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路在何方?——《原道》二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黄玉顺
http://www.newdu.com 2024/11/25 04:11:33 中国儒学网 佚名 参加讨论
儒学:路在何方? ——《原道》二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 黄玉顺我现在是想睡觉,呵呵!昨天晚上跟他们聊天,今天早上3点钟才睡觉。 今天这个会议的内容,主要是两个大的方面:一个方面是《原道》20周年的纪念;另外一个方面,还出了一个题目,就是关于儒学与社会公共秩序的问题。我就围绕这么两点,谈三层意思: 第一,谈一谈我跟《原道》的关系。《原道》刚开始办的时候,我没有参与;但后来跟它有一些交道,比如说,我是《原道》的编委,也是它的作者。但是,关系最深的一次交道是:陈明有一个“原道网”,文利有一个“孔子2000网”,我有一个“中国儒学网”,我们三家网站共同创办了一个“儒学联合论坛”。这个联合论坛,我觉得,在当时应该是整个儒学界里面最热闹、最有影响的,现在不知道怎么样了。我说一个情况:张岱年先生以前主编了一本《孔子百科辞典》,华东师范大学又在2010年编了修订版,是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把我们的网站和论坛都收录为了增列条目,我觉得很有意思。这个联合论坛,我的“中国儒学网”后来退出来了,原因是论坛的版主们内部吵架,不可开交。我还为此公开发布了一个“退出声明”。这也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我想说的是,《原道》不仅仅是一个期刊的问题,不仅仅有大家刚才谈到的纸质平面媒介,还有网络立体媒介,今天大家好像没有怎么提到这个东西,但它其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网络媒介在今天是非常重要的。 第二,我想来探讨一下,不管是期刊、平面媒介也好,网络媒介也好,《原道》的真精神到底是什么?其实,刚才几位多多少少都涉及到这个问题了。《原道》到底是做什么事情的?我不知道陈明自己想明白没有:《原道》到底是干什么的?我想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那么,《原道》的真精神到底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原道”就是“找路”——寻找道路。这和陈明本人的思想密切相关。陈明的那套思想方法,我是比较熟悉的,就是“即用建体”。这就是说,“体”啊、“道”啊,都不是现成的,需要建、需要找。而刚才几位谈到的对“道”的理解,其实是有矛盾之处的:一方面,有一种倾向,似乎我们中华民族已经有了一个现成的道,早就摆在那儿了,今天再把它拿来用就是了,因此特别强烈地抵制西方。这是一种观念。但是,另一方面,我注意到,你们刚才自己也讲:其实我们也还没有想明白,中国今天和未来的“道”在哪里、“路在何方”?我们究竟应该走哪条道?也就是说,这条“道”、这条“路”其实还没有找到。这就是一种非常矛盾的状态。我想,其实,《原道》20年以来,它的真精神不在于给出了一个现成的“道”,而恰恰在于它在“寻道”——寻找道路。这条道不是现成地摆在那儿的,我认为到现在还没有找到:中国的“政道”与“治道”至今还是悬而未决的。《原道》的真精神,应该就是找寻道路。我个人理解,“道”这个字原来不是名词,而是说的“走路”。你不能把它理解成一个名词、一个现成的东西,拿来用就是了。其实,近代以来,我们一直在走路,一直在寻道。这跟陈明的“即用建体”思维方式有关系:我们所说的“道”,如果你把它看成一个现成的、已经成型的东西,那就是一个“体”;可是对于陈明的思维方式来讲,这个“体”其实是一个有待建构的东西,而不是现成在手的东西。正因此如此,我经常把陈明引用为“同道”,就是因为在我看来,他应该不会把一个很现成的东西拿来作为我们今天治道的模式,照搬到今天来。我们仍然在寻道。所以,我个人理解,“原道”的意思就是找路,还在寻找道路,而不是给出了一条现成的、古代的或者西方的道路。 第三,跟我们今天的另一个主题有关的,就是儒学与社会公共秩序的问题。刚才陈明谈到七色光谱。其实,今天的儒家阵营比七色光谱还复杂。前几天有人问我:今天的儒家到底是怎么回事?