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科技 > 天文地理 >

夏小正星象年代研究(三)


    2 伏、见、合
    与“见”有关的星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晨见东方,一种是昏见东方。在《夏小正》的四项称为“见”的星象中,“鞠则见”、“参则见”和“昴则见”的表述方式一致,经分析可知参见和昴见指的都是晨见,因此鞠亦应为晨见。现在有问题的是南门。十月南门见指明是在初昏,而此时南门在地平以下,对此人们提出了各种假设,有人认为这里南门应是晨见而不是昏见,有人提出此为八月之错简,还有一种观点认为该句应为“十月初昏南门伏”[3]。由于八月不论昏还是旦,南门都在地平之下,南门伏发生在五月,所以第一种假设应是最合理的,原书中“初昏”二字当为衍文。这样《夏小正》中全部四个关于“见”的星象都应为晨见,即“偕日升”。下面是据程序2得到的计算结果。
    表2 公元前800年伏、见、合计算表
    二十四节气之月中 s h i-r
    三月参则伏 28.2 -1.6 14.4
    四月昴则见 39.9 19.7 -39.8
    五月参则见 50.5 6.7 -45.6
    八月辰则伏(房) 23.6 2.7 23.5
    八月辰则伏(心) 31 4.3 30.7
    八月辰则伏(尾) 45.4 -3.8 41.7
    九月辰系于日(房) S=7, h=-13.5, -350年离日最近为1.9度
    九月辰系于日(心) S=4.6,h=-11.4, -850年离日最近为4.5度
    九月辰系于日(尾) S=23.1,h=-17.3, -1650年离日最近为20.1度
    十月南门见 57.4 7.3 -42.3
    表2中列出了公元前800年各伏、见、合星象在二十四节气中的日星距离s、恒星地平高度h和恒星与太阳的黄经差i-r。首先看三月参则伏,月中时星座中部已在地平之下,整个星座当不可见。
    五月中时,参之中点升到地平上6.7度,此时整个星座已大部可见(见图2,点击放大) [17] 。
    八月房心尾三宿至月中时均开始或已经沉入地下而不可见。
    通过对房、心、尾分别计算,可以看出不论以心宿为标志还是取三宿之平均值,公元前八、九百年的九月中均是房心尾离日最近的月份。《夏小正》九月经文中有“内火”之句,指的就是大火靠近太阳时举行的一种仪式 [18] 。这个结果与辰为房也不矛盾,因为九月中房宿到太阳的距离远小于八月或十月中。
    十月月中时南门中点升至7.3度,应已可见。参星从昏中到晨见相隔四个月,南门隔了六个月,这是因为南门二星靠近南极,在地平以下的时间比较多的缘故。
    现在来看四月昴则见。昴见与参和南门见不同的是,月中地平高度达到约20度,这一点可以得到合理的解释。因为在伏、见所涉及的星宿中,昴是最为暗弱的一个,它晨见时到太阳的距离应大于其它星宿。虽然表2中其它星宿的伏、见主要都是由地平高度决定,使得我们无从直接得到晨见星象的距离标准,但从房、心宿的昏伏距离可以推测,2等左右星可见的距离上限大约为30度,3、4等星的上限则应大于此值。这与上述计算结果是相符的。
    以上计算表明,表中六个伏见星象都与南中星象年代一致。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分析鞠星: 由于鞠星应在正月中晨见,而按岁差计算,公元前800年时春分点约在现春分点以东39度处,此时在雨水(正月中太阳所在位置)以西几十度又曾被前人选为鞠星的有虚、臼[19]、天钱[20]、天钩、匏瓜[16]、禄[21]、北落师门[22]和危室二宿[23] [19] 。经程序2计算,北落师门公元前800年正月中在地平之下,天钩前几月旦时即已可见 [20] 。其余几星宿中,虚最有可能是鞠星,因为 (1) 除危室二宿外,虚在几星宿中最亮。(2) 虚是尧典四中星之一,还是二十八宿之一宿和十二次中玄枵的代表星座[25],说明它是传统的标志星。(3) 选虚宿二星中地平纬度低而且亮的Beta Aqr(1900年赤经纬:321.58度,-6.02度。星等3.1) [21] 计算,得公元前800年正月中s=46.3, h=25.6,i-r=-45.7。虚宿星等与昴相差不多,两结果比较表明虚宿在正月中之前约一周可见于东方,与正月参昏中时间相近。(4) 虚、鞠音相近 [22] 。
    从表2的i-r栏可以看出,对《夏小正》星象而言,伏、见条件是无法以经度差值给出的。
    3 北斗与织女指向
    我们用THESKY软件给出了六幅图,用于验证公元前800年各月的星座指向。第1幅是2月27日18h08m即正月中初昏的天象。显示斗柄悬在下(图3,点击放大),如果时间再向前一、两周,此图会有更好的效果。第2幅是7月31日19h39m即6月中初昏的天象。显示斗柄正在上。该图并不十分理想,只有当时间再提前约两周才可称斗柄正在上之图形,但因为与参昏中的提前一致,这一偏差是可以允许的。第3幅图是8月31日4h48m即7月中旦时的天象,显示斗柄悬在下。第4幅图是8月31日19h12m即7月中初昏面向正北及天顶的星象,图中织女三星靠近天顶,两小星开口向东,显示织女正东乡(图4)。第5幅是11月30日6h18m即10月中旦时面北偏东的星象,图中织女晨见于东北方,两小星开口略偏北。第6幅是8月31日19h12m即7月中初昏所见天顶的星象,显示“汉案户”。“案户”,《夏小正传》曰:“直户也,言正南北也。”朱骏声《夏小正补传》则将“案”释为中而且直。该图表明银河从东北到西南横跨天顶,这是一年中首次初昏时可见银河通过天顶(图5)。
