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其它曲艺 >

马三立:《官场斗》序

单口相声是在民间笑话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民间艺术。它故事性强,情节曲折,起伏跌宏,结构严谨,擅长在合情入理的叙述中揭示矛盾,反映主题和塑造人物形象;表演时,“评’、“叙”、“学”、“噱”兼备,语言风趣,包袱含蓄,令人回味无穷。因此,它既不同于评书,又不同于由它演变而来的对口相声;是一种独具一格的艺术形式。 
    传统单口相声节目,可分为“大笑话”(八大棍儿)和“小笑话”(小溜肘儿)。《满汉斗》(《官场斗》)就是“八大棍儿”之一,来源于长篇竹板书《刘公案》的片段,大约成书于道光年间。前辈相声艺人朱绍文(穷不怕)常说的《乾隆爷打江南围》,即是此段的前身。清末阎德山、李德钖(万人迷),对之又有较大发展,“可连说数日”。后经张寿臣及我大哥马桂元整理修改,开始定名为《满汉斗》。传至刘宝瑞、王长友、刘奎珍、冯立樟等人,对此段也作过不同程度的加工润色。
    刘宝瑞的艺术特点是“评”、“叙”细密,幽默风趣,表情微妙,朴实无华,与同辈演员常宝堃、侯宝林名声并列,艺术上各有千秋。尤其在单口相声方面的成就和影响甚为突出。
    刘宝瑞的嫡传弟子殷文硕曾向其师建议此段更名为《官场斗》,得到赞许。现秉承其师刘宝瑞的遗志,将该段整理出版,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殷文硕蒙受刘宝瑞多年教诲,扎下了坚实的根基;他又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虚心向名家学习,兼收并蓄,去芜存菁。从这部《官场斗》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它既保持了刘宝瑞工稳典雅,自然得体,朴实无华,幽默风趣的优良风格,又汲取了诸家之长,同时,也融入了殷文硕自己的艺术见解及艺术创造。
    此整理本剔除了传统《满汉斗》里常见的一些封建迷信成份,改变了很多不合理的情节,剪掉了一些侧枝旁杈和冗词赘句,增补了很多新的内容,并力图赋予较强的人民性。我想,这也是刘宝瑞生前的一贯主张。
    传统曲目的挖掘、整理,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单口相声尤其如此。这部《官场斗》的出版,对继承民间艺术遗产和对传统曲目的推陈出新,无疑都是一次促进。它既给专业和业余曲艺演员提供了优秀的演出脚本,也能使广大读者开阔欣赏阅读的范围,对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都会有所稗益。在此书付印之前,写上几句,以表达我对刘宝瑞之怀念及对曲艺事业新发展的祝贺吧。
    马三立         
    1983年8月于天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