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艺人张俊功逝世引发忧思:陕北说书还能走多远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10:11:36 西安晚报 佚名 参加讨论
手弹三弦,腿绑甩板,一人一台戏,上下几千年,这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陕北说书营造的艺术氛围。就如同散落在民间的艺术瑰宝一样,总有些民间艺术高人被人忽略,陕北说书大师张俊功就是这样的一位。 2008年1月29日因病去世之后,75岁的甘泉派说书艺人张俊功的价值开始被人们重新审视。昨日,在省曲协主办的张俊功纪念研讨会上,高建群、黄道峻、贺艺、尚爱仁、葛玮、叶锦玉、马治权、何志铭、狄马等文化人在畅谈陕北说书艺术价值的同时,也对其传承和现状表示出了极大的忧虑。 张俊功曾被张艺谋芦苇相中 “在陕北,你可能不知道周杰伦、王菲,但是你不会不知道张俊功。”作家狄马说:“凭借着一把三弦,一口铜齿铁牙,张俊功让陕北婆姨娃娃们都知道了他的名字。” “韩起祥帅,张俊功怪。”这句流传在民间的评价说明,在陕北,张俊功的名字是和说书大师韩起祥并列的。曾在甘泉县文化单位工作13年的西影厂原副厂长张弢说:“韩起祥的嗓音比较激昂,而张俊功的嗓音比较细腻。” 曾经给毛泽东说过书的韩起祥,解放后和相声大师侯宝林一样成为中国曲协副主席。同为陕北说书大师的张俊功虽然后来也被推选为延安市曲协副主席,但他一直没有离开甘泉县,晚年生活也很凄凉。 “一腔热血,化作三根琴弦;绣口一张,说尽千古往事。”这是人们对张俊功的评价。张俊功嗓音清脆、说学逗唱、绘声绘色,其表演融合吸收了多种戏曲元素,独创了委婉动听、幽默诙谐的“眉花调”说书流派。早在1979年,张俊功就为电影《北斗》配说书音乐,导演何志铭说:“张俊功曾被张艺谋、芦苇相中,与关中皮影艺人一起参演了电影《活着》,但后来因为陕北说书与皮影表演无法融合,张俊功与张艺谋失之交臂。”在很多专家看来,由于种种原因,张俊功的艺术成就被低估了,而他的逝去,也让这种忽略和低估清晰凸现出来。 陕北说书不适合登上大舞台 “日落西山月转东,四海湖上夜吼声,老君爷蹬倒个墨水瓶,把世界染得个黑洞洞。”作家狄马引用了一段描述夜黑的陕北说书,来证明其艺术底蕴。狄马评价道:“陕北说书就是陕北文化的大百科全书。” 目前这部“大百科全书”正陷入极大的困境,在电视、网络等传媒带来的艺术多元化的冲击下,走村串乡的陕北说书已经渐失其特有的神秘感和新鲜感,这在导致陕北说书演出萎缩的同时,陕北艺人的生存状况也令人堪忧,张俊功的晚景从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这点。 “每月演出10多场,紧赶慢赶,也只能勉强解决温饱问题。”张俊功唯一的儿子张和平也是说书艺人,不过张和平的四个孩子没有一个人学陕北说书。 当演出变得越来越困难之后,陕北说书艺人开始来西安谋求发展,他们多在陕北餐馆演出。令人尴尬的是,客人们常要求艺人们演唱陕北民歌。“陕北说书就适合在炕头、小院里表演,并不适合登上大舞台。”著名作曲家贺艺观点明确:“陕北说书不宜一味地将表演形式壮大。” “越来越多的陕北艺人不再走乡串村演出,没有了生活基础,陕北说书又能如何保持原汁原味?这种远离也会使原生地人对陕北说书产生疏远感,从而失去其生长的根基。当陕北说书离开原生地之后,还能走多远?”专家们为之忧虑。 记者 贾妍 见习记者 曾世湘 孙欢 实习生 王丽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