门上楣”。这未必代表老百姓心里的向往,只是一种对皇家的讽刺而已。到了南宋,民间产生的讽刺性歌谣就更多了。南宋的统治阶级,贪污腐化,玩弄政权,有民歌讽刺道:“若要官,杀人放火受招安;若要富,跟着皇帝卖酒醋。”可谓一针见血。到了元明时代,人民的痛苦越来越深了。人民作歌道:“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本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个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由于阶级和民族的双重压迫,激起了农民起义的洪流。其中,以颖州的刘福通声势最大,他率领了10万农民,头包红中,号“红军”,所向无敌,所以歌谣道:“满城都是火,府官四散躲,城里无一人,红军府上坐。”
    进入明清时代,我国的封建制度面临崩溃,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这一时期,产生了大量的具有民主性和进步性的民歌。如明代民歌:“吃闯王、穿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盼星星、盼月亮,盼着闯王出主张”。 清朝统治中国后,人民清醒地看到,统治阶级昏聩贪婪,这是招致外侮、陷国家于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的主要原因。在那悲惨的年代,老百姓连温饱都不可得,所以发出这样的感叹:“天子坐金銮,朝政乱一团,黎民苦中昔,乾坤颠倒颠,干戈从此起,休想太平年。””明清民歌,除了具有广泛的内容以及清新、明快、朴素的语言外,在形式上比以前更为自由、灵活,显示出中华民族艺术天分和杰出的成果。随着清朝的垮台,民国以来,帝国主义为了扶植中国的封建势力,勾结军阀,残害中国人民,支持袁世凯称帝,当时袁世凯听见北京街上有许多卖元宵的,认为大犯忌讳,把元宵当成“袁消”,于是下了一道命令,禁止叫卖元宵,硬把元宵改为“汤圆”,于是民间流传着这样的歌谣:“大总统,洪宪年,正月十五卖‘汤圆’。”自从九一八事变以后,中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民族仇恨,日益增长,他们讥讽卖日货的商人:“绿坎肩,真是阔,绿帽子,也不错,叫你再贩日本货!”作为历史的见证,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壮丽史诗,在民歌中有着鲜明的反映。如抗日战争爆发后,北方农民这样唱道:“边区本是根据地,赶走了鬼子杀汉奸。”“还我江山还我权,刀山火海爷敢钻。”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主,赋予了民歌新的生命,民歌创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劳动人民翻身当家做了主人,美好的前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正像一个人在经过艰苦跋涉的沙漠旅行后,突然看到了碧波万顷的大海,人们的情绪激动了,歌不断从激动的心头流出来。人们用歌声唱出了对党、对新生活的无限热爱。人民创作了如《十送红军》、《浏阳河》、《四季歌》、《牧歌》等传世之作。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鼓舞下,特别是“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历史进程中,我国的新民歌在继承发展中迅速成长,无论在民歌的体裁、形式上,还是在民歌的音调和风格上,都呈现着丰富多采的精神风貌,而且民歌的创新、理论著述以及演唱形式等也都有深厚的积累和发展。 
    我国民歌的搜集、整理是从公元前6世纪的《诗经》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其后涌现出了许多代表性的作品,如汉代乐府民歌《相和歌》、宋代郭茂倩整理的《乐府诗集》、明代冯梦龙整理的《山歌》、清代醉月子整理的《明清民歌选》等,直至现代出版的各地众多“民歌集”等等。其中搜集和整理了不同时期的民歌,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生产力不断进化,生产关系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民歌伴随历史的步伐,反映各个时期的社会政治、生产劳动、人民的生活风貌和思想感情,民歌这种艺术形式也随之日渐发展完善。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在文化部等部门的组织下,编辑出版了以各省、市、自治区独立成卷的《中国民歌集成》,并多次举办了全国民族音乐学术研讨会,大力促进了各族民歌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工作。在此基础上广大音乐工作者创作了大量的“新民歌”,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两个文明建设的发展。(作者:罗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