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其它曲艺 >

相声的表演 (1)

 表演相声,并不是像有些同志认为的“能说几句俏皮话,脸皮厚一点就行”,相声演员除了应具备一般的表演条件之外,还必须按相声的要求,做到会说、学、逗、唱。说要做到口齿伶俐,语言清晰,发音准确,吐字宏亮,感情充沛;学要做到摹拟人物维妙维肖,抓住特点,装谁像谁。学方言土语、吆喝叫卖也能掌握特色,绘形绘声,逗要做到善于挑起矛盾,恰当掌握分寸,甲、乙配合巧妙,语言引人发笑,表现幽默、滑稽、活泼、风趣;唱要做到戏剧歌曲都能巧唱,唱得别致,唱得优美,声情并茂,字正腔圆。不掌握这四门技巧,要成为一个好的相声演员,那是有困难的。所以说,相声表演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必须下功夫学习,才能达到一定的水平。 
    我在二十多年的演出实践中,主要是努力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另外,自己经常反复体验、琢磨,在实践中力求做到逐步提高。下面谈谈我个人学习中的一些体会,供业余爱好相声的同志们参考。
    一、练基本功
    相声表演没有固定的教材,也没有科学完整的教学方法,主要靠表演者在学习老一辈艺人表演艺术的基本上,根据自己的特点到实践中发挥、提高。因此,练基本功非常重要。
    1.吐字发音
    相声演员在表演中,全靠说和唱来表达自己要向听众宣传的内容,因而吐字发音务求声音宏亮、发音准确、吐字清晰。要做到这三点,必须苦练。练的方法有多种:
    (1)练绕口令。锻练唇、齿、舌、喉各部位发音的准确、清晰。如:
    “鼓玻璃,瘪玻璃,不鼓不瘪的玻璃。”(练唇音)
    “一平盆面,烙一平盆饼,饼碰盆,盆碰饼。”(练唇音)
    “隔看窗户撕字纸,字纸上趴着四十四个似死不死的死虱子皮。”(练齿音)
    “高高山上一条藤,藤条头上挂铜铃,风吹藤动铜铃动,风定藤停铜铃停。”(练鼻音)
    “喇嘛端汤上塔,塔滑汤洒汤烫塔。”(练舌音)
    “板凳宽,扁担长,扁担没有板凳宽,板凳没有扁担长。扁担绑在板凳上,板凳不让扁担绑在板凳上,扁担偏要扁担绑在板凳上。”(练唇、齿音)
    “狗啃油篓篓油漏,狗不啃油篓篓不漏油。”(练喉音)
    (2)练传统段子。不少传统段子是练基本功的好教材。要真正做到“嘴皮子利索”,非练传统段不可。比如《卖布头》结尾的一大段贯口,对于练说、唱大有用处。《菜单子》中的一大段贯口也是练基本功的好好段子。
    (3)练朗读报纸。一个相声演员除了根据传统段子练习以外,还应该在平时利用一切机会,练习吐字发音。比如平时学习,可以争取担任读报员,大声朗读报纸。在朗读中,主要是练习吐字、节奏和气口(即停顿换气之处)。一篇报纸上的文章,自己事先并没有看过,拿过来,一句一句朗读,这就锻练了阅读、朗诵和表达能力,锻练了眼、脑、口三个器官的功能。这样持之以恒,做到随便拿过一篇文章能读得琅琅上口,抑扬顿挫处理得当,发音吐字迅速准确,这便是达到了熟能生巧的程度。早晨起来读读报,唱唱歌,对练嗓大有好处。相声虽不像戏曲演员那样练功吊嗓,但“刀不磨要生锈”,平时不练,就不能保证演出时达到最佳的效果。
    (4)练窗户纸(以前北方的平房用纱纸当玻璃裱窗户)。这是一种传统的练法,据老一辈艺人说,练窗户纸的作用,在于保证唇、舌、齿、喉各部位发音的正确性。一段“贯口”或一段绕口令说完,要是发音准确,各发音部位运用自如,即使靠近窗户纸说,也不会把纸打湿。真能做到这样,演员会在演出中发音清晰宏亮,远近都能听得清楚,保证最好的音响效果。
    2.常用的技巧
    不管是单口、对口、群口相声,演员表演的基本技巧,不外四个字:迟、急、顿、挫。也有的叫“蹬、谝、卖、踹”。反正哪种说法,其含义基本一致。
    相声表演上的迟急顿挫,好比音乐有高低快慢,好比说话的声音有抑扬顿挫,也好比话剧演员道白有轻重缓急,都属于技巧。迟、急、顿、挫,就是指相声表演时要掌握的分寸,要把握的火候。
    “迟”是指表演时根据内容和手法上的需要,该慢的时候一定要慢。就能加深听众的印像,更好地表达内容。如《新桃花源记》中的一段:
    甲:贤弟,愚兄有一事不明,要在贤弟台前领教,不知肯赐教否?
    乙:(放慢速度回答,给听众一个思考的余地)……这位说话怎么这味儿?啊,不必客气,有话请讲当面,何言领教……(放慢速度,准备翻包袱)我也受传染了不是!
    上面例子中,放慢速度的地方就是用“迟”的技巧,至于什么时候应该迟,这就应根据内容和手法上的需要,表演者灵活;不该迟的地方迟了,那就影响到内容的完整表达,或使包袱抖得不是火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急”,是指表演过程中根据内容和手法上的需要,该快的时候一定要快,决不要拖泥带水。这种急,不要随便乱快,而是内容需要快时必须快,手法上需要快时必须快;感情的连贯上需要快时必须快。例如《新桃花源记》中的一段:
    甲:……(感情上的需要,加快速度)倘四个现代化需要我干什么,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就是死也心甘情愿。
    乙:连死都不?
    甲:我是不怕死的。
    乙:为什么呢?
    甲:(手法上的需要,加快速度紧接)我死一千多年了!
    使用“急”的技巧,也要运用得恰到好处,该急的地方,应该不留空隙;抖包袱该急时,应该不“冷火”,一“冷火”,包袱就凉了。
    “顿”,是指在表演时,为了强调某一句话或某一件事,根据需要,该停顿的地方必须停顿。例如《新桃花源记》中的:
    甲:山中一条白带,蜿蜒盘绕,莫非万里长城?
    乙:万里长城在北京的北面。
    甲:何时搬到此地?
    乙:昨天……(顿)搬不了!那是……
    “顿”的技巧在表演中起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加深印像,给听众以鲜明、深刻的感觉。
    “挫”,又称“错”,是指语气节奏恰到好处。话说出来不迟不早,正打在点子上,分寸适合,使人听了感到甲、乙双方,配合默契,相得益彰。例如《新桃花源记》中:
    甲:贤弟,愚兄要告辞。
    乙:要走?
    甲:此次多蒙贤弟照料,不胜感谢。
    乙:那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