    至此我们已经证明了《夏小正》中全部星象的年代是一致的,它们均适宜在公元前800年前后使用。不过这一结论是在夏至与大火昏中在同一天的条件下得出的。实际上“时有养日”的测定与昏旦星象不同,它们并不一定在同一天,所以我们即可以设大火昏中在夏至日,也可设其在夏至前或后。设火昏中在夏至后,所得年代晚于公元前800年。而据前述文献和《礼记·月令》分析,《夏小正》在公元前800年后并没有使用很久。设火昏中在夏至前,则所得年代早于公元前800年,由此可以得出《夏小正》起源的上限。为使夏至落在(或大部分落在)五月,这一向前的天数以取火昏中早于夏至的天数小于15日,即各星象的发生不早于各月节为宜。经计算,恒星在各月节的昏中年代为:正月昏参中公元前1050年;四月初昏南门中公元前2500年 (高18.7度);五月大火中公元前2050年;七月旦参中公元前2700 年。如仍取大火与南门的平均年代(公元前2250年)检验其它星象,则伏、见星象出现于各月节时的高度分别为:正月鞠则见30.6度。三月参则伏-4.8度。四月昴则见20.6度。五月参则见4.7度。十月南门见14.4度。八月辰则伏、九月辰系于日及各星座指向也基本相符。
    上述结果表明,《夏小正》中的星象大约在夏代时出现于24节气之各个月初,此后这些星象沿24节气向后移动,在周代时出现于24节气之各个月中 [23] 。因此从天象的角度来看,它应是一部从夏到周均可使用的历法。以往的研究之所以有两种结论,关键在于是将各星象设在24节气的月初还是月中,而单独作出任一种假设应该说都是不够全面的。如果《夏小正》确实起源于夏代,目前这个结论也可以解释它为什么会流传至周代 [24] 。
    从第二节对纬度和昏旦时刻等等的讨论可以看出,采用不同的假设,本节最终的计算结果会有差异,比如类同于古代的昏旦时刻,现代天文学也有关于晨昏蒙影的规定,它以太阳在地平下6度为民用昏影终或民用晨光始 [25] ,此时天空中较亮的恒星会逐渐显现或消失。考察《夏小正》所用各星,可以发现其最主要的参、北斗及大火几个星座多为1、2等亮星并具有醒目的形状 [26] ,在古代的天气条件下,应该可以于太阳在地平下6度时观测到,所以在讨论《夏小正》的起源时,可以考虑采用现代民用蒙影的条件计算,所得该历的使用范围也会因此向前移动约150年。
    虽然由于初始条件的不确定性,《夏小正》使用的年代范围会有一定的误差,但只要各项条件在有根据的、合理的范围内变动,这一误差应不出正负两、三百年,本文的最终结论也不会因此而受到影响。
    四 讨论
    上节证明了《夏小正》是一部从夏代到周代都可以使用的历法。但这只是天文计算的结果。天文计算只能提供一种可能性,要确定《夏小正》的真正使用年代,还需要有其它证据。由于《诗经》中已出现参、昴、织女、北斗、火等星名,《豳风·七月》中的“七月流火”又与《夏小正》七月星象相符,其中物侯也与《夏小正》有不少一致之处[26],加上上面提到的在文献中首次出现的年代,《夏小正》曾在西周或春秋时使用应该说是没有疑义的。关键在于《夏小正》是否确实起源于夏代,这一问题由于夏代文献的缺乏判断起来十分困难,我们只能寻找一些后世文献来进行间接的验证。目前可以见到的与此相关的材料有:
    1、《左传·昭公元年》中说: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争讨。后帝不臧,迁阏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其季世曰唐叔虞……故参为晋星。”这里辰指大火星。近十几年来, 以观测大火纪时的“火历”的存在已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殷代历法的学者所认同 [27] ,由此推知《左传》中的故事确有一定根据,其中提到的主参的夏历则有可能与以初昏参中为岁首的《夏小正》相关 [28] 。
    2、根据上文分析,十二月历的使用和对一些重要星宿的认识是《夏小正》起源于夏代的两个必要条件。《尚书·胤征》中有一段文字据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日食记载,文中描写的事件发生于“季秋”。如果这次日食得到确认,则说明夏代可能已有十二月历。此外,本世纪八十年代在河南濮阳一座距今6000年的古墓中出土了一幅用蚌壳和人骨拼成的龙虎图,有学者提出龙虎图旁还有一幅北斗图像,该图的存在能够确定龙虎图象的星象学意义[34]。由此推测古人对大火(龙)、参(虎)和北斗的认识可能是很早的。
    3、李学勤先生曾利用考古学包括古文字学的新成果讨论了《夏小正》经传中的若干问题,指出其中一些物候在商代即已存在,有的还可从夏墟的考古发掘中得到印证,说明《夏小正》确有其古老的渊源[35]。
    上面我们给出了一些可能对求证《夏小正》产生年代有帮助的材料,但这些材料还远远不够,而且有的材料本身还存在争议,因此解决这个问题还需假以时日。
