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科技 > 天文地理 >

有关楚方城的诸多解读(2)

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方城作为县级行政区域单位名称,最早出现在北魏,依据是《魏书·地形志》所载:“襄城郡,领县九:方城(有赭阳城、七石山)……”这里说的“七石山”,就是现在的七峰山,这也是历史文献对七峰山的最早记载。“赭阳城”,汉代、三国、晋因堵水名堵阳,南齐时改为赭阳,堵水即现在的城西三里河,依此可以判断,“赭阳城”就是现在的方城,这说明北魏时期的“方城”县级治所就设在现在的老城区。“方城”之名正是根据方城境内的“方城山”(当时包括七石山)来命名的,依据是,《明嘉靖南阳府志·裕州·形胜》就这样描绘方城的形胜(风水术语):“二水绕于前,方城镇其后,大乘峙其左,罗汉拱其右,唐邓宛叶之通途,汴洛襄荆之门户。”
    贺先生根据以上说法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方城最早既是城邑,又是长城,更是关塞,但作为山名则出现较晚。“方城”最初是城邑名称,然后才逐渐成为长城名、山名,最后才成为县级行政区划单位名称。
    “这是由方城所处地理位置特殊、战略地位重要而决定的。”他说。
    贺先生认为,早在7000年前,方城就已经有先民在这里生产、生活,繁衍生息,这从县内独树镇张庄、古庄店金汤寨、赵河镇平高台、杨楼乡邵岗等史前文化遗址中发现的大量文物可以得到证明。由于方城地处“五界一口”,在夏朝时,夏禹就已经修通了中原通往西南的最重要的陆路交通要道——夏路,而夏路正是从东北向西南贯穿方城全境,方城成为催生华夏文明健康成长的摇篮;夏朝中期,少康分封自己的次子曲列于此,这里便成为缯侯国的封地,曲列的后裔便在这里发明创造了丝织技术,并在东北边境处依山就势设置关塞“缯关”。关塞以国号来命名,只能说明此关塞为缯始修。
    据郦道元《水经注·贘水》,楚“方城”是中国楚长城中申、缯古国封地北部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楚长城申、缯古国北部、东部、西部长城的通称。
    据贺金峰先生介绍,春秋时期,楚文王在自己即位后的第二年(公元前688年)冬天,率军“过邓”、“伐申”,将西周时期诸侯申、缯古国封地据为己有之后,为实现“我有蔽甲,欲以观中国之政”的政治意愿,便沿申、缯古国封地北部、东北部,凭借伏牛山和桐柏山自然形成的天然隘口,依势构险,置关建塞,修筑长城、城邑,以阻塞“夏路”,与中原诸侯抗衡,达到“控霸南土,争强中国”之目的。
    因楚国在夏路经过隘口的最险要的地带筑有方形小城用以屯兵戍守,故天下多以“方城”代称长城和关塞,因此,历史上“方城”在《左传》、《国语》、《战国策》、《汉书》等史籍中多载,楚文王应该是在缯国“缯关”基础上修筑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长城。所以,“方形小城”最初可能由缯国修建,最晚也在楚文王修筑楚长城时期。其作用最初只能是“方城”关塞屯军戍守。由是可知,“方城”是缯国或楚国修建,因形方而名“方城”的。
    由于楚文王构筑“缯关”关塞时,不可能只修一处,而是沿缯国北部、东部山水统筹设置,所以,“方城”城邑最晚应与南召北部境内、今方城县境内的独树大关口、杨武岗、楚城邓长城,贘水以东今方城县与叶县交界处的杨楼关山、舞钢境内和泌阳境内的楚长城一同修筑。
    只是由于“方城”城邑位处楚国与中原诸侯国之间的交通要道咽喉,各国交往使节均需自此经过,所以,“方城”城邑之名自然会早于其他地方的长城或城邑闻名天下,于是,《左传·僖公四年》所载齐桓公所称“方城”时,人们便已经普遍将“方城”作为楚长城的代称了。
        后来用做山名和县邑名
    依据《汉书·地理志》,“方城”为长城之号,《后汉书·郡国志》也没有“方城”是山名的记载,只是有“长山,号为方城”;到了晋代,依据《晋书·地理志》,“有长城山,号曰方城”。由此可知,晋代已出现了“方城山”。晋代杜预为《左传·僖公四年》作注时,也把“方城”作为山名,因此,才有了后世认为“方城”只是山脉而非长城的观点。
    到了南北朝时,郦道元又在《水经注·贘水》中说“贘水之左,即黄城山也。水出黄城山东北,经方城……苦莱即黄城也。及于东通为方城矣,世谓之方城山”。此时,“方城”作为山名,其含义范围已经扩大到贘水以东的诸山了。到了明代以后,“方城”作为山名,依据《明史·地理志》“东北有方城山,渚水出焉,下流如?水(今泌水)”等记载,可知,此时“方城山”所指还包括七峰山。这充分说明“方城”作为山名,随着时代延续,其所指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