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网-国学经典-国学大师-国学常识-中国传统文化网-汉学研究移动版

首页 > 国学常识 > 其它 >

《老子》:译本最多的中国古代哲学著作之一


    《老子》大约成书于公元前6世纪,一般认为,它是春秋时期一位叫老聃的隐者所作。关于老聃的资料很少,据说他曾做过朝廷中很小的文官(管理周王朝的图书),但学问很大,孔子曾经千里迢迢赶去向他问学。如果这记载属实的话,这当是中国有记载以来两位最伟大的哲学家的相会。
    《老子》又称《道德经》,只有五千多个汉字,共81章,分为道篇和德篇两部分。虽然简短,但它在中国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却很大:以它为基础,中国古代产生了与儒家并列的哲学派别道家;根据它的思想,中国古代产生了以老子为始祖的宗教派别道教,这是华夏民族本土产生的最具影响的宗教。《老子》的思想直接影响了中国人的民族特性、思维倾向和审美趣味。直到今天,《老子》还在参与塑造这个民族的思想。
    《老子》在15世纪左右就开始被介绍到欧洲,它是译本最多的中国古代哲学著作之一。
    老子哲学的核心是自然无为,围绕这一核心,老子提出了许多极富启发意义的观点。
    反者道之动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这里所说的“反”,有两层含义,一是“相反”的“反”,二是“复返”的“返”。两层意思又互相关联,反映出老子哲学的独特智慧。
    在阐述相反相成的思想时,老子习惯采用“正言若反”的思路。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
    美和丑、善和恶都是相对而言的,人们说这个东西是美的,就有个丑的概念相比衬。有和无、难和易、长和短、高和低、前和后等都是如此。但老子认为,我们对事物相反相成的看法,并不是世界本身所具有的,而是人所赋予的。“万物作焉而不辞”――万物自在生长,并没有评说(“不辞”),万物生长只是自然而然,本身并没有大和小、尊和卑的区别。
    在老子看来,世界的高下美丑,是人的判断。人给世界作判断、分高下,乃至确定世界的意义,其实是对真实世界的误解。即如美丑而言,当天下人知道追求美的时候,就有了美丑的区分,就有了分别的见解。老子并不反对人们追求美,但他认为这种追求美的方式,并不能得到真正的美。真正的对美的欣赏,是对美和丑的超越。
    由此可见,老子的意思并不是强调事物相反相成、互相转化,那种将老子哲学等同于黑格尔辩证哲学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老子是通过对人的认识活动的分析,来否定知识判断的意义,从而宣扬他的所谓“反”的第二层意思:往复回环的生命之道。
    老子说:“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这里的“反”,不是相反,而是“返”,是往复回环、流动不已的生命。老子哲学的最高概念“道”的根本特性就是“反”,就是归复于自然而然、无往不复的生命流动世界。他形容“道”“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正是这个意思。
    老子的“道”是不加分别的,是一种“大制”,不同于一般知识的分辨。这个“大制”是不能分割的,所以说是“混成”,老子将这称为“大制不割”。老子说:“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道”是“朴”――就是没被打破的圆融世界,在这里没有知识,没有分别,没有争斗,就像清澈的溪涧和流动的山气,空灵而涵有一切。这就是他所说的“不割”的“大制”――他所谓世界的最高存在形式。
    老子在“反者道之动”的哲学中,通过“反”的两层意思强调,人们不能为相反而成的事物表象所遮蔽,而要破除知识的妄见,契入往复回环的生命之道中,这才是发现世界意义的根本途径。
    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说:“道法自然。”“自然”是老子哲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并非指外在的自然物,而指一种自然而然、顺应世界的态度。老子强调,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有它的“性”,有其自身运行的规律,鸟儿在天上飞,鱼儿在水中游,白云飘荡,花开花落,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并不依人的意志而运作,所谓“独立而不改”,人不要强行改变它。老子将“自然”和“人为”对立起来。“人为”是对“自然”的破坏,“人为”即“伪”,是不真实的。老子告诫人们,放下左右世界的欲望,顺应自然,这样才是解决人与世界冲突的根本途径。
    “无为”作为老子哲学的重要概念,是对“自然”的保护。没有“无为”,也就没有“自然”。老子说:“无为而无不为。”意思不是说什么都不做,消极等待事情的成功。而是说,人的一切事业应该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去做,不能强行改变自然的节奏。老子反对“人为”,并不是否定人的积极创造,而是反对破坏自然节奏的盲目的乱为。老子所提倡的创造,是契合自然精神的创造。
    我们从老子的“大巧若拙”的说法中,即可看出他的自然无为思想的精髓。“大巧”,就是最高的巧。“大巧若拙”的意思是,最高的巧看起来像是不巧,最高的巧其实就是拙。“大巧”(“拙”),不是一般的技巧,一般的技巧是凭借人工可以达到的,而“大巧”是对一般技巧的超越。