我就给他引了徐志摩的一段诗: 我不知道风 是在哪一个方向吹—— 我是在梦中, 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们现在也还“在梦中”——在做“中国梦”。我说这些的意思是:儒家阵营原来还是有统一性的,今天却已经发生了非常严重的分裂、撕裂。我觉得,“儒家”或者“儒学”这个符号,用符号学的话语来说,已经完全“能指化”了,也就是说,它没有实际的“所指”了——我们已经不知道所谓“儒家”、“儒学”到底是指什么的了。你会看到,今天自称、或者自认为是“儒家”的人越来越多,真是五花八门、鱼龙混杂。在价值倾向上也是这样的,有各种各样的儒家:有“马儒”、“儒马”;有保守主义儒家、甚至原教旨主义儒家;还有自由主义儒家、儒家自由主义。不能像刚才有的学者那样,把儒家和自由主义对立起来,其实有自由主义儒家。此外还有很多儒家,甚至还有后现代主义儒家,远远不是七色光谱的问题。所以,我有一个冲动:明年是不是办一个会,让儒家各派代表人物坐到一起来,看看我们能不能找一个“底线共识”?这恐怕很困难,就是我刚才说的:今天的“儒家”已经“能指化”了。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可能跟大家刚才提到的一个问题有关,就是今天党国领袖对儒家的态度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我个人比较赞同广云兄的立场。我这个立场恰恰也说明,我和秋风兄、很多人的立场是不一样的,这就是今天“儒家”这个符号的“能指化”状态。所以,在目前这个状况下,再用“儒家”作为一个符号来进行一些区分性的研究,其实是很成问题的!这是我想讲的第三点。 限于时间,我就不多说了。谢谢大家! 附录: 关于不再参与“儒学联合论坛”的声明 各位网友: 自本声明发布之日起,黄玉顺、及其所主持的“中国儒学网”、该网站在论坛的执行代表文拾遗,不再参与“儒学联合论坛”的运作。自即日起,该论坛的一切事务、活动,均与我等、及“中国儒学网”无关。 此举纯因黄玉顺、文拾遗个人事务甚多,无暇顾及论坛工作,自虑难以履行职责,难免尸位素餐,是以决定自动退出,并望论坛诸君理解。 为此,请操作员去除论坛Top上的“中国儒学网”字样;并请总版主取消黄、文二人进入版务室的权限。 我们今后仍将经常来论坛走动,有机会还将继续寻求其它形式的合作。 祝论坛越办越红火! 特此声明。 谢谢各位! 黄玉顺 2006年6月22日 “儒学联合论坛”跟帖声明 (www.yuandao.com/dispbbs.asp?boardID=2&ID=16674&page=1) “儒学联合论坛”自2004年6月4日正式创办,整整两年过去了。两年的时间里,黄玉顺先生及其“中国儒学网”与“孔子2000”、“原道”网站一起,在极为艰难的条件下支撑着国内最大的儒学论坛,使论坛一步步发展壮大,并在汇聚了越来越多的思想力量之后,必将获得更好的未来。 “儒学联合论坛”前身是“西祠胡同”的“儒学新教化”论坛,早在这一时期,黄玉顺先生(网名“hys”)就与温厉先生(网名“边边角”)和Lylyd先生一起,是论坛的主持者和负责人。黄先生的高足文拾遗兄在那时就参与论坛讨论,以渊博的学识和典雅的谈吐,为大家所敬服。“儒学联合论坛”正式成立后,文拾遗兄曾用名“沐旻”作为黄玉顺先生及“中国儒学网”在联合论坛的执行代表,担任学术厅版主一职,是学术厅最早的几位版主之一,与Lylyd版主、读书吹剑版主、紫筠版主一起,是学术厅的创始者。2005年12月,文拾遗兄创办“解经堂”并主持其事,答疑解惑,对网友帮助极大,该版也成为“儒学联合论坛”的特色版之一。 在“儒学新教化”论坛创办五年半、“儒学联合论坛”创办两周年、“解经堂”刚满半岁的今天,黄玉顺先生及“中国儒学网”、文拾遗兄因个人事务及诸多原因而不再参与共同工作,是极为令人遗憾的事。他们的考虑和选择应当得到尊重,他们的贡献和辛劳值得论坛铭记: 感谢黄玉顺先生及“中国儒学网”参与创办“儒学联合论坛”; 感谢黄玉顺先生及“中国儒学网”对“儒学联合论坛”的逐步发展、良性运转所起的支柱作用; 感谢文拾遗兄主持“儒学联合论坛”学术厅事务所付出的辛劳; 感谢文拾遗兄创建解经堂并主持事务所付出的辛劳。 希望黄玉顺先生、文拾遗兄以后有空能常来看看,发布新文、参与讨论、给予指导、提出建议。 最后谨代表儒学联合论坛温厉站长、诚明站长及Lylyd版主、阿莲版主、青青翠竹版主、大中华民邦版主、岭云关雪版主、讷言版主、思芬克司版主,以及离任版主读书吹剑、王达三、紫筠、陈壁生,再次对黄玉顺先生及“中国儒学网”、文拾遗兄两年来的工作表示深深的感谢。 予沉 敬致 2006年6月22日 (执行编辑:张新) (责任编辑:admin) |