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传统文化 > 科技 > 天文地理 >

龟兹故乡行

古国文明的见证
    经过十多个小时穿越天山的长途奔波,考察队终于在暮色苍茫中来到了古代龟兹国的故乡——库车县。龟兹是汉唐时期西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汉唐王朝相继在龟兹境内兴屯田、筑城堡、立烽燧、建驿站,有效地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至今在库车县境,仍然屹立着众多标志古国文明的汉唐龟兹遗迹。位于我们下榻的龟兹宾馆附近的皮朗古城就是历史上声名显赫的汉唐龟兹王都——汉代延城和唐代伊逻卢城所在地。根据史籍记载,龟兹不仅是一个“东西千余里,南北六百余里”的西域大国,而且也是汉唐时期农牧经济繁荣、汉化程度较高的城邦之国。汉晋时期,龟兹人已经知道利用北山石炭(煤)冶铁,以供三十六国之需。1986年库车城内发现的数以万计的铸有汉文和龟兹文两体文字的钱币——汉龟二体钱(或称龟兹五铢),其独特的货币形制,反映了当时汉印文化的交融和货币经济的繁荣。《汉书西域传》还记载了一段意味深长的民族佳话:龟兹王绛宾娶了乌孙(解忧)公主的长女为妻之后,于公元前65年偕夫人到汉廷朝贺,留居长安一年,受到汉宣帝的隆重接待,夫人被封为汉公主。此后龟兹王多次来朝,衷心倾慕汉文化,归国后学习汉族衣冠制度,“治富室,作徼道,出入传呼,如汉家仪”。并世代自称“汉外孙”。
    龟兹是较早传播佛教文化的西域邦国。魏晋时龟兹佛教达于鼎盛,有“佛塔庙千所”。上层贵族信佛者很多,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之一的鸠罗摩什(公元344—413年)的母亲就是龟兹王之妹。当年其母“请斋听法”的雀梨大寺是一座“名德既多,又有得道之僧”的著名宝刹。参照《水经注》的记载,这座创于东汉末年的寺庙就是今日位于库车城北23公里处的昭怙厘东西二寺的前身。为了一睹龟兹盛世的佛教遗迹,我们专程考察了这座唐玄奘笔下“东西(隔河)相称,佛像庄饰,殆越人工”的昭怙厘二伽蓝。昭怙厘西寺依山傍水而建,面积约1平方公里,在山岗的北、中和南部各有一座方形土坯塔,塔旁有寺庙和石窟遗迹,南端一座周长318米方形寺院遗址,似为该寺主体建筑。传说东晋时鸠摩罗什在此讲经说法,西域诸王皆长跪座侧,让他踏着脊背登上金狮子座讲坛。
    在库车西北18公里盐水沟河谷东侧,我们还看到了一座全疆保存最完整的汉代烽燧——克孜尔尕哈土塔,峰燧高15米,底边宽约6米,虽经风侵雨蚀伤痕累累,但仍以雄风犹存的苍劲英姿,向人们指点着龟兹古国的人间沧桑。
    佛教东传第一窟
    龟兹扼丝路中道要冲,较早地发展了源于天竺的佛教艺术。从公元三、四世纪开始,相继在库车以北天山南麓却勒塔格山脉的河谷与沟壑中开凿出一系列具有浓郁龟兹文化色彩的石窟寺,使今日库车拥有全新疆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体,并以其现存1万多平方米壁画所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成为我国佛教艺术宝库中的奇葩。受时间所限,我们只能匆匆考察了其中的三个石窟寺。
    凿于库车县城西北10公里沟崖上的克孜尔尕哈石窟寺,现存196平方米壁画,以鲜明的龟兹画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形如浮雕的凹凸晕染法,笔法细腻。画面绚  丽,所绘人物形象生动,保存清晰  完好。第31窟所绘飞天形象飘逸  灵动、栩栩如生,有龟兹飞天之最  的美誉。位于库车西南30公里渭、干河东岸的库木吐喇石窟寺,共有  编号洞窟112个,保存较好者约占  三分之一。石窟开凿年代始于西  晋,晚迄宋元,其跨越年代之长为  龟兹石窟之最。其总体艺术特色是  画风兼容并蓄,举凡古印度犍陀罗  造像风格、中原唐风、回鹘汉风等  多种艺术风格,均在不同时期得到了充分的反映,并最终经过龟兹画师独具匠心的融汇贯通,从而创造出形象生动、气象万千的龟兹艺术风格。