    概言之,我们认为《夏小正》中各星象的年代是一致的,该历曾被用于周代,其起源最早可以推至夏代,但确认后者仍然需要更多的证据。
    参考文献
    1 庄雅洲.夏小正研究(博士论文).台北:台湾师范大学,1981。
    2 庄雅洲.夏小正析论.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5。
    3 能田忠亮.夏小正星象论.中日文化,1941,第2卷第9、10期。
    4 中国天文学史整理研究小组.中国天文学史.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5 赵庄愚.从星位岁差论证几部古典著作的星象年代及成书年代.科技史文集,第10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
    6 罗树元、黄道芳.论《夏小正》的天象和年代.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1985年,第4期。
    7 Yele University Observatory Catalogue of Bright Stars, New Haven,Connecticut,1964.
    8 伊世同.中国恒星对照图表.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年。
    9 潘鼐.中国恒星观测史.上海:学林出版社,1989年。
    10 孙小淳.汉代石氏星官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94年,第13卷第2期。
    11 Uranographie Chinoise,1875.
    12 夏纬瑛、范楚玉.《夏小正》及其在农业史上的意义.中国史研究,1979年第3期。
    13 陈美东.古历新探.辽宁教育出版社,1995。
    14 徐锡祺. 新编中国三千年历日检索表.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
    15 孔广森.《大戴礼记》补注.同治十三年淮南书局重刻本。
    16 朱骏声.《夏小正》补传.清刻本。
    17 顾凤藻.《夏小正》经传集解.丛书集成初编,1936。
    18 庞朴.火历钩沉.中国文化,1989年创刊号。
    19 洪震煊.《夏小正》疏义.皇清经解,道光本。
    20 雷学淇.介 经说.丛书集成初编。
    21 王聘珍.《大戴礼记》解诂.丛书集成续编。
    22 王引之.经义述闻.清嘉庆刻本。
    23 金履祥.《夏小正》注.清乾隆刻本。
    24 中国大百科全书 天文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0年。
    25 尔雅 释天.十三经注疏.中华书局影印本,1980年版。
    26 刘金沂.《诗经》中的天文学知识.科技史文集,第10辑。
    27 常正光.殷历考辨.古文字研究,第6辑.北京:中华书局,1981。
    28 温少峰、袁庭栋.殷墟卜词研究.四川省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
    29 郑慧生.“殷正建未”说.史学月刊,1984年第1期。
    30 冯时.殷历岁首研究.考古学报,1990年第1期。
    31 王晖.殷历岁首新论.陕西省师大学报,1994年第2期。
    32 常玉芝.殷商历法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8。
    33 张培瑜.甲骨文日月食与商王武丁的年代.文物,1999年第3期。
    34 冯时.中国早期星象图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1990,9(2)。
    35 李学勤.《夏小正》新证.农史研究,第8辑,北京:农业出版社,1989年。
    (自然科学史研究,2000年第3期)
    --------------------------------------------------------------------------------
    [1] 笔者在写作前后曾得到孙小淳博士的很大帮助,刘次沅先生对本文的修改提出了宝贵意见,在此深表感谢。
    [2] 本文恒星经纬度取自[7]。星等参考了美国Software Bisque公司的THESKY星图软件,下同。
    [3] 孙小淳指出:由于岁差导致的天北极的移动,南门二星的地平高度逐渐降低而难以观测,这可以解释后来南门星的变化。
    [4] 有学者从物候研究的角度提出《夏小正》产生于淮海地区,即杞国内迁之前国土所在地[12]。
    [5] 昏中时春分到秋分纬度高所得年代晚,低则早。秋分到春分反之。
    [6] 中国古代把一天均分为100刻。
    [7] 潘鼐先生在[9]第15页中举了一个80年代的观测实例,并给出了相近的结论。
    [8] 如果认为不能肯定《夏小正》创立之初百刻制既已存在,可采用太阳在地平下8度进行计算,所得结果基本相同。
    [9] 0.5度引起的误差在几十年之内.
