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天文观测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6:11:01 牧夫天文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宋朝廷极为重视天象观测。宋代就进行过五次大规模的恒星观测。大中祥符三年 (1010年)韩显符对外官星位置进行观测,他以斗宿代替冬至点,用冬至点作起量点,量出外官星与冬至点之间的赤经差,这种赤经差与现代的概念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起量点不同,现代由春分点量起。这与传统的以二十八宿距星为标准,测量天体与二十八宿距星的赤经差是不同的。 景佑元年 (1034年),宋仁宗下令编撰《景佑乾象新书》,进行过周天星座的测量。在《宋史·天文志》中留有当年所测二十八宿距星的位置,可惜的是星表已失。 黄佑年间 (1049—1053年)周琮等人用黄道铜仪进行的周天星官的测量,是宋代最值得称道的一次。在北宋王安礼重修北周天文学家庾季才所著《灵台秘苑》和《宋史·律历志》中有记载,其中有345个星官的恒星的入宿度和去极度,是现存明代以前星数最多的星表。 有趣的是,元丰年间(1078—1085年)的观测结果载入了《元史》,这一阶段的测量还体现在苏颂《新仪象法要》的星图及苏州石刻天文图二十八宿距的划分上。 崇宁年间(1102—1106年)姚舜辅进行的测量,应用于他编写的《纪元历》中,进一步提高了准确性,在测量中成就最高。 这数次大规模的天文观测结果都反映在星图、星表上,表现了我国宋代的天文学发展水平。 星图表示的是恒星的分布和排列图形,为了表示恒星的位置,又划有一些标志性的线圈,如黄赤道、恒星圈之类,类似于地图上的经纬线。 宋代的星图已由隋代的横图发展到半球式星图。它首先见于苏颂的《新仪象法要》,这是将天球沿赤道分成南北两半球,以极投影方式分别绘出南北两半球的星象。由于中国地处北半球,南极附近一部分星空永不升起,所以北半球的观测者看不到,故这幅南半球星图在南极附近恒隐图内一片空白,这种处理方法在我国星图史上也是首见。 北宋时已出现多种星图形式,但古老的盖图式全天星图还在流传,南宋时的苏州石刻天文图,是世界古星图中的珍品。它采用盖图式样,上有黄赤道、内外规和银河,又有二十八宿的分界经线,外围还刻有周天度和分野及二十八宿距离,有星1400余颗。图中外圆是南天星可见的界线,包括赤道以南约55度以内的恒星;中圆是天赤道,直径为52.5厘米;永不下落的常见星用直径为19.9厘米的小圆界分开,黄道与赤道斜交,交角约24度,并按二十八宿距星之间的距离(赤经差)从天极引出宽窄不等的经线,每条经线的断点处注有二十八星宿的宿度。再外边还有两个比较接近的圆圈,圈内交叉刻写着十二次、十二辰及州国分野各十二个名称。星图记载了我国北宋许多人辛勤观测的劳动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天文学的发展水平,对于研究古代星官、论证现代恒星提供了宝贵的史料。石刻天文图的石碑总高8尺,宽3尺5寸,上为天文图,下为说明文字。根据星象位置和所载数据可判断此图采用了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年)全天恒星观测数据,1190年由黄裳绘制,1247年由王致远主持刻在石碑上。最新报道,在张家口宣化县下八里村大型辽代壁画墓群中发现在各墓群顶部彩绘着星象图,一种是受西方古巴比仑黄道十二宫影响,融中国三恒二十八宿为一体的中西合璧彩色星图;另一种把中国古代十二辰象加在上述星图外周;还有一种只用中国太阳太阴二十八宿。这对研究辽代天文历象如何借鉴西方成果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星图是星空的形象表示,星表则是星官的数值表示。我国古代的第一份星表是战国时代石申的《石氏星表》,而第二份全天星表则是基于宋代皇佑年间的观测,其资料保存在《灵台秘苑》和《文献通考·象纬考》之中,有星360颗,能与现代星名证认的有345颗。据考察,这份星表的精度大约半度,测定年代约为1052年。 此外,宋代还有关于超新星观测的记载。《宋会要》记载,至和元年(1054年)五月,有星“晨出东方,守天关,昼见如太白,芒角四射,色赤白,凡见二十三日”。据考察研究这是一颗爆发的超新星。这是宋代天文观测的突出成就。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走进唐模古村(图)
- 下一篇:宋代的天文仪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