    克孜尔千佛洞是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较高的  知名度和种种传奇性轶闻,早已拨动了考察队员的心弦。当汽车停在东距库车67公里的克孜尔石窟艺术研究所楼前时,眼前展现的居然是一片山环水抱、林木葱茏的绿洲田园风光。发源于天山第一峰——托木尔峰的木札提河孕育了克孜尔这块山间小绿洲,层迭簇拥、密如蜂层的克孜尔石窟群就开凿在绿洲北侧的明屋达格山山腰。我们怀着虔诚喜悦的心情,踏上了天梯般的栈道,亲自领略着这座佛教东传第一窟的独特艺术风采。
    克孜尔石窟已编号的有236个窟,保存窟形比较完整的有135个窟,其中有75个窟保存了将近1万平方米的精美壁画,是仅次于敦  煌的大型壁画艺术宝库,在东方佛  教艺术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关内石窟相比,克孜尔石窟有如下鲜明特点:其一是造窟时间比敦  煌早,从洞窟形制,塑像特点及壁画风格上都显示了特有的时代风貌和地方特点。其二在壁画方面,克孜尔石窟以凹凸画法驰名,线条刚劲有力,生动逼真,内容多样,特别是佛本身故事画和因缘故事画的数量均居全国石窟画之最,其特  点是采取单幅构图形式,把主要情节高度概括地描绘在单个菱形画面中,简洁明快,寓意鲜明。另外一些反映民族风貌和生活习俗的民俗画也很有特色,比如第38窟描绘了一支28人组成的乐队,人人乐器不同,演奏姿态各异,神情毕现,意趣横生,生动地再现了当年风靡长安的龟兹乐舞神韵。  
    重振龟兹雄风
    告别克孜尔,来到了阿克苏市。阿克苏是包括库车在内的9个县市、13.2万平方公里土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其在历史上称姑墨,属龟兹国的势力范围。我们在阿克苏宾馆逗留的短短几天中,始终感受到浓郁的龟兹文化氛’围。就在宾馆里,我们两次观看了以龟兹乐舞为主题的文艺晚会,“手应弦,心应鼓,弦鼓一声双袖举”的欢乐胡旋,舞姿飘逸、名目繁多的软舞、习俗舞、横拟舞、盘子舞、手鼓舞以及寓情于舞的歌舞戏……。热烈活泼,欢乐恢谐,激起了人们对历史上誉满华夏的古龟兹乐舞的无限倾慕与憧憬。
    龟兹伎乐在我国文化艺术史上占有很重要的位置。龟兹由于得地利之先,较早吸收了北印度与波斯两地的文化艺术,在汉晋时龟兹乐舞已获高度发展,曲调明快、节奏鲜明的龟兹乐传入中原后风靡   长安,盛极一时。从南北朝开始,以苏祇婆为代表的一批龟兹乐师陆续在长安宫廷供职,授徒传艺、传播龟兹乐律,丰富与发展了中原传统音乐理论,并导致了隋唐燕乐二十八调的产生。龟兹音乐与舞蹈的结合,还产生了急管繁弦、回旋疾舞的“胡旋舞”、“胡腾舞”和“柘枝舞”,使隋唐长安上至宫廷下至闾巷的各阶层人士如痴如狂,喜好龟兹乐舞成为一时风尚。公元629年唐玄奘在西行途经屈支国(即龟兹国)时,情不自禁地赞之为“管弦伎乐,物善诸国”。
    8月26日晚,我们观摩了在多浪公园举行的九三龟兹文化艺术节闭幕式,这是一个显示龟兹文化活力的大型游园会。整个公园旌旗招展、彩灯高挂,会场上万头攒动、人山人海。大会开始后,一个个精彩绝伦的龟兹乐舞节目博得了人们热烈的掌声。但最激动人心的却是长达2个小时、全民尽欢的大型“麦西莱甫”。穿着鲜艳民族服装的各族人士,随着节奏鲜明、欢快悦耳的龟兹乐声,千人之众翩翩起舞,真是“或踊或跃,乍动乍息,跷脚弹指,撼首弄目,情发于中,不能自止”。这声势浩大、异彩纷呈的狂欢场面,给我们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