    [10] 即24节气各月节气和中气。如立春为1,夏至为5.5。
    [11] 有研究者指出该软件地平坐标数据有误。但经核对,其恒星图形基本准确。
    [12] 例如公元前800年时,格里历日期加8为儒略历日期。该年立春日的儒略历日期为2月4日加8日,即2月12日。
    [13] 昏时以18h加与日落时太阳与地平西点的赤经差相应的时间再加与2.5刻相应的时间得出,旦时同理。此表略去了时差。
    [14] 《夏小正》记十月“时有养夜”,也即冬至。因为在12月历中夏至与冬至相隔应为6个月,两记载必有一误。如改夏至为四月,则所得星象年代全部在公元后,与文献不符。所以本文设“时有养夜”在11月,即《夏小正》为寅正。
    [15] 该图为公元前900年5月29日19h39m正南方之星象。
    [16] 事实上这应是9月的星象。
    [17] 此图为公元前800年6月29日4h10m正东之星象。
    [18] 参见庞朴:“火历钩沉”[18]。《周礼·夏官·司 》有:“季春出火,民咸从之。季秋内火,民亦如之。”《礼经会元·火禁》条有:“季秋内火,非令民内火也。火星昏伏,司 以礼而内之,犹和叔寅饯纳日也”。
    [19] 庄雅洲先生在其两部著作中对相关材料做了详细的收录(见[1][2])。
    [20] 各星的证认可参考[24]“中国星名”和[9]第228-237页。两书证认结果虽有不同,但对本文计算影响不大。
    [21] 虚宿另一星为Alpha Equ,座标为317.71,4.83。星等4.1。
    [22] 清宋书升《夏小正》释义从文字学角度对此做了考证,参见[1]P195-196。
    [23] 这是对多数星象而言,少数星象,如正月初昏参中则略偏早。
    [24] 以上分析使用了夏至这一条件,但目前还不能确知殷商以前是否已有夏至的概念,不过即便没有,我们也不能排除《夏小正》曾用于夏的可能性,因为它的起源在不受夏至限制的情况下可以向前推得更远,其物候则有可能随星象的移动和地点的变化而调整。
    [25] 这一时间大约相当于日落后两刻。
    [26] 《夏小正》最初可能仅有关键的几组亮星,后经发展完善成为我们目前所见的形式。
    [27] 参见[18]、[27]—[32]。庞朴先生最早提出中国古代曾行用过火历,此后一些研究者将其与殷代历法相联系,提出了火(殷)历正月在夏历的3、4、5、6、10月几种说法。以火纪时,火昏见(夏历3月)、旦见(夏历10月)、昏中(夏历5月)等都可以作为正月, 再考虑到气象和农事卜辞所反映的季节,则温少峰、袁庭栋两位先生提出的夏历3月说和王晖、常玉芝两位先生证明的夏历5月说最为引人注意(最近张培瑜先生计算了殷商时期的5次月食,8月乙酉夕月食被确定发生于公元前1182年11月25日[见33]。由此回推,该历1月与夏历3月相应,这用3月说和5月说都可以解释)。 不过不论正月在夏历几月,我们注意到上述研究均肯定了殷商时火历的存在。
    [28] 参见[18]。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