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其它曲艺 >

金钱板


    
    金钱板大师邹忠新 来源:大旗图海网
    金钱板曾名"金剑板"、"三才板"、"金签板",是流行于成都以及四川各地的一种民间曲艺演唱形式。形成于清初,早期多以跑乡场、扯地圈为主,后进入茶社书场演唱。由一人表演,唱词多为节字句或十字句,方言土语演唱,唱词通俗易懂。其唱腔以部分川剧曲牌与四川民歌为基础形成。金钱板板质以楠竹或斑竹制成,共3块,每块长30厘米、宽3.3厘米、厚约0.5厘米,其中两块中嵌有小铜钱或金属片,故名"金钱板"。它可击出风云雷雨九种不同节奏、音响。其流派分"花派"、"杂派"、"清派"。"花派"板式打得花,打得热闹,且打且耍,眉眼身法灵活自如;"杂派"唱词长短运用自如,不受节奏拘束,唱一段说一段,说中带唱;"清派"重视咬词吐字,字正腔圆,细腻准确,行腔中不能有"啦"、"哈"、"呀"等虚字尾音出现,表演动作不大。演出的曲目有《武松赶会》、《瞎子算命》、《货郎子》、《绕口令》、《十八扯》、《老实话》、《小菜打仗》等,著名金钱板艺人邹忠新在1949年后吸取各艺术流派之长,不断改革创作,演出了《俩相帮》、《圈套》、《激浪丹心》、《洪湖凯歌》、《双枪老太婆》、《偷鸡》等。 
    金钱板是发源于300年前的一种四川特有的说唱艺术,被称为“四川一绝”,以前在茶馆和街头很受欢迎。表演者手拿三块楠竹头做的板子,边敲边打,边说边唱,边唱边演。说的时候有用四川方言说评书的特色,唱腔里又带有清音和四川民歌的调子,表演时更是声情并茂。当年,邹忠新曾带金钱板到抗美援朝战场表演,战士们听得眉飞色舞。而在农村,农民们把邹忠新围在水田中央,听得入了迷。而如今,金钱板已被流行音乐冲击得七零八落。 
    曲种名家:邹忠新 
    代表作品:《武松赶会》、《瞎子算命》、《货郎子》、《绕口令》、《十八扯》、《老实话》、《小菜打仗》、《俩相帮》、《圈套》、《激浪丹心》、《洪湖凯歌》、《双枪老太婆》、《偷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