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其它曲艺 >

网络评书:能否让评书重新繁荣?

前不久,知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张金山牵头制作的网络视频评书节目《金山书场》在北京正式启动。“创办这档节目,是希望通过影像+声音这种全方位的形式来展现评书这门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张金山介绍。
    评书是中国的传统艺术,源远流长。传统评书和传统相声等曲艺一样,都属于堂馆表演的小众艺术。但随着传播方式的改变,评书一度成为大众艺术,广播评书和电视评书都曾经辉煌一时。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广播评书最为辉煌,我国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的《岳飞传》家喻户晓。当时由于娱乐方式的缺少,广播评书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在农村你会看到农民端着饭碗在电线杆下听评书的文化景观。当时和刘兰芳齐名的评书表演艺术家还有单田芳、袁阔成和田连元等,他们都是观众熟知的大明星。
    然而,随着人们娱乐方式的增多,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评书艺术渐渐复归小众化。现在尽管还有广播评书,但听众越来越少,而盛极一时的电视评书栏目也已停播多年了。评书风光不再,评书表演艺术家难以再有上台表演的机会,评书已经进入急需拯救的传统艺术行列。如何复兴或振兴评书艺术已经成为评书艺人和国家艺术主管部门的研究课题。在互联网时代,评书艺术能否振兴、如何振兴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以为,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评书是一种必然,但是互联网+评书也不必然促进评书的发展,评书能否繁荣与发展还得“事在人为”。
    当然,没有创新也就没有发展,特别是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对评书而言,这不是一个上传评书视频的问题,而是要研究互联网时代评书艺术的传播特点。互联网时代付费欣赏相声的模式或可借鉴,但我以为免费欣赏自愿打赏的传播模式更有意义。因为互联网不只是带来方便和快捷,还有观念的变化与更新,有偿欣赏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为网民提供有偿服务更应该成为互联网的主旋律。评书艺术能否发展,表面上取决于市场需求,取决于观众或网民是否喜爱,但实际上最重要的还是取决于评书艺术自身是否具有吸引力。在互联网时代,让评书艺术成为网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评书艺术就能存在下去,就能发展下去。
    互联网+评书艺术,不是简单的加法,一是评书要适应网络传播的特点与规律,网络评书的播出时间、内容结构只有适应互联网才有发展的可能,尤其现在很多人已经习惯于“碎片化阅读”方式,过去一段几十分钟甚至更长时间的评书,是否适合人们在网络上收听收看,是需要考量的,而且时间长短的改变也意味着评书结构要随之调整;二是网络评书的观众也是年轻网民居多,我们必须要深思,是用网言网语来改编评书,还是传承评书的传统语言体系,谁为主谁为辅,一定要明确,不然很可能将评书流于“有声小说”;三是不断创作新的评书段子,丰富其内容和精神内涵,使评书艺术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并体现时代特点,即便是传统的评书段子,也需要有更为丰富多彩的演绎和解读。
    此外,在我看来,评书艺术的传承更是必须思考和重视的问题。传统艺术多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传承,因而具有独特性。张金山有一段评书叫《秦琼卖马》,是他十多岁时,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段少舫来北京时当面传授给他的。这段评书现在并没有留下任何文字和视频资料,老先生已经不在了。能传承这段评书的,只有张金山一人。因此,他说:“评书要生存,继承是根本,我们要传承老一辈艺术家口传心授的艺术精髓。”传承是传统艺术发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如果没有传承,传统艺术也就是没有了依托,更谈不上发展。传统艺术做好传承工作不只是发展的问题,也是能否存在下去的关键问题。互联网提供了一个机会,加快了评书艺术的传承速度并提供了更多的传承思路,我们要有文化自信和艺术自信,让评书艺术在我们这代人手中发展繁荣下去。张魁兴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