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民风民俗 > 民间娱乐 > 其它曲艺 >

由农民听不懂《批三国》想到的


    著名相声演员苏文茂文化革命后重返舞台,宝刀初试,一段《批三国》(与马志存合说),倾倒了多少观众、听众!天津郊区某公社慕名而来,邀请他们去演出,指名要听《批三国》。苏文茂婉言解释,打算另换一段,无奈主人意坚,盛情难却,也只好客随主便了。观众主要是农民。他们一上场,掌声就雷鸣般响起来,观众的情绪十分热烈。哪知,出乎公社干部的意料,一使活,好多该响的包袱没响,剧场效果特别“瘟”。苏文茂跟马志存苦笑了笑:这,是在他意料之中。
    他意料了些什么?
    我想,可能是这些:段子不对路,观众听不大懂。《批三国》是段文哏,他要求观众有一定的“三国”知识,这样,才能领略“苏批”之滑稽,可笑。可由于“四人帮”肆虐,十多年来,《三国演义》一直被视为“四旧”,列入另册,别说读了,讲说一下它的故事也被看作大逆不道。因此,什么刘、关、张,什么魏、蜀、吴,什么曹操、周瑜、诸葛亮……不少观众不知道。在这样的观众面前,演员即使有天大的本事,也很难使他们明了“批三国”之奥妙,从而哈哈大笑的。
    看来,欣赏相声也还是需要有“普通的大体的知识”的(鲁迅语,见《鲁迅全集》7卷579页)。
    要具有“普通的大体的知识”,我想,有些文化——起码识字,能看书,看报——会更容易些。十年动乱期间,慢说不让读《三国演义》,即便让读,许多农村青年也未必读得懂。“四人帮”的愚民政策已把他们变成了新的文盲了。当然,我不是说文盲欣赏不了《批三国》,听过口头讲述“三国”故事的人,即使不识字,也是能具有关于“三国”的大体知识。但毋庸讳言,有些段子,如侯宝林、郭启儒合说的《猜字》,一个斗大的字认不了一升的人听了,只能莫名其妙,倘有美感产生,肯定也少得可怜。
    美感获取的多寡,恐怕还和人们的审美修养有关。举一个音乐的例子:我们都爱听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施鸿鄂唱歌,一般人只是觉得好听,而学过音乐的人却会得到更多的美感:音色美,音域宽,高音区通畅,中音区浑厚,高超的气息控制能力,声情并茂…….相声也有类似情况,比如:听侯宝林摹仿麒麟童、马连良、谭富英的唱腔,懂京剧的人可以分别通过他着意宣言的沙哑的音色、舌音和膛音,领略三位著名须生的声音特点,并从他那惟妙惟肖的学唱中欣赏中欣赏麒派的苍劲、激昂,马派的华丽、潇洒,谭派的甜畅、朴实。而不懂京戏的人,至多只是感觉到好听,有意思而已。
    举一反三:了解相声艺术的一些规律,欣赏相声时,就不会只是一笑了之,同时,还一定会从包袱的铺平垫稳,捧逗的密切配合,演员说、学、逗、唱的扎实功夫,表演尺寸的准确、适当 等方面获取美感。
    马克思说过:“如果你愿意欣赏艺术,你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马克思恩格斯论艺术》1卷204页)缺乏艺术修养,欣赏不了相声。而艺术修养的深浅与欣赏相声时获取美感的多寡成正比,这也是显而易见的。
    由于相声是喜剧艺术,所以,幽默感是欣赏相声时决不可少的,他是艺术修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普遍爱听相声,这不是偶然的,是由他们的幽默感决定的。著名美学家朱光潜老教授说:“象我这个专搞理论、一本正经的老学究对一般带理论气味的一本正经的话剧和电影并不大爱看,但每遇到相声专场,我只要抽得出闲空就必看,看了总感到精神舒畅了一下,思想也多少得到了解放”(《谈美书简》)171页)。生活中,也有人一提相声就头痛,斥之为“耍贫嘴”。耍贫嘴的相声是有的,但只是少数,大多数相声是健康的、富于情趣的,其中,还不乏艺术珍品。将相声笼而统之称为“耍贫嘴”,是不正确的。这些同志,往往生活刻板、单调,规行矩步,不苟言笑,身上缺乏幽默细胞。我想,他们似乎是不大适于欣赏相声以及其他喜剧艺术的。
    然而,幽默感可以培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文心雕龙.知音》)。多接触喜剧艺术,便能逐步加强判断艺术以及生活中的喜剧性的现象和特征的能力。所以,这些同志尽管不似于听也不爱听相声,为了培养起自身的幽默感,还是要多听一些优秀相声为好。
    想得不少,小结一下:欣赏相声,要有普通的大体的知识,最好有些文化。艺术修养越高,特别是幽默感越强,就越容易更多地从相声中获取美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