    老子以这最高的巧为“天巧”,它自然而然,不劳人为。从技术的角度看,它是笨拙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但从天然的角度看,它是最大的巧。在老子看来,技术之巧,才是真正的笨拙,耍弄小巧,最终适得其反。因为人有了弄巧的心,就会不真实,心灵不真实就不能自然而然。这样的巧是对自然状态的破坏,也是对人的和谐生命的破坏。
    老子哲学的继承者庄子讲了一个“散木”的故事:有个木匠到齐国去,看见一棵栎树生长在社庙旁边,被奉为社神。这棵树大得难以形容,围观的人多极了,木匠连看都不看一眼,径直向前走。他的徒弟却为它神迷,看后跑着追上师傅,问道:“自跟随师傅以来,从没见过这样好的大树,而您却看都不看,这是为什么?”木匠说:“这是没用的散木,因为无用,所以它才能有这么长的寿命。”这种“散木”的智慧,就是“拙”,就是无为。它是自然的,所以能保全生命。
    在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如何用更宽阔的眼光看待技术,不陷入技术至上的泥沼,道家的思想显然对我们有启发意义。
    不争的哲学
    老子从他的自然无为哲学出发,对于人的行为方式,提出了“以柔弱胜刚强”的观点。老子的时代充满了连绵不绝的战争,思考战争,成为当时思想界的重要课题。反对战争也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流思想,如提倡“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孙子思想,提倡“兼爱”而抨击攻伐的墨子思想,提倡仁政、反对征战的孟子思想。老子“以柔弱胜刚强”的哲学,则从一个新的角度思考战争形成的根由。
    老子认为,战争是由人的欲望膨胀所引起的,为了满足欲望而产生争斗,争斗的升级,便酿成了战争。正因此,老子哲学的立足点在“不争”。老子认为,争强好胜,是衰落的根源;而清净无为,则可以合于自然无为的生命之道。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具有最高的善。老子以水来作比喻,突出他的“不争”哲学思想,与恶意争斗的丛林法则相区别。老子说:“水善万物而不争。”水的最高的德行就是“不争”。在老子看来,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人情受欲望驱动,好高而恶下,而水却永远地往下流淌。水是生命之源,可以滋润万物,给大地带来生命,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水作出巨大的贡献,又不计较自己的得失。水在最低、最平、最静之处,包容天下一切,映照万物。水选择了一条和利欲熏心的人完全不同的道路。
    老子哲学并不是弱者的哲学,他的哲学充满了力量感。老子认为,水在柔弱宁静中,积聚了强大的力量,可以冲破世界上的一切障碍。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水是柔弱胜刚强的典型。水因为不争,不为利欲所驱动,所以能无往而不胜。
    老子说:“知其雄,守其雌。”意思是说,知道了刚强,却要立足于柔顺。老子并不是一个喜欢失败的人。但他认为,要使自己变得强盛,不是靠恃强凌弱,而是要从弱处做起,像水那样,在低处凝聚力量。放弃逞强的欲望,是获得强盛的根本途径。
    在老子看来,柔弱不仅是获得强盛之道,也是保全生命之道,柔弱是生命的象征。他打了一个比方:人活着的时候,他的肌体是柔弱的,到了死的时候,肌体就变僵硬了;植物也是这样,有生命的植物,绿叶摇曳,花儿绰约,等到它枯萎,就显得枯硬。老子用这样的比喻说明,坚守柔弱之道,其实就是保全生命。人类能够奉行“柔弱”之道,正是避免争斗的最好方式。
    回到“婴儿”状态
    在老子看来,这世界熙熙攘攘,为名为利,吵闹不休,而他却走着另外一条路,追求淡泊、宁静,面对各种诱惑,心里不起一点波澜。他说,他宁愿做刚刚出生的婴儿。
    老子说自己愿做一个婴儿,并不是说他愿意年幼无知。他说“圣人”——具有最高德行的人,个个都是婴儿,人的修养的最高境界,就是回到婴儿的状态,“复归于婴儿”。
    婴儿的状态,无知,无欲,纯静,真实。老子的婴儿状态就是拥有“童心”、“赤子之心”。婴儿脱离母亲子宫的第一声啼哭,是那样的清脆响亮,老子认为,这才是真实生命的呼唤。
    人来到世界上,随着身体渐渐长大,接受社会的习惯,获得外在的知识,原来洁净的心灵,渐渐涂上混乱的颜色,人越来越成熟,也越来越虚假。人被文化所熏陶的过程,其实就是渐渐失落真性的过程。在老子看来,文明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对“本色”的背离。人类文化的发展,可以说是“装饰”的过程:语言是对交流的“装饰”,衣服是对身体的“装饰”,房屋是对居住方式的“装饰”,国家政治是对人类组织方式的“装饰”,等等。
    这种“装饰”,常常引起欲望的膨胀。在欲望的驱使下,人们互相倾轧,争夺不休,战争也骤然而起。老子打了一个比方说,自然之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而人世正好相反,是损不足而补有余,越是贫穷的人群,越是去掠夺他。
    这种欲望的膨胀,不但破坏了外在的世界,也毒害了人的心灵。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意思是说,漂亮的颜色迷乱了人的眼睛,繁复的音乐损伤了人的耳朵,贪恋于世上的美味,最终破坏了口味,整天纵马打猎,使人心发狂。欲望扰乱人宁静的心灵,人们在欲望的大海中泅渡,最终会被淹没。
    摘自《中国文化读本》 叶朗、朱良志 著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叶朗、朱良志    人民网《读书》频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